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路通了 姜德兵吃上“旅游饭”

  □本报记者  李文明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哪有人来?现在路通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市民纷至沓来,村民们纷纷转型从事旅游业,吃上了旅游饭。”说起村里的变化,包头市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套马沟村村民姜德兵对新修建的道路赞叹不已。

  2016年,套马沟村通过整村移民搬迁项目,将全村常住的36户村民安置到腮忽洞新村,并对村子旧址进行整治,进行土地复垦。村里成立套马沟村丰域农牧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发展种、养、加、旅游观光一体化项目。为打通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套马沟村还争取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在全村铺设了4公里柏油路。

  村路弯弯,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乡村,寄托着乡愁,承载着希望。

  “以前一直是自己种地,靠天吃饭,但十年九旱,经常还要赔钱。现在家门口的路修通了,咱增收致富也有了新途径。”姜德兵说,自从村里办起了合作社,他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景区里打工。“在景区里能干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一个月能挣2000到3000块呢,中午还管一顿饭,收入是种地的十几倍!”姜德兵说,现在,全村已经有3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从事旅游业。

  记者了解到,达茂旗将修建农村牧区公路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久久为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目前,该旗已形成以百灵庙镇为中心、苏木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网点,遍布农村牧区、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一条条农村道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全旗各苏木乡镇,像一条条畅通的脉络延伸至各个村庄,让达茂旗的农牧民告别了泥泞和尘土。畅通的农村公路促进了农畜产品销售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着全旗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 国内新闻
   第04版:文件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文件
   第09版:经济周刊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 生活
“这里变成了塞外江南”
村路通了 姜德兵吃上“旅游饭”
帮扶在一线
23万余农牧户 加入供销社系统 合作社
3村开启跨界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