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温克族自治旗: 征途漫漫砥砺行 扬帆起航谱新篇

鄂温克旗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抢枢”表演。
草原书屋。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发电厂全景。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之际,满含由衷向往,带着一路豪情,笔者走进鄂温克大草原的怀抱。这里蓝天白云,这里牧歌悠扬,这里长虹飞架,这里绿色荡漾。此间,厚重历史和民族文化辉映,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交融,演绎出波澜壮阔、气势雄浑的多彩画卷。鄂温克在开拓中跨越,鄂温克在和谐中歌唱,鄂温克在蓬勃中闪光,鄂温克在朝霞中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温克旗委、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与鄂温克旗实际紧密结合,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一以贯之、持续发力,把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撸起袖子加油干,让鄂温克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大营造、大构建、大进军中,凸现生机活力,彰显鲜明特色,尽扬鄂温克“勇敢坚韧、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鄂温克旗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跳出地域局限,拓宽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勇于自我革新,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精准脱贫和党的建设,全力以赴促发展、惠民生,奏响了美丽发展、争进前列的最强音。

  坚持从严治党 强化党组织建设

  多年来,鄂温克旗委、政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党的先进性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鄂温克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强化选人用人导向,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得到提升。

  鄂温克旗全面推进社区、牧区、机关、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各领域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工作触角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强化干部守规矩意识,忠诚、担当、干净、干事的氛围正在形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持续改进,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鄂温克旗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肃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政治环境;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从严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领导干部重要事项报告等制度,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

  这些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凝聚着历届旗委班子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智慧和积淀,镌刻着鄂温克旗四大班子、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前行的豪情壮志和奋斗足迹。

  抓好经济建设 落实惠民工程

  1958年,自治旗刚刚成立时,全旗只有1万多人口,牲畜总头数约14万头只,财政收入28万元,全旗只有5个自然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民族政策,使自治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旗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民族和睦相处、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喜人局面。

  60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5亿元,是1978年的291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1.1亿元,是1958年的7535倍。农牧业从过去的游牧迁徙、靠天养畜,逐渐发展为产业化、机械化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00万头只以上。工业经济从无到有,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8.4亿元,生产原煤3452万吨,发电192亿度。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达到28.5%,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繁荣活跃。经过多年的努力,鄂温克旗已经站在经济发展步入更高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踏上更高层次、人民生活迈向更加富裕的新起点。

  60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等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加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实施牧区安全饮水、危房改造、街巷硬化、通电通讯等工程,广大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更舒适便捷,牧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城乡交通网络日益发达,道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78公里,极大方便基层群众出行,有力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60年来,人民生活极大改善。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148元,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81元,与建旗之初相比城乡居牧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持2240名牧民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7%。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群众就医、养老、就业得到更好保障。医疗卫生全面进步,医疗服务水平和条件全面提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各类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完善。

  站在新起点,鄂温克旗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业挖潜提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抢抓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强化创新驱动等方面,鄂温克旗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些因素是鄂温克旗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支点、增长极和动力源。

  建设生态鄂温克 共享蓝天白云

  经过多年的精心组织和强有力的推进,鄂温克旗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第一旗”“国家级生态旗”目标,并被列为中挪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与主流化项目全国5个示范县之一。

  鄂温克旗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从2012年起,旗政府每年至少拿出占国内生产总值7—10%的资金用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年来,该旗用于生态旗建设的节能环保资金大幅增加,切实保护好占自治旗总面积96.5%的大草原和大森林。

  鄂温克旗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旗”为统领,全面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先增草,后增畜”,推广草畜平衡,使天然草地得到休养生息,草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治理沙化土地方面,鄂温克旗采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措施,在伊敏河、辉河两岸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全旗危害最重的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基本得到了治理,初步实现了“无沙害旗县”的奋斗目标。为保持水土,保护生态,鄂温克旗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现已建立5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受保护地区面积达64.05万公顷。

  “三林六草一分水、五光十色‘三少’情”。鄂温克旗依托绚丽的民俗风情、浓厚的民族文化、富集的旅游资源,围绕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和绚丽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做足生态旅游的文章,全力打造“敖包相会的地方”“一个被世界传唱的地方”两张原生态旅游名片,获得了“中国旅游强县”荣誉称号。

