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授人以渔”增技能 “扶强带贫”提信心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  晗

  “多亏了政府给的技术和资金,让我这个以前从没种过温室大棚的贫困户,如今也吃上了这碗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南台子乡日光温室脱贫产业园的大棚里,种植户秦治远正在打理番茄苗。大棚里的滚滚热浪让他的脸上挂满汗珠,但干起活儿来却很麻利,技术十分娴熟。

  今年56岁的秦治远,因患肺心病干不了重活儿,以前都是在外面打散工,挣的钱还不够养家糊口的,再加上孩子刚上初中,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2015年,秦治远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喀喇沁旗专门针对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扶强带贫”产业扶贫模式,让他重新燃起希望。

  那时,当地的硬果番茄种植已形成规模,日光温室扶贫产业园已经有400个大棚,由3家合作社经营。但是,要想在产业园建一个占地1亩的大棚,大约需要10万元资金,并且种植硬果番茄还需要不少技术,这些条件都是秦治远不具备的。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协调下,民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对秦治远进行帮扶。最终,秦治远利用贷款、政府补贴和合作社的借款建起了4个大棚,搭上了产业扶贫的顺风车。

  “合作社为我们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种苗引进、销售等也由他们统一协调,现在我也成了种硬果番茄的行家里手了。有了产业和技术,咱的日子就有了保障。今年我家这4个棚的番茄上市后,每个棚至少能收入2万元,致富不再是梦想。”秦治远说。

  秦治远脱贫致富的例子,只是我区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通过产业发展筑牢群众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基础、有效提高群众脱贫技能、强化群众奔小康能力、练就脱贫“真功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因村因户落实产业项目,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做到家家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就业渠道。2019年,针对贫困户自主发展资金少、技术缺、规模小等难题,我区倾斜涉农资金140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库,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8175人,对贫困户加强产业发展指导,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这天一大早,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村民宋玉的电动三轮车就被刚摘下的豆角、香瓜和西红柿塞了个满满当当。宋玉骑上了车,准备去10公里外的小卖铺和超市卖菜。“这些菜能卖300多块呢,每天都有进账,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宋玉今年58岁,平时有带腰包的习惯。现在,他时常开玩笑说自己的“腰包”真的鼓起来了。

  宋玉的好生活,源自该镇的扶贫产业创业示范园区。2016年,宋玉家刚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就找到了他,提出要给他家盖大棚,搞种植业脱贫。“当时只要自己掏5000块钱,政府就在园区给建一个大棚,还手把手教我们种植技术。我一听有这好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宋玉说。就这样,宋玉和老伴儿每天起早贪黑翻地、种菜、浇水、锄草、采摘,第一年就赚了4000多元。老两口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又租了3个棚,今年又新租了4个棚,年纯利润达到6万多元。

  葛根庙镇把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扶贫产业创业示范园区这个载体和平台,实现了贫困户的“四个一”,即一户一人进棚种菜、一户一人入社养畜、一户一人入园务工、一户一房易地安置。“下一步,我们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业,把抓生产技术的能人培养起来,把闯市场、善经营的能人培养起来,把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葛根庙镇党委书记李英坤介绍说。

  念好“产业经”,奏响“富民曲”。实践证明,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群众增产增收的同时,更能掌握脱贫技能,提振致富信心。我区指导57个贫困旗县和14个贫困人口超过2000人的旗县编制了《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帮扶每个贫困嘎查村至少发展1项带动能力强的种养业。同时,坚持产业进村、扶持到户,采取企业带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措施,使全区50%左右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持实现脱贫。真金白银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让奋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困难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内蒙古·法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挣工资拿分红 小康生活不用愁
“授人以渔”增技能 “扶强带贫”提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