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蒙乡蒙古族:一直眷恋着大草原

  制作蒙古袍的小店
  百年老宅安静祥和
  旧宅里居住的老人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在云南省,有唯一一个蒙古族聚居乡——兴蒙乡。即便在少数民族众多的西南边陲,这个760多年前从北方草原迁徙至此的蒙古族群体,也是个特别的存在。760多年的时光,让兴蒙乡蒙古族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历史变迁,来自北方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在彩云之南扎下了根。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兴蒙乡和内蒙古同胞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

  陶都格日勒的 支教回忆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兴蒙乡采访。同行的还有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师范学院院长陶都格日勒。1981年,作为最早一批到兴蒙乡支教的内蒙古教师,陶都格日勒曾在这里教了三年蒙古语。

  30多年来,陶都格日勒一直关注兴蒙乡的发展,可谓是兴蒙乡人民的老朋友。

  从高德地图上看,呼和浩特距离兴蒙乡2600公里,用最快的交通方式,是乘坐三个小时的飞机到昆明,再乘火车一个小时到达玉溪市通海县,那就距离兴蒙乡只有十几公里了。不到半天的路程,曾牵引着多少人往返期间,构建起南北两地蒙古族同胞间的“连心桥”。

  陶都格日勒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来兴蒙乡支教时还是个20多岁刚毕业的小伙子。那时候,虽然自然环境对他有些难以适应,但乡亲们的质朴善良,深深地感染着他。他是当时来的6名教师中支教时间最长的一个,现在乡里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是当年他的学生。

  那个时候乡亲们生活困难,但是他们逢年过节买几斤猪肉,自己家人舍不得吃,也要留给他吃。乡亲们从不锁家门,他放学后推开老乡的家门,锅里肯定有一碗饭是留给他的。这份情谊陶都格日勒从不能忘怀,因此离开兴蒙乡30多年后,他和兴蒙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013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兴蒙乡结成对口帮扶关系,五年多的时间里,该校派多名教师到兴蒙乡支教,对兴蒙乡的民族教育、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帮扶。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还曾派蒙古语言学专家协助兴蒙乡对当地语言的蒙古族词汇进行了整理,协助出版《喀卓语汇编》(第二版);2016年9月,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特派3位教师前往兴蒙乡中心小学,助力校园文化建设。而兴蒙乡每年也会派出师生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习,目前在校学习的师生就有十几名。

  变迁中的文化传承

  即便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兴蒙乡依旧是一幅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的秀丽风光。穿着民族服饰的中老年妇女不在少数,用红泥筑成的旧民居仍有人居住。

  在乡间行走,随处可见蒙汉双语的各式牌匾,民居大门上用蒙古文书写的春联也格外醒目。

  在副乡长期秀芬的带领下,记者游览了兴蒙乡。这个5000多人口的小乡镇,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3000多亩,着实是个小地方,却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

  兴蒙乡街心广场附近,“蒙古人历滇七百五十年”纪念碑上镌刻着“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寥寥数语,写出了兴蒙蒙古族从北方草原来到西南边疆所经历的过往。

  兴蒙蒙古族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760多年的风雨洗礼,兴蒙蒙古族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在与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语言、服饰、歌舞、饮食、节庆、礼仪、风俗、宗教等具有独特的风韵。

  760多年的岁月洗礼,蒙古族的传统仍保存于兴蒙人生活习俗中。兴蒙乡本地语言是喀卓语,据专家考证,喀卓语包含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古代蒙古语。服饰方面,由于地形、气候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兴蒙乡传统的长袍变成了更加适应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短褂。但其服饰的不少细节,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元素,如高领、马蹄袖以及银饰上的花纹等。蒙古族爱吃烤制食物的饮食特点在兴蒙乡也沿袭下来,只是草原上的牛羊肉变成了水乡的小鸭子,兴蒙乡的小烤鸭可是远近闻名的。

  兴蒙乡的期秀芬告诉记者,1981年兴蒙乡恢复了那达慕大会这个传统节日。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节日时间为12月14日至16日。1992年后改为三年一届。“每次那达慕大会举办,都有全国各地的蒙古族同胞来参与。虽远隔千山万水,但那个北方的大草原一直在我们心里。”期秀芬说。