  67项举措 托起牧民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2011年,鄂温克旗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县;2014年以来,贫困人口由1053户2508人减少到106户268人,累计减贫947户2240人,贫困发生率由11.5%下降至1.47%,其中:2017年减贫666户1547人。

  近年来,鄂温克旗紧紧围绕精准脱贫工作,汇聚全旗各方力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并立足自治旗实际推出67项精准脱贫举措。

  为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成立了由自治旗党政一把手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20个专项推进组、10个特色产业推进组、44个驻村工作队。全旗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057名党员干部投入脱贫攻坚战。从精准建档立卡、工作目标设定、扶贫项目选择、扶贫资金筹措到领导责任体系、工作推进机制、督导考核办法等各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精准管理机制。聚焦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整合全旗各部门政策资金,按照“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涵盖思想引领、产业扶贫、创业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基础建设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和其他脱贫措施等9大类67项精准脱贫菜单措施,由贫困群众按照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脱贫措施,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叠加施策。据统计,全旗1053户贫困户全部都享有思想引领、健康扶贫、社会扶贫政策,949户贫困户享有产业帮扶政策,425户贫困户获得金融扶贫收益,513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480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783名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兜底政策等。每户贫困户基本都享有10项左右具体帮扶政策。

  围绕“激发脱贫主体内生动力”这一关键要素,旗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当前各级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和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观念,增强了贫困户自力更生、主动脱贫致富的意识。注重总结和宣传旗内贫困户通过劳动实现脱贫的真实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故事,调动贫困农牧民想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贫困户干事创业、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使贫困群众的生产方式、思维理念、生活习惯都有了深刻的变化。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创业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社会保障扶贫等各类“真金白银”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和各级党员干部的真情“造血式”帮扶,极大转变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日益增强。鄂温克族自治旗各级党员干部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带着浓厚的感情深入群众送政策、送项目、送温暖,用心用情用力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群众脱贫、个人素质提升的双赢目标。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投工投劳,自主参与发展特色产业、自主创业择业不断增加收入,形成了“群众干、干部帮”的良好局面,脱贫攻坚的新成效让全旗各族群众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带来的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

  鄂温克旗是历史传承久远、文化底蕴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多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共同形成了鄂温克旗的多元民族文化,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民间文化歌舞艺术之乡”。

  鄂温克旗民族文化具有森林狩猎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特点。多元民族文化使这片草原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该旗现有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14项,市级38项,全旗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9名,呼伦贝尔市级传承人85名,旗级传承人70名。

  2016年,鄂温克皮毛装饰技艺“太阳花”、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鄂温克毛毡装饰技艺等20余项非遗保护项目参加了“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全区非物质文化年货展”。

  2014年9月,自治区文化厅确定鄂温克旗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鄂温克旗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1144+”的操作模式,并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全面提高了全旗文化民生水平。

  鄂温克旗常年开展放映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送文艺送书下乡活动,年均完成公益放映任务数量的100%,全旗文化下乡送书年均1000余册,文艺演出年均30余场次。该旗大力培养和发展了民族民间文艺队伍,全旗现有业余文艺演出团体和旗瑟宾篮球协会、旗雄鹰足球俱乐部、旗抢枢协会等20多个业余运动协会,越来越多的群众由文化活动的旁观者成为积极参与者,全旗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加强民族团结 共建美丽家园

  鄂温克旗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在这里,生活着鄂温克、达斡尔、蒙、汉、满等25个民族;在这里,14万各族群众亲如一家,正在用心浇灌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14年,鄂温克旗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自1988年以来,鄂温克旗已三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

  近年来,鄂温克旗无论是重大战略的制定,还是具体工作的开展,都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并考虑,一并安排,一并部署。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和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鄂温克旗打好民族团结“和谐牌”,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形成了经济转型、事业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鄂温克旗十分注重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培养主体民族干部,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制度和培训规划,全旗现有干部384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05人,占干部总数的79%,少数民族干部为自治旗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经费投入方面,鄂温克旗财政每年设立民族机动经费100万元,用于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和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并逐年增加扶持力度。

  全旗现有旗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苏木乡镇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基地结合旅游文化、全旗重大节庆活动和节假日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宣传,成为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平台。

  (文/图 布日古德 崔曙光 塔里夫 樊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第09版: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第10版: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第11版:北国风光
   第12版:文艺评论
鄂温克族自治旗: 征途漫漫砥砺行 扬帆起航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