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赈灾 |
打草,对于城市的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体力劳动。然而,我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门外小学任教期间,确实带着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打过几次草,那是1972年秋天的事。
1971年冬天,锡林郭勒盟遭受了严重的白灾,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个大草原,造成了交通阻塞,畜牧受损严重。面对严重灾情,各级政府立即全力以赴积极赈灾,调动铲车打通道路,派出飞机空投物资等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让首府市民每户蒸2斤窝头,统一运往灾区解燃眉之急,尽管那时粮食供应还不太足,但市民们都积极响应,有的人家还多蒸了一些,多献份爱心。
有了这次突发灾情的教训,各级领导在1972年号召和动员人们抓紧夏秋两季的大好时机积极打草,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于是就有了我带学生打草的故事。
1972年秋季开学不久,校领导让我们五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各自的学生抽时间进行打草劳动。在劳动之前我就想到了,城里的孩子能拿来镰刀的肯定寥寥无几,于是我就让家住一家村和三合村的几个孩子多拿几把镰刀来,又告诉孩子每人带一根较长的绳子,不用带箩筐和麻袋,到时候我教给学生用绳子捆草的方法。还吩咐农家的孩子指点家住城里的伙伴,要打那些牲口能吃爱吃的草,不要打那些蒿子、苍耳、蒺藜等不能吃的草。
果然如我所料,全班十几把镰刀多数是农家孩子拿来的,我把全班学生分成每3人一小组共用一把镰刀,轮替割草,“歇人不歇马”,充分发挥每一把镰刀的作用。
打草时,学生们都是步行来回,我只好推着车子和他们一同前往,过了如意河,来到一个果木园附近,这一带的鲜草茂盛又葳蕤,我们就在这里摆开了打草的战场。我童年时代在故乡干过很多农活,割过高粱谷子黄豆等,现在用我自家的镰刀打草,简直是小菜一碟,很是得心应手,大片的青草随着悦耳有节奏的“咔嚓”声,就像剃头一样应声倒下。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全班打的草堆成了一座小山。捆草时我给学生做示范:先把绳子放在地上等分对折成两股,间距20多公分,再把杂乱的草捋顺,左一把右一把,中间加一把,这样每三把三把的挨紧,用双膝跪着把草压紧,再双手合十把草拿起来与两股绳子垂直放好,放得适度了,再把两股绳子的头从对折成的牛鼻子圈里穿过来,使劲将草捆好捆紧,再把两个绳子头从牛鼻子圈下面两股绳子的里面绕出来,形成两个大活扣,套在两个肩膀上,把草背起来即可很牢固的背着上路。多数孩子都能学着我的方法把草捆好,个别的尤其是女孩子没劲捆不好,我和男孩子就帮着捆。收工时,学生每人背一捆,我用自行车驮着一大捆,迎着晚霞愉快地踏上归途。我班打草劳动中首战告捷,全校五六年级共10个教学班,我班打的草最多最好。
按照校领导的吩咐,以后还要继续组织学生打草,并把每次打好的草先背回自己家里晒干后保存好,哪天上级下令统一上交时再拿来。
这一年国庆节过后就统一收草了,学生们把所有的草或自己背上,或有家长帮着,一起送到位于现在海拉尔东路原先内蒙古物资仓库附近的铁路专运线上,由专人负责装车皮。那场面颇为壮观,发动机的突突声,工人们装车皮的吆喝声,人们的招呼声谈论声,合奏成了一曲防灾赈灾的劳动凯歌。只可惜当时没有条件把那感人的实况录制下来,否则,让今天的人们看一看岂不是很有意义的吗? 文/张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