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真诚和奉献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尊重,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调解“知心人”,先后调解和指导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本报记者  章奎

越多的人都知道有个苏玉淮工作室,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矛盾纠纷会主动上门寻求帮助。

难纠纷和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矛盾纠纷的职责。具备条件的嘠查村居(社区),还试行法务工作室+1名社区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N个调解小组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将百姓纠纷调解在家门口。

织。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近5年,我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2.4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97%。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6146个,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日前,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一起沉积长达三年的草场纠纷在镇调委会和旗综调委的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

  温更镇牧民贾某与杨某是婆媳关系,两人于2015年因分户分草场发生纠纷。杨某先后3次围封贾某出行道路,导致贾某无法从承包草场上出行,也没有办法从外界往家里拉煤、买米面等日常用品,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贾某通过嘎查委领导多次与杨某交涉,但杨某坚决不同意解开围封的网围栏门,贾某一气之下要强行解开被围封的网围栏门。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越来越大。

  温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旗综调委适时介入调解。为顺利化解这起纠纷,调解员第一时间向双方当事人所属嘎查委及其本人了解纠纷发生原因。掌握情况后,旗综调委和温更镇调委会抓住血浓于水这一突破点打“亲情牌”。经过多日调解,最终杨某同意解开围封的网围栏门,贾某也同意让给杨某500亩草场,双方当场握手言和。困扰嘎查委和镇政府多年的“一道坎儿”终于清除,当事人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是人民调解不同于其他法律途径的显著特点,能够有效避免矛盾纠纷的进一步升级和激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纠纷找调委会”已经成为群众在矛盾发生后的第一反应。

  除了在矛盾纠纷发现后及时化解,人民调解还有其他司法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就是能够预测和防范纠纷。由于人民调解员来自群众,常年生活在基层,熟悉社情民意,他们更容易发现和掌握潜在的矛盾纠纷苗头。各基层调解组织为了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线索和隐患苗头,对嘎査、村居(社区)每半月,对苏木、乡镇(街道)每月,对旗县(市区)每季度进行大排查,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以及重点人、重点事及时跟进,预测潜在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直正做到化矛盾于无形之中。

  “大调解”架起“连心桥”

  自治区从上到下,从社会到行业,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信访等部门间的配合,构建起了对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格局,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苏木、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按比例聘请离退休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担任调解员,担负起调解辖区复杂疑难纠纷和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矛盾纠纷的职责。具备条件的嘠查村居(社区),还试行法务工作室+1名社区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N个调解小组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将百姓纠纷调解在家门口。

  针对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全区各地还加强了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调解组织建设,以车间为单位设立调解小组,在商事组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近日,乌拉特中旗综调委接到旗人民医院人民调解申请书,称该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朱某在自行下地行走时,突发头晕晕倒在地,导致右侧第5-9肋骨骨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诊治行为及服务态度不予认可。接到院方调解申请后,调解员赶到医院和患方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患方终于同意院外调解。第二天上午,朱某委托其亲属崔某与院方共同来到综调委接受调解。综调委考虑到朱某行动不便及时派人到医院,当面让患者朱某亲自签署委托书及调解申请书。

  这起医患纠纷是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一个缩影。几年实践,巴彦淖尔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效果显著,全市因交通事故、医患、物业等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下降了90%以上。

  在自治区层面,司法部门完善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市区)“12348”人民调解工作指挥分流平台对接机制,加强各级平台与各人民调解组织间工作衔接联动。司法行政机关还落实“访调衔接”“律调衔接”“公调衔接”“诉调衔接”“检调衔接”机制,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向法院、检察院、信访、公安工作拓展延伸,构建起 “大调解”格局。

  目前,我区已实现了所有嘎查、村居(社区)、乡镇苏木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医疗、交通、劳动、物业、环保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普遍建立,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

  “品牌”调解让矛盾纠纷“找上门”

  针对矛盾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区各地摸索出了一批符合区情、行之有效的人民调解新手段。

  赤峰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律师事务所承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今年3月律师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承接市委和各旗县移送调解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82件,已经成功调解44件,一些多年信访积案、难案得到有效化解。

  锡林郭勒盟推行1+N模式,以司法所为中心,建立与乡镇综治、信访等综治成员单位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联动机制。依托党员中心户设立“都贵楞”综合法律服务室,打通人民调解服务牧区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包头,依托司法所建立“人民调解超市”和以调解能手个人名义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式、个性化人民调解服务。近5年来共调解矛盾纠纷2.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涌现出“苏玉淮调解室”“小崔说法工作室”“老王百姓说事点”“贾占全工作室”“党员晓斌调解室”等多个有代表性的品牌调解组织。

  苏玉淮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苏玉淮是包头市昆都仑区司法局“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在任调解员的13年里,他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尊重,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调解“知心人”,先后调解和指导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农民工王大姐和徐大姐就主动找上了苏玉淮,请求帮助讨薪。王大姐和徐大姐在世成公司打工一年,在工作期间公司未曾发放过工资。两人多次前往讨薪,公司给予的答复是在总工资基础上扣除每人2000元,理由是两人完成的工作未达标,如不同意此项要求其余的工资不予发放。在了解情况后,苏玉淮多次耐心努力协调,双方就扣除数额重新商定,最终达成协定。如今,在包头市,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有个苏玉淮工作室,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矛盾纠纷会主动上门寻求帮助。

  乌兰察布市整合主要行业、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市县两级综合性调解中心,与法院、仲裁、信访、保险建立衔接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婚姻家庭人民调解中心”参照家庭日常的居家和功能打造,已经成为当地市民遇到婚姻问题的第一选择。

  多元化、极具特色的调解模式已经成为各地人民调解工作的“品牌”。“品牌”的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矛盾纠纷发生后主动寻求调解帮助。矛盾纠纷自己“找上门”,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越来越牢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民主与法制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天下
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用好公益诉讼 建设生态文明
公益诉讼 让奶牛养殖场变“干净”了
发挥好人民调解 在法治中的独特作用
织密校园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