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级随葬品龙首青铜灶

(图一)
(图二)
  □李艳阳

  龙首青铜灶(图一),长40厘米,高44厘米,通长41厘米,宽30.1厘米;龙首高24.5厘米。汉代,呼和浩特市金河镇格尔图村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件龙首青铜灶由甑锅、釜、灶门和龙首等组成。灶身作舟形,灶下为四蹄形足,灶上有锅带箅子的甑和盖三部分,灶身铸成怒目圆睁、大口盆张的龙首形,龙背上为圆形灶眼,内置一平底双耳釜。釜之上有深腹盆形甑相扣,甑底镂孔而成箅子。这种可拆装的结构又使形体庞大的灶具能适用军旅或游牧的需要。

  另外,内蒙古博物院还藏有一件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漫赖村出土的龙首青铜灶(图二),与格尔图村出土的龙首青铜灶造型类似。

  呼和浩特市格尔图村出土的这件龙首青铜灶,是当时汉族定居生活的灶的微缩品。它是内蒙古出土的青铜灶中体量最大、级别最高的一件随葬品。而以龙头为装饰的龙首青铜灶,表明了主人对龙的崇拜。根据史料记载,汉代以后多为铁器,极少见青铜器。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上悬挂其它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

  灶,原是汉族定居生活的产物,《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灶者,生养之本。”这句话说明汉代人对“灶”很重视。灶的使用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也标志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多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铜灶和陶灶,它们是我国汉代主要随葬品之一。龙首青铜灶是做饭用的灶具,在墓葬中作为随葬品,是冥器。龙首青铜灶是典型的中原文化产物,在内蒙古汉族聚居区墓葬中出现,说明内蒙古地区,尤其是呼和浩特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了民族大融合的史实。

  出土龙首青铜灶的金河镇是原阳古城遗址,战国时属赵地,该城与云中古城同龄,开始用作赵国骑兵训练基地,汉朝时改为原阳县,原阳县西汉置,属云中郡。在距今2000年~1700年间,汉朝在结束了与匈奴的战争后,在北方今内蒙古中西部建立8个郡,并且实行了移民屯垦、开发边疆的政策。此时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最早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该地区古代历史上建造城市最多的一个时期。汉朝在这里曾先后建造过各种城池数十座,其中就包括定襄、原阳、陶林等一大批著名的汉代县城。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在内蒙古考察时说,“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呼和浩特平原)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其实这里所指的赵国的君主就是武灵王,他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时机,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这时的呼和浩特平原已被赵武灵王占领了,他傍阴山筑长城,并在原阳建立“胡服骑射”训练基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发生在2300年前的一次重大的军事改革,当时赵武灵王废除宽袍大袖的传统衣着,汰除当时的兵甲战车,向游牧民族学习,穿短装长裤,练习骑射,以骑代车,组建灵活机动的轻骑队伍。

  《战国策·赵策》记载道,“王(指赵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当时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马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被赵武灵王选为“胡服骑射”的训练基地。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是为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这种军事改革还自觉地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相容互补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它不但有草原文化的精髓,而且还有黄河文化的内涵,它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融汇点和闪光点,形成了呼和浩特地区所特有的新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公告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文玩核桃
白金龟币
高级随葬品龙首青铜灶
双尖玉簪
“文王请太公”笔筒
鸟鸣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