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岸边的古韵乡风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毛岱村
清代同治四年之前,毛岱官渡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毛岱官渡驼铃声声
毛岱村出土的元代白釉褐花梅瓶本报记者 阿荣 摄
毛岱村出土的明代青花瓷大盘与小盘
清乾隆至光绪末年,毛岱永聚当铺的印章,永聚当铺是毛岱6家当铺之一
毛岱村留存至今的乾隆二十四年蒙汉文租地契约
毛岱村传统民居
毛岱村村民菅窑小家的木箱
古戏楼
毛岱村新戏台 本报记者 阿荣 摄
  □本报记者  阿荣 

  文化,对于一个地方而言,是根,也是魂。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不同地域有着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人文古迹、自然遗产等。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内蒙古乡村历史文脉,本版特别推出“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报道,目前已刊发5期。让我们一起领略这片土地上的古韵乡风、汩汩文脉。

  ——编者

  悠悠土默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聚落。先秦至辽、金、元,阴山与黄河之间,村庄居址相望,乡间阡陌纵横。清末民初,这里的村落已是棋布星陈。

  9月上旬,浅浅的秋意洒满土默川平原。从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向南行,在400余年历史的毛岱村,看“夹路离离禾黍稠”的农田,寻清康熙帝西征钦封的官渡,走黄河南移留下的故道,听清脆悦耳的码头曲……这座古韵悠长的村落,积淀了古老土默川厚重的底蕴。

  清代官渡

  毛岱,即蒙古语“毛都太”,汉语译为“有树的地方”。追溯毛岱村的历史,400多年前,毛岱地处帽带河与黄河交汇处,因而草木异常繁茂,为土默特部与准格尔部的游牧之地;毛岱村曾出土了元代白釉褐花梅瓶等文物,由此推断,元代时就有人在此居住;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在村边挖渠建闸时,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墓中铭文记载,墓主人为山西人氏,于明代万历年间殁,说明明代时已有山西人在此定居,放牧耕种,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明代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与明廷达成和议,让出关的汉人在土默川修建房屋,开垦种田,土默川平原逐渐形成众多村落,促进了蒙汉等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融合。毛岱村便是其中之一,清代毛岱成为官渡而远近闻名。

  在毛岱村南3.5公里处,黄河改道后的旧河道,即黄河南移留下的故道,依然清晰可见。“这就是著名的清代毛岱官渡所在。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毛岱渡口商贾云集、车水马龙,非常热闹繁华。当时毛岱村有83家商铺、 6家当铺,据清代毛岱《重修龙王庙并戏楼碑记》记载,那时毛岱村的知名商号有复聚魁、复兴永、广泰公等,知名商人有乔正魁、乔之德等。村里还有精美的楼阁、庙宇、戏楼等建筑。” 毛岱村村民、民俗专家刘玉介绍说。现年68岁的刘玉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毛岱村史志资料和有关康熙与毛岱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 年),康熙“御驾亲临归化。前赴鄂尔多斯,往返驻跸,道经黄河,管旗都统面奉。谕旨设立官渡两处,一名湖滩和硕,在托克托城,一名毛岱渡,在萨拉齐境。” “在毛岱官渡,设防御1 员,骁骑校1 员,兵15名,备官船2 只,承运公文传递,皆管过往行人稽私盗贼。”

  在毛岱村村史展览馆,几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记录了清代毛岱官渡车水马龙、驼铃声声的繁华景象。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 年),清廷设“由北京出居庸关到一台(站)杀虎口……四台(站)毛岱多浑(今土默特右旗毛岱村)、五台(站)沙尔沁……再西至乌里雅苏台”的兵道驿站,这使毛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清雍正末年,土默特都统丹津“奏请”朝廷,将八处膏腴之地作为大粮官地放垦,毛岱境被划为粮地。时至今日,毛岱村仍被称为“粮地”。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陕西河曲人王志文来到毛岱村居住并租用土地耕种,有租地契约留存至今。乾隆年间,毛岱是土默川西部人口较多的村落之一。”刘玉说。

  据记载,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 年),毛岱官渡因黄河改道南移20余公里,之后渡口坍毁,官渡迁至包头南海子。

  自清代以来,毛岱村作为水旱码头,交通十分便利。在毛岱村,见一条公路横贯毛岱村东西,据说是清代“走西口”上包头进后套的捷径大道。毛岱村北距阴山15公里,南临黄河20余公里,东至托克托县45公里,西至萨拉齐30公里。一条公路东西横穿毛岱村,另一条公路南北纵贯村中。

