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
□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今年的春节对我们家来说不仅仅是个节日,还是个时间节点。因为,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家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7年,我们一家人铆足了力,要向小康新生活进军。”2月2日,大年初六这天,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巴彦哈拉图嘎查牧民苏宁高兴地对记者说。
苏宁家的房子虽然小了一点,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柜台上放着1台无线路由器,一家人用手机连上WiFi,坐在家里,和亲朋好友们聊着天。
2016年,苏宁家还是国家级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年内,苏宁一家人政策性补贴和生产总收入达到了43717元,减去全年的支出19765元,纯收入剩下23952元,以全家4口人计算,家里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88元,这比国家级贫困户的标准3100元整整高了2888元。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在年前,苏宁一家4口人为了庆祝脱贫,每人做了身崭新的蒙古袍。
初六中午,与苏宁同嘎查的斯琴毕力格两口子特地做了孩子们最爱吃的饭菜,为大姑娘阿乙斯送行。由于读高三,阿乙斯初七就得返回学校。
说起鸡年新春的感受,斯琴毕力格第一件事就说到了去年12月末发放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资金:“当时,手头的现金全部购买了饲草料,还有一些缺口,奖补资金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斯琴毕力格家有5500亩草场。按规定,去年底,他家拿到了12100元的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我用6000元购买了饲料。年前还专程跑了趟二连浩特,准备了点蒙古国年货,花了3000元。剩下的钱准备给孩子带上。”斯琴毕力格向记者介绍奖励资金的支出情况。
据悉,为了让广大牧民群众过上个舒心的大年,锡盟各旗县于春节前夕,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金全部发放到位。
室内恒温达到24度,房子一尘不染,3岁的小儿子光着脚丫子在地上撒欢儿,84岁的老父亲安详地坐在沙发正中央,手捧蓝色哈达,迎接着新春客人,……记者来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阿拉腾图古日格嘎查牧民达胡巴雅尔家时,幸福景象入眼来。
看到家里来客人了,达胡巴雅尔两口子穿着工作服,从牛圈里赶了回来。“过年过节虽重要,但生产可不能落下呀。”他开玩笑地说道。
论牲畜头数,达胡巴雅尔家在当地并不是大户,但算起收入那绝对是拔尖儿的。原因就在于他整整念了10年的养牛经。
去年秋季,他家出栏了40头牛,收入达到40多万元。长期精养少养良种牛后,他家的草场得到了有效恢复,秋季打的草不仅够用,还能剩下不少。再加上旗里按每头良种牛480元的补助,全部购买饲料后基本上没有生产性开支了。
2016年,锡盟大力实施“减羊增牛”战略,无疑给达胡巴雅尔提供了再次良化畜种的机遇。就在年前,他给旗里递交了购买50头纯种西门塔尔牛的申请。“每头牛自己出11000元,旗里政策性补助5000元。明年这50头牛回来后,我家畜群就真正成了纯种西门塔尔牛群了。”
达胡巴雅尔家拥有9400亩草场。按当地的草畜平衡标准可以养140头牛。可是在他的生态和经济账上,最大的盈利点就在80头牛左右。他说:“只有保护好草原生态,我们的畜牧业才能迈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