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吨粮田:杭锦后旗的“北纬四十度奇迹”

  □本报记者  钱其鲁

  整洁的衣着,瘦长的身材、黑瘦的脸,嘴里镶了几颗银牙,炯炯有神的眼睛睁开来比一颗麦粒儿宽不了多少……乍一看,你可能会分不清69岁的牛兴国是来城里办事的农民还是城里的市民。

  很难想到,牛兴国这个巴彥淖尔市杭锦后旗的普通农民现在是享受副处级待遇的退休干部。他身份的转变,只因为他种地种得好。

  虽然年近古稀,老牛依然身体硬朗,思路也很清晰,说话没有半句卡壳。在他的讲述下,时光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上世纪80年代初,杭锦后旗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生产热情高涨,纷纷努力提高产量,一方面为了自己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多交售公粮。

  “那时候多交公粮是很光荣的事。当时地里也没什么经济作物,大伙儿要想增加收入就得在粮食上动脑筋。”牛兴国说。当时,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大力抓粮食生产,引进和推广粮食增产的新技术、新品种。牛兴国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做事认真,肯下辛苦,爱动脑筋,一直琢磨如何能把地种好。

  因为种地种得好,当地政府将牛兴国的地作为试验田,看看粮食产量到底能有多高。牛兴国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精心进行田间管理。1984年,他的两亩套种玉米的小麦地产量上了2000多斤,成为了“吨粮田”,引起了轰动。

  接下来几年时间,经过农技专家进一步试验总结,一套包含作物品种、种植密度、水肥控制、种子化肥分层播种等多项农业增产技术综合配套标准化的“吨粮田”生产模式基本成熟。

  1993年,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12位专家带着疑问来到杭锦后旗:这里属北纬四十度塞北高寒地区,真的能够产生粮食亩产达到1吨的奇迹吗?经过详细地考察论证,专家们信服了,这里有“吨粮田”,堪称“北纬四十度的奇迹”。

  一时间,区内外来参观考察的人员络绎不绝。一位老农技专家回忆说,仅一个夏季,给参观人员防暑降温熬汤的绿豆就用了5麻袋。

  牛兴国和农技专家也被邀请到自治区一些盟市旗县乃至宁夏等地讲课。“那时候到处讲课,讲得嗓子也疼。”牛兴国回忆到。

  在政府的号召下,巴彦淖尔地区农民广泛开展 “吨粮田”建设,效益马上显现了出来。上世纪60年代初,当地亩单产也就200、300公斤,农民收入微薄。种植“吨粮田”后,亩纯收入达700多元,翻了几番。1998年,杭锦后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73元增加到2250元,增加了近30倍,高出当时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300元。杭锦后旗乃至巴彦淖尔地区也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除了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给国家粮食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吨粮田”建设还普遍提高了当地农民、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增强了农民的科技兴农意识,为以后新型农牧业技术、项目的利用、实施打好了基础。

  “以前农民种地比较粗放,有的两行玉米之间窄的距离三四十公分,宽的快一米了,歪歪扭扭。我们那时候都是拿绳子划线,然后拿尺子量行距和株距,种几行玉米几行小麦,每行种多少株,用多少化肥,一项项特别细致。后来农民普遍都重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我觉得这是‘吨粮田’建设留给后人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说起“吨粮田”建设的意义,时任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的段永斌这样说。

  “现在先进的农牧业科技很多,效益好的农作物也很多。但是在那会儿,我们这些人对粮食生产确实是作出贡献了。当时由于粮食产量高,一度出现了卖粮难,尤其是玉米。后来我们又通过粮食的转化、秸秆的利用推动了本地养殖业的发展。”牛兴国说。

  1989年1月,牛兴国被破格提拔为磴口县某乡分管农业科技的副乡长,“吨粮田”在当地大面积推开。牛兴国后历任乡长、乡党委书记,最后从磴口县某局党委书记的职务上内退,享受副处级待遇。他还曾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还是自治区劳动模范。

  “作为一个种地的农民,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和这么高的待遇,我已经很知足了。” 牛兴国说,由于户籍身份的转变,他家的耕地已经被村集体收回并重新分配。他还经常回村里看看满田地里绿油油的玉米、葫芦、葵花等作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吨粮田:杭锦后旗的“北纬四十度奇迹”
改革开放写就“三农”精彩故事
林区人的田园致富路
“拼盘模式” 实现精准扶贫
土地流转 “种”特色
双龙镇的扶贫明星“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