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精准脱贫中的作风建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仁虎  王靖

  从“下乡少”到“忙下乡”,从“消极”到“用心”,从“应付交差”到“奉献牺牲”,察右前旗实现了脱贫攻坚和作风建设的“双赢”。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如是强调。

  在国贫旗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简称察右前旗),旗委领导班子坚持脱贫攻坚和作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精准脱贫使该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5600人降至目前的7333人,贫困发生率由14.7%降至4.2%;同时,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也促使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了“双赢”。

  吕远成,是一位工作在脱贫一线的党员。2015年他主动要求驻村扶贫,当年9月来到黄茂营乡南夭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10月,吕远成辞去察右前旗民政局副局长职务,专任南夭村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该村精准脱贫工作。

  两年来,他和村民奋斗在一起:吕远成带着村干部争取到专项资金,给村里打了17眼水井;坑坑洼洼的出村土路制约了脱贫,吕远成就带领村民修起了4.2公里的水泥路,与旗高速路连通。吕远成说:“村里的扶贫我能使上劲、派上用场。”

  在脱贫攻坚战中,察右前旗涌现出许多位“吕远成”。在他们的带动下,察右前旗的党员干部们改变了过去下乡少、消极应付、只为完成任务的工作状态。党员干部们变得勤于下乡,用心帮扶乡亲,甘于奉献,成为了脱贫攻坚事业的主心骨和生力军。

  从“下乡少”到“忙下乡”

  察右前旗地处内蒙古中部,由于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不高等原因,贫困程度较深。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全旗以强化旗乡村三级党建为基础,明确各级党组织在纵向、横向之间的职责分工,通过“压担子、结对子、搭台子、指路子”,全方位铺开扶贫工作。

  从纵向看,察右前旗旗委成立了9名常委任组员的扶贫领导小组,统筹扶贫工作。9名常委分别任9个乡镇的扶贫推进组组长,32名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个贫困村和5户贫困户。同时,旗、乡两级党组织为120个行政村选派了第一书记,117个行政村覆盖驻村工作队,实现了每个贫困村都有领导包联、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

  从横向看,全旗成立了9个扶贫工作办公室,分别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集体经济等9项工作,乡镇不同职能部门与之对应。目前在村级,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成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最主要负责者。

  配齐、配强干部旨在精准扶贫。在察右前旗,无论是乡镇、旗里的普通干部还是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经常下沉到乡村农家,摸情况、察民情、解困难、商对策。

  旗委书记杨印以身作则。2017年国庆节期间,他用6天时间走访了4个行政村,召开了两场村民代表座谈会,走进10多户人家,深入了解探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问题,最终促成旗委统一认识。近两年,杨印有近一半时间下乡调研,走遍了全旗120个行政村和85%的自然村,74个贫困村中有的村甚至去过20多趟。他说:“全旗的干部都看着我干,我下去了他们就会跟着下去。”

  旗长刘飞明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村里跑。玫瑰营镇赵油坊村移民搬迁遇到阻力,刘飞明5次赴现场督战。人大、政协等单位的负责人也纷纷行动起来。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东负责包联1个贫困村和5户贫困户,同时负责全旗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制定与推进。他坦言,过去坐在办公室是常态,现在下乡调研是常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下乡根本不知道扶贫进度和困难,不知道政策具体该如何制定。只有到了最基层,一切才会豁然开朗。”

  乡镇干部过去一到周末都回到旗里市里,现在基本都在乡下。三岔口乡党委书记郭玺宝说:“去年,我有280多天的时间在村里忙扶贫,平日电话不断,一个月电话费300多元。”

  从“消极”到“用心”

  从小瘫痪在床的女孩张坤,终于实现了“站立”的愿望。她是察右前旗健康扶贫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2015年,察右前旗疾控中心的医士许林成为张坤家的帮扶干部。2017年,旗里启动了贫困户大病救助资金垫付工程,许林和旗卫计局局长跟孩子的父亲张建军签了一份“三方协议”,从卫计局借来13万元大病垫付资金,使张坤得以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如今,张坤已能够手扶推车站立起来。

  从旗里到张建军家往返一趟100多公里,每次张建军想挽留许林吃饭都被他拒绝了。两年多来,许林往返张建军家无数次,始终没有吃过一顿饭。说起这些事,张建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在村里还有哥哥和弟弟,但许林比我的亲弟兄还亲。”

