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葡萄之乡享誉全国 沙漠红酒走向世界

广阔的葡萄园里一派田园风光。 海东 摄
国际红酒专家品评乌海红酒。董巍巍 摄
乌海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区利布尔纳市交流合作。 张百会 摄
乌海市在智利举行沙漠葡萄酒产区日发布会。方兴喜 摄
收获甜蜜。康小林 摄
乌海葡萄采摘园。佚名 摄
外宾品尝乌海葡萄酒。高丹妮 摄
技术人员检测红酒品质。 董巍巍 摄
展销会上乌海葡萄大受欢迎。 董巍巍 摄
美丽静谧的乌海湖。 肖传军 摄
美丽的葡萄酒庄。 海东 摄
  □郝飚

  又到了乌海葡萄收获的季节,在郁郁葱葱的葡萄种植园里,满眼都是忙碌采摘的身影,在欧式风情的红酒庄园内,开榨酿造的酒香令人沉醉。在乌海,葡萄和葡萄酒不仅是一张金质的城市名片,同时也为乌海市经济发展注入着新的活力。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乌海市醇厚浓香的沙漠葡萄酒正在走向国际大舞台,乌海市也全力向沙漠葡萄酒之都迈进。

  乌海与葡萄的甜蜜情缘

  听着舒缓的轻音乐,在极具异域风情的红酒庄园品味葡萄酒的醇厚浓香。走进地下酒窖,感知时间的味道,了解一串串葡萄从采摘到酿造成红酒的全过程。走进位于乌海市乌达区的吉奥尼酒庄,乌海沙漠葡萄酒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吉奥尼葡萄酒业公司总经理郝建国告诉记者,乌海地区得天独厚的阳光、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成就了高品质的葡萄,也使得乌海所产的优质沙漠葡萄酒受到市场青睐,并开始闻名全国逐步走向世界。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乌海与新疆吐鲁番以及因产张裕葡萄酒而闻名的山东烟台,同在北纬39度附近,而全球著名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也处在这一纬度。北纬30至40度被称为世界葡萄生长的黄金地带。

  乌海地处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其沙漠交会处,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年无霜期达156至165天,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沙质土壤,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成就了乌海葡萄的高品质,以及“葡萄之乡”的美誉。

  乌海市的葡萄种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开发初期的乌海人从各自的家乡带来葡萄苗木试种,取得了成功,葡萄种植由此出现在乌海大地上。1976年,乌海正式建市,并从吐鲁番引进优质苗木,建成首个葡萄种植园。1985年,乌海市出台《关于加速发展葡萄种植业建立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总结出适宜乌海地区的葡萄幼树速生丰产技术,使得葡萄走出庭院成为乌海一个特色产业。2013年,乌海市出台实施的《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当前和未来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色味俱佳的乌海葡萄也在全国各类评比中屡屡获奖:1991年,农业部在郑州举办优质农产品展销订货会上,乌海葡萄获得与陕西秦冠苹果等历代宫廷贡品齐名的殊荣;1994年,无核紫葡萄在全国首届葡萄学术讨论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葡萄”。2008年,乌海葡萄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证书,乌海葡萄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无核白和红地球被评为“中华名果”。2015年“乌海葡萄”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统计,目前乌海市拥有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葡萄品种100多个,葡萄年产量超万吨,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多元,是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在国内,乌海市已成为可与新疆吐鲁番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高品质的乌海葡萄也酿造出了极富盛名的沙漠葡萄酒。目前乌海市共有葡萄酒加工企业4家,设计生产能力2万多吨,目前年生产葡萄酒1.1万吨,年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酿造的葡萄酒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德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涌现出汉森、吉奥尼等驰名中外的葡萄酒品牌。

