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网络时代的政治鉴别力

  □阚道远

  政治鉴别力,即对一些社会现象、事件、关系、形势等从政治高度进行鉴别、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政治经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综合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和培养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的识别力,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修养,大力提升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网络时代,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网民的政治鉴别力尤显迫切和重要。

  目前,中国拥有7亿网民,在互联网裂变式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格局中,在境外信息渗透无孔不入的现实背景下,舆论场显得格外嘈杂、泥沙俱下。“多元化”“碎片化”“异质性”的政治传播呈现出一系列新图景、新动向。一些社会论调和政治观点,或是以历史故事、政治笑话、娱乐段子的面目出现,制造“趣味性”和“可读性”,吸引大众眼球;或是以历史纪实、档案发掘、社会反思的名义包装打扮,增强“公信力”和“可信度”,冲击主流历史观和价值观;或是经由微信、微博等平台反复登载、彼此印证、持续“刷屏”、大行其道,加大覆盖面和渗透性;或是让某些“网络名人”“意见领袖”倾力代言,凸显“高大上”和“国际范”,网罗支持者和追随者。

  互联网上的政治论调和信息舆论是国内外政治博弈、制度竞争、利益交锋在网络平台上的“虚拟形态”和“放大呈现”。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的相对弱势地位和海外资本协议控制部分信息企业的基本局面,给网络政治生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消息真真假假、观点孰是孰非,令人眩目、很难辨别。网上信息阅读、存储、传递、分享,深刻地影响着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对网络上流传的某些观点和思潮偏听偏信、缺乏清醒认识,政治视线模糊甚至行动上出现了偏差;一些所谓的“学术专家”“公共知识分子”一味迷信西方经验、张扬“普世”情怀,不遗余力地为“西方故事”背书,为特定政治倾向的网络舆论站台;一些干部群众在西方媒介帝国和网络霸权的裹挟下,丧失警惕、迷失方向,不自觉地成为信息渗透的“标的物”和“牺牲品”,跟着某些论调随声附和、“随风起舞”;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为了显示“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为了博取“政治声望”“政治资本”,在互联网上以“呲必中国”为能事、以攻击体制为己任、以哗众取宠为荣耀,沦为敌对势力的“追随者”和“发言人”。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引下,在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主流媒体、爱国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网络空间变得清朗了许多,但是上述这些现象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一些人依然不见收敛,需要引起持续关注。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冷静客观、坚定从容,党员干部和广大网民都面临着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更高要求。

  分析和鉴别网络信息舆论要坚持“四看”。

  一要看该观点思潮所代表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任何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都是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阶层、群体服务的。阶级阶层属性、利益属性是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的最本质属性和特征,从来就不存在脱离阶级阶层利益基础的“真空观点”和“普遍真理”。然而,许多人对这一点或是认识不清,或是刻意忽略,对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些西方“舶来品”推崇备至、良莠不分。

  以“新自由主义”为例,从全球层面上说,这是为西方发达国家和跨国资本集团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命脉张目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从国内层面来说,这一社会思潮是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在体制转轨中攫取更大利益所做的思想铺垫,因此海内外某些势力才有持续鼓噪“新自由主义”的利益冲动。了解新自由主义的这一本质和利益属性就会明白,其初衷绝不是为了扩大经济民主、释放市场活力、改善民众生活,换句话说,它不是为百姓说话的主张,而是为利益集团代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人共享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如何不能走苏联和拉美国家的老路,落入“新自由主义”的陷阱。

  又如,一些青年网民为“阿拉伯之春”点赞,认为美国支持的民主反对派最终取得胜利,更迭了专制政权,实现了一人一票,建成了西式的选举民主,是一种进步。如果仅仅看到这些表面现象就妄下如此结论,在经验上是幼稚的,在政治上是错误的。事实证明,“阿拉伯之春”引发巨大政治灾难,所谓的“根本民主改造”和“一揽子方案”使中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是更好,而是更糟,阿拉伯民族复兴的前景并非更光明,而是更暗淡。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一部分“愤怒青年”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实现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马前卒”和“牺牲品”,在美国全身而退之后,自己却必须咽下苦果,接受“冲动的惩罚”,忍受祖国长期动荡、社会灾难和民生凋敝的切肤之痛。因此,中国网民面对别有用心的政治煽动,必须练就足够的政治辨别力和免疫力,决不能让“颜色革命”在中国上演。

  二要看该观点思潮的国际国内动因。特定网络舆论的“井喷”出现,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国际国内动因,是政治社会现实的网络呈现。如果仅仅就舆论观点思潮本身品头论足,而不深入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背景和机理,毫无疑问就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的结论难免短视、片面甚至错误。