  在察右前旗,因病、因残致贫是最主要致贫原因,占比42%。贫困户普遍反映,尽管大病报销比例提高,但很多人仍拿不出钱看病;报销时还存在跑得多、报得慢等问题。为此,旗委投入500万元启动大病救助资金垫付工作,贫困户可借钱看病,报销比例提高至95%。此外,察右前旗还启动了“一站式”报销等8项健康扶贫方案。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因为发展滞后,察右前旗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不少村民把自己所在村比作“三八六零”村,喻指村里留守妇女、老人、儿童人数多。

  为解决这一难题,旗里制定了“菜单式扶贫”,贫困户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种养殖领域自己擅长的项目,并享受相应补贴。此外,由于劳动能力较弱,旗里择优选择18家龙头企业,将贫困户的3万至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进行入股分红,收益期长达10年,风险小、收入稳定,涉及贫困户达3200户。

  旗里还创造性地开展土地流转,让贫困户的闲置土地也能获得有效收益。在南夭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能种庄稼的人少。吕远成看着村里三分之二的土地撂荒,又心痛又心急,于是建议把土地集中租出去,干部和村民一合计都同意这个办法。

  众人遂介绍各自的亲朋好友前来承租。老吕又支一招——公开竞标,最终帮助农户以每亩320元流转了3700亩土地,其中6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572元。老吕干在前、冲在前,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也使得旗里贫困村两委班子出现“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现象。有的村第一书记三心二意、很少驻村,有的帮扶干部和帮扶对象联系少、帮扶不实。

  近两年,察右前旗调整、撤换了23名村支书,将有能力、年轻的人才推上支书岗位;组建联合党支部工作,强村带弱村,9个弱支部分别由9个强支部带动,分别成立了党总支;每个乡镇选两个村,每个村增加2万元经费,多增加一名村支委作为年轻后备干部来培养。对于驻村第一书记“驻不下村”的问题,旗委及时调整79名生病、不称职、即将退休的第一书记,提拔12名工作优秀的第一书记。

  既监督问责,又正向激励,扶贫干部由过去的消极应付变为用心帮扶。今年新春前后,旗乡的帮扶干部更是自掏腰包提着米、面、油等礼品,赶赴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慰问。

  从“应付交差”到“奉献牺牲”

  2017年,三岔口乡小土城村得到旗里的扶持,以及村干部和村民的入股支持,建起了首个集体经济项目——胡麻油加工厂。

  为了不跟村里竞争,村支书张军主动关了自己经营了30年的胡麻油加工作坊。尽管个人损失了年纯利10多万元,张军却说:“群众把我从村主任推选到村书记,我个人富了,群众穷得喝糊糊,那可不行。共同致富是我们当干部的心愿。”

  在察右前旗,脱贫攻坚的工作越做越精准、扎实,察右前旗党员干部的作风也变得越来越认真、严谨,涌现出一批敬业奉献的优秀党员干部。从完成一户、一村的脱贫任务到谋求集体的共同富裕,从舍小家到为大家,他们有的积劳成疾,有的牺牲了生命……每一位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都谱写着脱贫攻坚战的雄壮乐章。

  平地泉镇南村老支书邓润奎全身心带领村民发展温室大棚。2017年9月28日,52岁的邓润奎从村里开完会返家途中,由于天黑发生车祸,不幸牺牲。村副书记张效玲回忆说:“他对扶贫工作非常上心,经常到贫困户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岔口乡十二洲村的老支书王存亮2017年忙着搞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投入30多万元成立种养殖机械合作社。尽管身体早有不适,但他一心扑在工作中,未前往医院检查身体。当集体经济项目的手续基本办完,59岁的他却突发心梗离世。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察右前旗农村走访时,村民们给记者一一讲述着这些脱贫一线党员干部的故事。村民们说,精准脱贫以来,干部们经常进村入户调研,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下硬功、出实招、见实效,建立起新时期干群关系鱼水情。村里的事务也变得更加公开、公正、民主了。

  “过去,开村民小组会很少有人参加;现在,开全体村民大会,小凳子满得没处放。过去,有的贫困户生病了,子女都没送他们去看病;现在,时常有领导干部开着车送贫困户看病。过去,有的干部嫌贫困户脏、有病,不愿搭理;现在,干群之间常来常往,关系融洽了,老百姓吃个杀猪菜也想着念着干部。”谈起干部作风的变化,三岔口乡乡长渠利生如是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经济周刊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生活
   第12版:公益广告
达拉特旗: 农企利益联结产生显著效益
“书香内蒙古·共圆中国梦” 2018草原阅读季即将启动
3月份我区农资价格小幅波动
我区推迟中小学生到校时间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精准脱贫中的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