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交便民惠民 |
文/梅 新
◎头条锐评
3月24日,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召开会议公布了2017年首府公交发展计划:打造绿色便民公交,计划运营公交车达到2434台,总客运量4.5亿人次,另外,BRT公交车将于5月1日上线运营,青城市民卡项目将为市民提供多项生活便捷服务,计划开展夜间公交线路运营试点等一系列便民工作。(3月25日《北方新报》)
包括夜间运营、微循环线路在内的一系列绿色便民举措,打通的不仅是公交优先的“最后一公里”,更开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良方,令人称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变得越来越大,道路越修越长,各种车辆越来越多,可是道路却越来越堵,百姓出行越来越难。如何破解出行难题?怎样让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满足各种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呢?让公交真正优先起来,就是良策。报道中的诸多举措,都将助力公交优先。
从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角度看,让公交线路真正畅通起来,无疑将吸引更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让空气更清洁、道路更通畅、城市更美好。期待首府推出的一系列绿色便民公交举措尽快落地,让公交成为交通主角,进而,把呼和浩特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公交都市。
◎读者热评
保护候鸟是我们
共同的责任
文/文 谦
阿拉善盟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将在全盟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过境候鸟专项行动,在候鸟主要分布区、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徙通道及其他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通道和栖息地加强防控,重点地段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掌握候鸟栖息状况,开展候鸟救助工作;严厉打击在候鸟迁徙期间,特别是使用枪支、网捕、毒药等恶劣手段乱捕滥猎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3月25日《北方新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谁也不想看到地球上不再有其他野生动物,只留下人类形单影只地生活。阿拉善盟开展专项行动保护过境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工作,是保护人类的朋友,也是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行动。
保护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要研究落实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要对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环境整治,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保护,创造一种让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不受打扰的环境。对那些乱捕滥猎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以及加工出售野生动物的黑加工点及饭店,要出重拳予以打击。
保护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也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发动候鸟迁徙停歇地群众,形成严密的保护网,在完成突击性的专项行动之后,建立起依靠群众的保护机制,群防群管,让保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画外音
蒙在鼓里
文/陈广江 画/王 铎
3月22日晚,有媒体报道称,哈尔滨一鸭血加工厂用牛血兑水冒充鸭血,产品直供给艺人包贝尔所开辣庄火锅店。而服务员称“鸭血”是四川空运来的,“一天一运”。对此,包贝尔火锅店哈尔滨分店负责人表示,“我们被送货商骗了”。23日,包贝尔发文称,知道实情后十分震惊,向广大消费者道歉,会承担全部责任。
包贝尔曾表示:“开火锅店首先要做到食材卫生,不用鸭肉去装羊肉,不用鸭肉去装牛肉,这是一个人的道德。”而如今发生了假鸭血事件,这无疑是一记耳光。
面对舆情危机,直面问题、勇敢担责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令人遗憾的是,辣庄火锅店经营者一边坚称对食品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又一边叫屈喊冤说自己蒙在鼓里,“被送货商骗了”。据报道,接受记者采访时,送货商表示自己送的是牛血,店家早就知道。坑人者自称被坑,让消费者情何以堪?
包贝尔称“会承担全部责任”,那就应该包括火锅店经营者公然扯谎的责任。在假鸭血事件中,真正的受害者是消费者,而不是辣庄火锅店。辣庄火锅店强调要勇于担当,绝不推卸任何责任,但又以“受害者”自居,把责任推给供货商,其道歉的诚意已大打折扣。面对丑闻,“不知情”是最糟糕的辩词。
利用影响力开餐饮店捞金的艺人大有人在,当然也无可厚非,但一来隔行如隔山,二来精力有限无暇参与管理,一旦出现丑闻,艺人的形象必然受损,并付出更多代价。
普及气象知识应成常态
文/徐剑锋
◎网友发言
3月23日,一对母女在内蒙古气象局气象预警大楼体验模拟刮风的模型。当日是第57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为“观云识天”。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内蒙古气象局将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观测场免费开放,供市民参观学习。(3月24日《北方新报》)
如今的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地球村里颇不平静,科普气象知识应当成为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一部分人对气象知识、防灾减灾常识集体缺失,一旦遭遇突发性气象灾害,在关键时刻往往只能束手无策。
对公众来说,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气象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十分需要,也很必要。所谓有备无患,只有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增进防灾减灾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技能多一点,应对各类风险才会更加从容自如。
一方面要将气象科普纳入到公民必修课中,通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从定点定时宣传教育走向常态教导普及。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途径,在普及风雨雷电、阴晴冷暖等气象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气象信息的预警价值,让知识成为守护生命的力量。
气象知识与每个人的穿衣出行息息相关,在加强知识科普的同时,更应唤醒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小习惯汇聚环保大能量,共同为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环境而不懈努力。
◎观点1+1
以依法严惩促使责任落地
野蛮施工被拘具有警示意义
不按现场图纸挖掘,一名无资质、无操作技能的司机在施工中造成天然气管道多处破裂。3月21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东风路派出所以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对施工现场负责人黄某以及挖掘机车主潘某某执行刑事拘留。(3月24日《北方新报》)
以依法严惩促使责任落地
文/南 木
天然气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相比有其特殊性。天然气易燃易爆,一旦遭受泄漏安全隐患巨大,绝不仅仅是财产损失、影响正常供气那么简单。因此,破路作业理应慎之又慎,绝不可疏忽大意。可是近年来,因野蛮施工导致的天然气管道泄露事件在首府屡屡发生,几乎成为突发新闻的常客。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人无视地下埋着的那根巨大的管道,不顾及可怕的后果,随意挥动那柄硕大的铲子呢?不按规范施工,技术粗糙,存在侥幸心理,管理无方等等,这些皆有可能。但其背后,都毫无例外地显示出施工方对法律欠缺敬畏心,似乎并不担心因为蛮干而付出的代价。自觉靠不住,没有法律利剑高悬让他们提心吊胆,责任就难以落地,规范作业就无从谈起。
亮出绝不姑息的态度昭告社会,是杜绝野蛮施工的最好途径。这次破坏天然气管道事件,终于有了一个足以令人警醒的结果:施工现场负责人黄某以及挖掘机车主潘某某均被刑事拘留。讲一千遍道理不如一次具体的惩罚来得深刻。吃了苦头,教训更易铭记于胸,对他人也是最好的警告。
野蛮施工被拘具有警示意义
文/刘根生
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要求施工单位要文明施工,但是为了图省事,因野蛮施工而导致地下管道破裂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有些施工单位缺乏文明施工习惯和安全责任意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与相关部门对野蛮施工处罚不力有一定关系。
野蛮施工挖断地下管道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会给相关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施工中挖断的是地下缆线或天然气管道,一旦不慎诱发事故,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对野蛮施工行为仅仅要求责任方恢复原状或只是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显然不够。
因为野蛮施工导致天然气管道破裂,警方以过失罪对两名责任人执行刑事拘留,这让人们看到,野蛮施工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只会面临着经济赔偿,还要承担法律后果。更重要的是,能产生较强的威慑力,对于防范其他企业野蛮施工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