  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股“呲必中国”的逆流,突出表现为某些网民习惯性吐槽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好,中国的国民性不好,中国的文化不好,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好,总之“逢中必反”、肆意抹黑。这种攻击是缺乏现实依据的。尽管中国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但依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那么,这些罔顾事实的“呲必中国”论调又从何而来呢?道理很简单,正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迅速壮大冲击和改变了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触犯了西方利益、西方模式,令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感到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因此,西方的一些势力除了搞政治经济军事动作之外,必然要利用网络控制权、国际话语权,编织民主神话、市场神话、人权神话,以此摧毁中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企图在“普世价值”的幌子下收编中国,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中国的目的。这也是西方国家分化中国的新战术、新伎俩。由此观之,“呲必中国”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中西方两种制度、两种道路的全球政治较量,其动因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网民对此万不可丧失政治立场、偏听偏信、人云亦云。

  三要看该观点思潮的政治社会影响。任何一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思潮都是来源于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判断一种网络舆论和政治言论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看它在影响人们思想以及付诸实践之后所产生的政治社会效果。从效果上进行评价和辨识,往往最有说服力和穿透力。

  近几年,一些网民在所谓的“专家”“学者”训导和启发下,大力鼓噪建设“公民社会”。为数不少的人表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社会”是一个中性概念,“公民社会”与“人民当家作主”一脉相承,而且能够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为什么不能施行呢?这些人仅仅看到一个经过学术包装的概念,却没有认真分析、清醒认识“公民社会”的实践后果。“公民社会”的直接政治影响就是弱化虚化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削弱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会使得某些宗教势力、家族势力甚至是黑恶势力打着社会组织的名号抬头,最终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分裂。因此,从实践层面来看,很难说“公民社会”的主张不是包藏祸心、别有所图。

  还有一些网民被“历史虚无主义”的噱头吸引,热衷于历史翻案和网络猎奇,在戏谑中获得阅读快感和自我满足。苏联历史证明,“历史虚无主义”绝不是简单的政治调侃和历史戏说,它直指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最终会演化为舆论变质、思想异化和政治灾难。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当苏共历史、苏联领袖被“解剖”“挖掘”殆尽之后,苏共执政地位也走到了历史的穷途末路。苏联亡党亡国,教训深痛,殷鉴不远。

  四要看该观点思潮的理论事实依据。目前互联网流行的一些观点和论调披着“研究面纱”,穿着“学术外衣”,宣扬所谓的“公理”和“规律”,迷惑性很强、渗透性不小,为数不少的网民在这些“学理”“证据”“逻辑”面前解除了思想武装,丧失了分析能力。其实细究不难发现,这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观点和论调,有的分析方法失当,有的存在明显的逻辑硬伤,有的严重背离了历史事实,有的甚至违反了基本常识。正确分析的根本之道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尺子来“度量”和辨识。

  比如,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学者福山鼓吹“历史终结论”,并以几十万言的哲学铺垫、史实堆砌、逻辑推导来力证。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就能很容易发现其中破绽。事物不断运动变化、永恒发展,历史怎会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蒸蒸日上,历史将在何处终结?

  又如,某些人在互联网上大肆鼓吹西方“新闻自由”,抨击“党管媒体”。表面上看,西方媒体虽然也有很多批评性报道,但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国家的负面报道,对本国政府多是一些小题大做、“小骂大帮忙”的报道,而涉及到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严肃话题则刻意回避,这方面的报道和讨论微乎其微。如对“民主之春”“黑夜站立”运动,西方主流媒体为何集体失声?因为这是西方媒体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底线。因此,为西方媒体唱高调仅仅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和“选择性失明”,西方“新闻自由”的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和“心头之患”,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由此来看,党员干部过不了政治鉴别力这一关,全党也就难过互联网这一关。当然,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党员干部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修行”。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个别党员干部面对某些网络舆论立场动摇、良莠不分甚至党性尽失,重要原因在于理论修养不够、理论根基浅薄。党员干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历史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科学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用好理论分析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为“网言网语”所惑,不为歪理邪说所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本质抓规律,透过规律看趋势。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能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世界强烈呼唤党员干部增强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笃定。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我们在面对和处置各种网络舆论和思潮之时,才会更淡定、自信和从容,这种自信也才会释放更多正能量,更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

  网上斗争是一种新的舆论斗争形态,必须讲究战略战术。对方打运动战、游击战,我们不能只打正规战、阵地战,要主动设置议题,要机动灵活应对,有的可以针锋相对,有的可以迂回侧击,有的主要以礼取胜,有的主要以例证和数据服人。总之要出奇制胜、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要注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挖掘符号资源,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和国内网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亲近人、吸引人,用理论和思想的力量来感染人、征服人。

  (作者单位: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转载自《红旗文稿》2016年第16期,有删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广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学习论理
   第10版:论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先锋
二维码扫描关注
提高网络时代的政治鉴别力
西方批判派学者眼中“看不见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