  沙海珍酿装点丝绸之路

  时间回到2016年9月,在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沙漠葡萄酒产区国家的代表和全国葡萄学术界专家相聚在乌海市,共同研究探讨沙漠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产业发展。在此次文化节上,乌海荣获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这对于增强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产区影响力,推动乌海沙漠葡萄酒产业高起点、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国际国内葡萄酒文化交流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推进,让地处大西北、靠近河西走廊的乌海市看到了葡萄产业发展的新前景,找到了葡萄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有了葡萄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接下来,乌海市将继续加快落实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北开放”的优先推进项目——中国·乌海“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使其成为参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不断提升中国沙漠葡萄酒产区在国际范围内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推进乌海沙漠葡萄酒产业高起点、差异化发展,打造自治区葡萄产业靓丽风景线,建立国际沙漠葡萄酒标准,让世界目光聚焦乌海。

  为此,今年9月8日至9月10日,2017中国·乌海“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又将在乌海市举办。本次文化节将突出“沙漠是我们的,沙漠葡萄酒是世界的”主题,期间通过举办世界沙漠葡萄酒展、“以书会酒友,乌海醉多彩”酒标设计展、世界沙漠葡萄酒论坛、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智利沙漠葡萄酒品鉴会、沙漠葡萄酒庄主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巩固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概念,提升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产区的品牌地位,扩大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确立沙漠葡萄酒标准。同时吸引资本,推进乌海世界沙漠葡萄酒庄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夯实世界沙漠葡萄酒交易中心。

  下一步,乌海市还将积极利用黄河大漠自然景观,举办乌海黄河大漠葡萄观光文化节,做好特色旅游、特色餐饮、特色产品。建设葡萄长廊、日光温室葡萄采摘园、青年生态园观光科普葡萄园等,将葡萄产业与农家餐饮相结合,将葡萄采摘与黄河沙漠观光相结合,促进葡萄产业多元化发展。力求以第三产业拉动人流,人流拉动物流,实现创收增效。预计到2020年,乌海市将实现葡萄种植面积10万亩,建成酒庄、家庭酒庄、葡萄庄园80-100家的规划目标。形成功能优化、主体功能突出、产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区发展格局,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小葡萄促经济结构大转型

  瞅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这一优势特色资源,近年来,乌海市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发展之路,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而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正成为乌海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

  这几日,在海南区阳光田宇国际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葡萄挂满藤蔓。站在酒庄的观景平台向四周望去,成片的葡萄种植园和远处的赛汗乌素村尽收眼底。阳光田宇公司是一家以葡萄酒生产为主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与之毗邻的赛汗乌素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村,葡萄种植近万亩。依托葡萄种植、深加工的资源优势,阳光田宇公司与赛汗乌素村开展了村企合作。如今在赛汗乌素村,很多村民不仅将土地流转给了企业,还被吸纳进企业当起了产业工人,挣上了双薪。不仅如此,阳光田宇公司还在赛汗乌素村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对符合条件的村民给予无息贷款。一串小小的葡萄不仅驱动着乌海市的经济发展,也帮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乌海市制定并出台了加快葡萄种植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对种植葡萄、集中连片种植葡萄,葡萄育苗、温室葡萄种植等进行补贴,在葡萄加工、销售、储运等相关产业方面也给予资金扶持。从2002年开始,该市已连续十几年对达标的葡萄种植给予补贴, 2013年,乌海市出台《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集中连片新建园200亩以上(含200亩)最高补贴达6000元/亩。同时,乌海市还出台了葡萄产业专项贴息政策、鲜食葡萄进直销店优惠政策和酿酒葡萄收购价格补贴政策等,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发及适度规模的优良葡萄品种园和砧木圃建设,并设立葡萄专项担保基金,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发展。一项项优惠政策的落地,充分调动了种植户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让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进入黄金期。

  与此同时,乌海市葡萄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各种加工、保鲜、贮藏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龙头+基地”“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该市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企业近40家,保鲜流通企业达到10家以上,保鲜库能力12万立方米,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1万多人。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提供原产品及制酒业外,还带动了葡萄园、葡萄酒庄、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馆等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目前已建成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30多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拥有2家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葡萄产业呈现出三次产业相容互促的发展态势,也成为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和企业增收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际新闻
   第06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7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8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9版:观察·乌海
   第10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11版:观察·兴安
乌海:葡萄之乡享誉全国 沙漠红酒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