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


指尖上的青城面塑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12日) 10版
与师父一起制作面塑。
张耀飞正在现场制作面塑作品“小和尚”。
张耀飞在整理工具包。
面塑即将制作完成。
展柜中摆满各种面塑形象。

□本报记者 尤琨 摄影报道

青城面塑技艺以清咸丰二年为标志,历经150余年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如今青城面塑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技艺越来越精湛,艺术性也越来越高。

张耀飞,一个有着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身材细瘦,带着一副眼镜的90后小伙儿,单看外表,似乎很难把他与传统手工艺青城面塑联系在一起,然而他们之间的渊源却是从一次邂逅开始。

今年27岁的张耀飞,初中刚毕业就开始学习食品雕刻,最初只是爱好,后来靠着这份爱好,张耀飞进入酒店学徒,成为专门雕刻食品的厨师。2011年春节期间,张耀飞和朋友在大召寺的庙会上,偶然遇到了正在做面塑的陈晓红,被造型生动逼真的面塑触动了,于是他当即决心拜师学艺,开启了面塑之旅。

“我觉得食品雕刻和面塑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所以我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而且面塑有时候还能表达我内心的情绪,感觉挺好的。”张耀飞笑着说。

在张耀飞与师父的工作室中,记者看到玻璃柜中展示着不少学员做的面塑作品。目前,他们的工作室有几十名学员,然而年轻人却寥寥无几,说到这,这个略显羞涩的大男孩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谈起了自己的期望:“作为年轻人,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到面塑这项传统手工艺当中,对我个人来说是种升华,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像我一样,将祖辈留下来的手工艺传承发扬下去。”

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