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岸边渔家乐

养殖蚯蚓,制作肥料。
打理华莱士苗。
  □本报记者  张慧玲

  5月6日,来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的一个农家乐度假村时,奇俊虎正忙着洗菜、切菜、炖鱼……客人预订的晚餐时间就要到了。“现在顾客订了4桌,我得赶快给做出来。”奇俊虎说。

  奇俊虎是小滩子村村民,10年前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10年来,他的农家乐始终主打以鱼为主的“乡愁味”,赢得人气满满,收入稳步增长,规模持续扩大,他在奋斗中创造着美好生活。

  “一开始就建了两个蒙古包,做蒙餐,后来政策越来越好了,越干越有劲儿了,每年挣点投入点,越扩展越大。”奇俊虎说。小滩子村位于黄河南岸,被誉为“黄河绿色明珠,草原生态鱼乡”。很久以来,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种地养鱼的渔耕生活,这里的黄河鱼在周边很有名气。奇俊虎在镇上开了10年的饭馆,知道很多异乡打拼的人都很怀念家乡的味道,于是就一心钻研黄河鱼的做法,再配上只有当地才有的米凉粉、糕圐圙等特色小吃,抹不去的“乡愁味”同样也吸引着本地游客。

  2010年,他扩建自家的农家乐,建起了龙抱湾度假村,建起儿童游乐场、休闲垂钓区和采摘观光园,每天平均接待游客达200多人。

  “我算得上是从零起步,通过自己艰苦奋斗,形成现在的规模。如今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要带动周边的村民们,都过上小康生活。”奇俊虎说。

  “我们夫妻俩每个月能挣8000块钱,老板对我们好,比在外面打工省心点”。在度假村打工的村民樊瑞霞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度假村需要的蔬菜、肉蛋等原料大部分是从当地村民手中买来的,解决了村民们农副产品难卖的问题。同时,度假村还优先安排村民在这里打工,樊瑞霞夫妻俩一直在这里做饭、打扫卫生,每月有着不错的收入。

  在奇俊虎的示范带动下,小滩子村的农家乐、渔家乐已经发展到40多家,形成了沿黄渔家风情、黄河文化旅游、河滩农业观光三个体验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6年,小滩子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宜居村庄。现在,奇俊虎正和其他农家乐协商成立渔业餐饮协会,为小滩子村美好明天奋斗着。

  “自从十九大召开后,在党的好政策带动下,各方面都越来越好了,如今游客越来越多了,下一步我准备带动周围社员把空闲的房子也利用起来,做特色民宿,把游客留住。我还准备再成立一个旅游协会,把各家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起来。动车开通后,第一步就要购进一批电瓶车,把游客直接从车站接到我们村里。”奇俊虎充满希望地说道。

  记者 补记

  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是全区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节点。为使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与脱贫攻坚更加紧密相结合,十九大以来,通辽市积极实施“四个千万亩”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在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同时,优先考虑贫困人口,同时指导贫困户在退耕还林地上发展特色经济林,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种养殖,依托森林、沙漠、湿地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乡村,实现长效扶贫、就地扶贫、精准扶贫,由此涌现出一批象西归力村锦绣海棠栽植基地这样的典型。

  ◎画中话·HUAZHONGHUA

  沙漠光伏产业

  □本报记者  钱其鲁  摄影报道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是由自治区规划的发展太阳能发电重点区域。该县利用乌兰布和沙漠充足的光照资源,将能源利用和沙漠治理相结合。从2017 年开始,计划3 年时间建成1000 兆瓦、6万亩太阳能光伏生态治理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18 亿度,实现税收1.2 亿元。

  目前,磴口县已形成“沙漠治理+光伏+设施农业大棚”3500 亩规模,实现了棚上发电、棚下发展种植业和休闲观光业。另外还有7000 亩“沙漠治理+光伏+沙生植物”,主要利用光伏板的遮阴效果在沙地上种植沙生植物,可以减少沙尘对光伏面板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还可以为沙漠增绿,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磴口县光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对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观赏特色作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经济周刊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黄河岸边渔家乐
西归力村有一片脱贫“锦绣果”
巴彦淖尔
套马沟村变了
[ 消息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