  古韵绵延

  毛岱村东西走向的主街道有着几百年历史,放眼望去,沿街商铺青砖灰瓦、红漆立柱、飞檐上翘,古风古韵扑面而来,据说这里营业的商铺有30多家。往西走便是民居,遗憾的是,未见到兼具晋陕风格和当地特色的古民居。“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在这里逐渐消失。毛岱村传统民居为四脚落地式。窗台墙为‘金帛斗条盘心’,窗棂的棂条成方格、菱形格等,正中间通常贴着窗花。大门多为双门,亦有月亮门等。屋顶俗称‘一出水’,土坯墙非常厚实,屋内有土炕。”刘玉介绍说。据村里的一位老人介绍,清末民初毛岱村有一种被村里人称为 “亭子房”的民居建筑,院墙由青砖砌成,有檐廊、亭子、门楼等。

  毛岱村历经400余年历史沧桑,那些楼阁、古庙、戏台、商铺、民居等建筑均已坍塌、被毁。据刘玉介绍,当时毛岱官渡的各种精美建筑,大多出自本村的能工巧匠。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重修关圣帝君庙,毛岱村的木工高登帅、曹守功、赵聚全、王正有,身兼瓦工、木工、画工的郎高明等参与了修建,朗高明雕刻烧制的花砖、制作的莲花滴水虎头瓦,堪称绝活儿。

  “这个建筑有南北禅房6间,山门1座,2座钟鼓楼之间有乐楼1座,以天桥相连,乐楼底层由12 根立柱支撑,供人通行,上层可容纳四五十人演奏音乐。”刘玉说。

  “清代毛岱村重修龙王庙时,村里的能工巧匠参与其中。这座庙宇飞檐斗拱、花脊翘兽、雕梁画栋,鼓楼的铜鼓,做工精细,钟楼的大钟,色泽镔青泛红,浮雕纹饰精美,这些均展现了乡村匠人精湛的技艺。庙宇正南是戏台,东为南北大道。遗憾的是这座极具价值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存在于史志和村里老人们的记忆中。”刘玉说。

  在采访中了解到,毛岱村周边临近村落各具特色,距毛岱村仅1公里的八犋牛营村,历史上这个村的村民多以挑货郎担为生;毛岱村西北面的新营子村,古称“破营城”,当时毛岱官渡客栈客满,行人和商贾便到破营城住宿;毛岱村北面的北牛皮营村和榆次营村,清末民初时两村有十几名二人台艺人,经常在毛岱古戏楼演出,极受欢迎。

  保护传承

  在毛岱村,流传着码头曲、踢鼓子、打坐腔等民间传统艺术,舞龙灯等民俗活动得到保护传承。

  毛岱村民间民俗活动舞龙灯,从清道光年间流传百年。起初当地有名的匠人制作了一赤一青两条长龙,寓意水火相济,五谷丰登。每到元宵节、农历二月初二,两条龙的龙肚内点着灯,舞于街市村巷之中。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鼓乐声,两条龙时而向上盘旋,时而摇头摆尾,争珠吐火,与九曲、焰火相映成辉。清同治四年正月,赤龙自燃飞天,从此只剩青龙起舞。“如今,元宵节前后,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进行民俗活动。村里的老人们仍保留着在舞龙之时,敬表、挂锁的习俗。”刘玉说。

  古老而珍贵的民间传统艺术码头曲,在毛岱村传唱至今。码头曲曲调复杂、样式多,且优美动听。它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爱情故事等。演出时,码头曲演唱者要和鼓手密切配合,才能呈现出完美的节目。目前,毛岱村演出码头曲的民间艺人均已年过七旬。为将码头曲传承下去,刘玉等人克服各种困难,已整理60首《码头词曲》。

  地方特色鲜明的踢鼓子,是一种端灯或持扇子或打霸王鞭的民间舞蹈。毛岱村的宋尚志、张金豹、刘毛眼等人拥有较高的踢鼓子技艺,他们希望把“踢飞脚、扭旋子、扫堂腿、放岔、翻筋斗”等技艺,传授给孩子们。“踢鼓子由2组或4组队员组成,每组4至6人,每组有领鼓一人,跟鼓者若干。套路有二龙出水、风旋门、对扇子、蜂扑寿、四大对、大踢四门等。”刘玉介绍说。

  作为七大村之一的毛岱,一直不乏打坐腔的艺人。70余年前,毛岱村打坐腔的艺人,扮相俊美、唱腔委婉甜美,非常受欢迎。如今,毛岱村保留着推碌碡、八板、西江月、喜相逢、万年欢等30多个牌子曲。现有宋虎小、薛牛换等人在坚持学习和发扬打坐腔艺术。

  毛岱村说快板书的民间艺人有武拴成、柳齐家,他们均年事已高。毛岱村文化大院负责人为抢救这项民间口头艺术,收集整理了武松打虎、梁山好汉、罗成算卦等16个传统段子,文化大院的演员专门排练演出这些段子;锄田故事会是劳动人民为消除疲劳创作出来的小段子,在毛岱村口口相传。锄田故事会的有些段子极具讽刺意味,有的纯属笑话,有的富有神话色彩,需要收集整理。“可惜会说小段的人已相继去世,村里存留小段应当尽快记录,整理发表。”刘玉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毛岱村村委会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毛岱村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汽车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黄河岸边的古韵乡风
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