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业”聚变带动百业蝶变 ——四论聚焦聚力推进“七网”同建“七业”同兴 |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内蒙古如何搭上新兴产业发展这列快车?唯有起点上求高、速度上求快,才能蓬勃发展、形成气候。
从产业建设来说,企业来不来,投资有没有,首先要看项目行不行。建设好“七业”发展项目库和政策“工具箱”,加紧谋划生成、引进培育、落地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兴产业发展就有了强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就新在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兴”就兴在成长性好、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拿出过去抓资源型产业项目的劲头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必将走出一条以新兴产业聚变带动产业结构蝶变的新路子。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从我区来看,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在全国第27位。若科技创新这块短板补不上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强化创新驱动,就要搭建好各类研发平台,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让企业唱主角,把人才作为首要资源,让每一个头脑都转动起来,每一个创新细胞都活跃起来。
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整合,加快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生成,培育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必将形成创新经济集聚发展新格局。尤需注意的是,推进“七业”同兴是就自治区整体发展而言,各地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产业结构不同,需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
开放融合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封闭只会窒息生机。特别是像我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更要做足开放融合这篇大文章,在取长补短、借力发展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包容的方式,搭建国内外创新合作平台,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高起点、高水平推进我区新兴产业发展。
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持续完善有利于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营造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生态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创造力。这些年,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关键要打通“中梗阻”、防止“下搁浅”,说出的话要算,定下的事要办,把政策兑现到位。
“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十三五”时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只要遵循新兴产业成长规律,坚持需求引领、前瞻布局,坚持高效集聚、高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带动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