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价值的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宋生贵
本报记者 李新军 摄
  如何在文艺研究与文艺评论实践中发出自己有力的批评声音?在此,我想集中谈一点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得很明确,“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真正的批评”呢?按照文艺批评的规律而论,真正有力量的文艺批评,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为基础,深入的研究为依据。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下的文艺评论中所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引起足够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把“利器”,那么如何“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呢?总书记说:“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我认为这便是文艺批评者进行理论准备的几个必要方面。文艺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学术研究工作,它应当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没有对批评对象全面深入的研究,就不会有对批评对象全面深入的把握;没在相关基础理论方面的足够准备,则很难做到点中穴位、令人信服的批评。批评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者的理论素养与研究水平。正如著名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先生曾经讲到的那样,文艺批评,应当具有相关的、对应的学科理论和学科知识的支撑。“掌握与批评对象相关的、对应的学术专长,可以为批评主体提供主动和自由的运思方式和透视能力。如把握具有深厚社会历史内涵的对象,应具备社会历史的知识和理论;评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对象,应具备人学的知识和理论;解析审美现象,应具备美学的知识和理论;对现实主义的文艺,不能用浪漫主义的理论去要求;对浪漫主义文艺,不能用现实主义理论去衡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批评的专业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理论也有绿色的生命》的文章,文中讲了我对于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看法。我认为,文艺理论与批评所显示出的是时代智慧和社会文明的水平。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必须同时是一位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只有这样,他才可能成为文艺规律的通晓者,才可能成为与作家艺术家感应相通的知音,并且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对批评对象做出自己独到的判断与评价。那种只限于跟在作者和作品后的品评,远非理论的全部意义。而将评论视为躺在作家艺术家及作品之上过生活,那不是评论本身的过错,而只能说明某些操作者自身患有思想上的贫血症,或文化上的软骨病,必然是无所作为的。至于有人挂着文艺评论的招牌,而实则只会零打碎敲地拼凑些时尚而言不由衷的文字,甚至“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借评论之名而图利益之实,那除了为报刊增添许多轻漂浮肿的文字之外,只能把“评论”推向庸俗化。可以说,有价值的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有时,其理论的光芒甚至会穿透时空先于创作实践而照亮人心,开启思路,导引时代。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既然选择了评论,就必须涵养自己的诚挚笃信,越是孤诣独觉的时候,越使事业的庄重感上升,这样,才可能使一切功利显得卑微细小,使自己的评论真正做到不放虚言,不发空论,不传伪情。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一直相信,文艺批评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尽管有的作家、艺术家不一定这样认为,尽管许许多多的审美大众很少阅读理论著作与批评文章,但是文艺批评对时代精神、人文理想,以及对理念的思考等等,这些弥散在精神空气里的东西,是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吸与领受的。我这样说,绝对不是要抬高文艺批评,而是除了意在确认其应有的角色位置之外,同时也在明确从事文艺批评的责任,当然包括自己在内。

  如果把视野放开阔了看,文艺批评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建构性力量,批评不但能够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而且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态。一个健全而充满活力的社会,总是以宽广的胸怀包容批评,并努力培育健康有力的批评精神。对于从事文艺批评者而言,除了必须具备足够的精神力量与相适的学理自觉、理论准备之外,还应该具有对现实存在(包括文化艺术现象)的敏锐的感受力,以实现批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批评只有对人们关注的事物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时,人们才会尊重批评,这是个朴素的道理。

  就内蒙古自治区的文艺事业发展而言,积极开展文艺研究与文艺评论不仅非常必要,而且空间很大。譬如,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及成果,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进行的项目。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其发生、发展轨迹,发展经验和基本规律,并把握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这可以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持,同时对于民族学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贡献新的成果。再譬如,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在认真审视蒙古族文学艺术历史成就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当代背景下的生存、发展及创新问题,以使其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找到新的生长点;系统梳理与辨析有关认识或理论问题,并在研究成果中对此做出系统的理论阐释。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与问题,这对于内蒙古的文学艺术研究与评论而言,既是重任在肩,又大有可为。

  如今,文艺批评已被推到了理论的前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此文化转型的时代,一方面会出现思想活跃、观念碰撞的局面,同时也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失范的问题,并进而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多重语境。在此多重语境下,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文艺活动的意义问题,事实上必然会在很大程度超越单一的美学和文艺批评范围,以至于成为当代人文学科应该面对的理论问题,这便对当代文艺批评在立场、视野以及理论准备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韩有义散文集《秋色无限》
~~~◎宋生贵
~~~——戈夫诗歌创作赏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观察·兴安
   第07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8版:汽车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真情实感 真知灼见
有价值的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平生无愧对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