  兴蒙乡一直以来以蔬果产业和建筑业作为经济支撑。如今,兴蒙乡的青壮年仍多以建筑的手艺谋生,而种植葡萄和甜瓜等果蔬,也让乡亲们的收入越来越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兴蒙乡在传承和保护蒙古族特色文化的同时,抓住机遇,通过南方高原蒙古族部落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等项目的建设开发,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力争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期秀芬告诉记者。

  回望草原情谊深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兴蒙乡的发展历史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兴蒙乡第一任乡长奎来团。听说有内蒙古的记者来采访,退休多年的奎来团特意从县里赶回来。

  对于兴蒙乡的历史,奎来团如数家珍。

  奎来团告诉记者,1956年,经内蒙古民委协调,蒙古国历史学家那楚格·道尔吉来到了现今的兴蒙乡考察调研,肯定了兴蒙人是元代蒙古族后裔,并在返回途中向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介绍了落居云南省的蒙古族群体的现状,引起了两省(区)领导的重视。从那以后,当时的兴蒙大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到这里考察调研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内蒙古和兴蒙蒙古族的联系日益密切。

  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兴蒙同胞代表参加,乡干部王进乔受全乡人民之托,前往内蒙古参加庆典,受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亲切接见。同年,兴蒙大队派四名青年学生到呼和浩特市第二师范学校学习蒙古语。从此,相隔700多年的南北蒙古族同胞又重逢了。

  1979年4月,内蒙古艺术家到兴蒙乡的一次慰问演出,让奎来团记忆犹新。当时,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团一行43人,出国演出回来,途经昆明市。得知消息的奎来团专程赶到昆明,邀请艺术团到乡里进行一次演出。带队的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玛拉沁夫了解奎来团的来意后,当即表示有蒙古族同胞的地方他们就会去演出。

  乡亲们知道来自内蒙古的艺术家们要来,别提多高兴了,大家穿上节日的盛装,列队欢迎。当晚,德德玛、拉苏荣等艺术家,就在乡里的晒谷场给乡亲们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全乡及周边两万多名群众欣赏了这次演出,那是兴蒙大队的群众第一次目睹来自北疆草原的蒙古族歌舞的魅力。悠扬的歌声和飒爽的舞姿,让兴蒙人尘封了700多年的民族记忆被唤醒。

  1981年,兴蒙乡又派9名青年到锡林郭勒盟道木德小学、锡林郭勒盟师范学校学习蒙古语,并于1989年毕业回乡任教。1981年至1984年间,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先后派6位蒙古语教师到兴蒙乡支教,在当地小学设立蒙古语课,乡政府开办成人业余蒙古语教学班,乡政府广播室还配合蒙古语教学,每天分早晚两次进行汉语、喀卓语和蒙古语对比会话广播。通过不断努力,兴蒙乡的小学生学会了蒙古语简单会话和书写,业余班的成员学会了部分常用词汇,但是由于周边语言环境制约,蒙古语始终难以在兴蒙乡广泛推广。

  1981年8月,兴蒙乡应内蒙古政府邀请,派王进元和奎来团率领“赴内蒙古探亲团”一行31人到内蒙古探亲访友。40天的时间里,乡亲们走访了4个盟市的14个旗县,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奎来团至今记得,每当从一个旗县出来,当地群众就要骑马送行二三十公里,仍依依不舍。而下一个旗县的群众早就准备好了手把肉、马奶酒和盛情的歌舞,等待他们的到来。那种真挚的情感,让他们觉得如同回到故乡一样。

  1988年,兴蒙乡进行撤区建乡,兴蒙蒙古族乡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批示,保留乡建制,直接由县人民政府领导。

  奎来团说,自1957年南北蒙古族建起了“连心桥”之后,两地间有多少往来不胜枚举。用曾经到兴蒙乡考察的内蒙古大学老校长特布信的话来讲,这就是“兴蒙乡这匹从北方草原走出的骏马,历时700多年的征途,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之下,终于又回到了马群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首府/市井
   第04版:特别关注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春走基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小记者·习作
   第13版:汇生活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兴蒙乡蒙古族:一直眷恋着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