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石上的笔触

石头画作品《花泥》
水流石绘画作品
石头画作品《新年》
  □文/图  本报记者  徐跃

  乌海的西行客栈,是黄河西行流经的地方,也是水流石的安身之所。在这里,石头变成了画板,成为了记录时光和故事的文化载体。

  水流因为石头丰盈了生命和生活,获得无限艺术灵感与智慧启迪;石头因为遇见水流不再沉默冷寂,遍身流光溢彩化古老为新奇。

  “对石头的解读需要一种默契和不可言说的能力……”

  鲁婷就是用画笔解读石头的人。她是乌海美术协会会员,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她这样评价自己:喜与顽石结缘,依形借色,以黄河石为媒,色如行云,线走流水,用笔墨与历经亿万年风刻水磨的灵石展开心灵的对话。

  “喜欢画石头,缘于上学时一位姓严的老师常常带着我们这帮孩子去附近山与山之间的河道里去撒野,顺便捡拾一些鹅卵石回来画。喜欢盯着石头看,更缘于小时侯居住的那个生产‘草原水泥’的厂子,南和北之间被一条长长的河槽隔开,大大小小的石头铺着,一直顺河铺到离厂子很近的黄河。上学下学都得穿过这个满是石头的河槽,天上有多少变幻莫测、让人遐想的云朵,河槽里就有多少形状各异有着故事的石头,讲不完,也看不够……”鲁婷说。

  用神奇的手,拿着自由的笔,把大自然的一切,点石成金!鲁婷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作画的石头都是在西行客栈拾到的,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些石头本身是土黄色,捡回去后洗干净,细细观察,感知石头的特点、传达的感觉。

  关于绘画所用石头的选择,鲁婷说,要找寻与心中想画作品贴合的石头,保留水流石原有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是首要前提。因为石头本身是朴实的,作品也要浑然一体。

  独特的立意,精湛的手艺,变成永恒的记忆。鲁婷将石头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故事融合在一起,让石头画有了更深的内涵。

  鲁婷说:“石头会散发自然的气息,可以带领我们的思绪,我们不知道这个石头经历过什么,多少年在地层之上,多少年在地层之下。我把思想交给石头,交给一块自己心爱的石头。我要表达的是石头的生命,而不是画作本身。”

  她痴迷于每一块石头,心潮澎湃,思如泉涌;她让单调变得丰富而有色彩,沉寂发出旋律与歌声。

  正如乌海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李建军为石头画创作的诗歌《水流石》中写道:

  石头拒绝对它的虚构,

  所有的经历都有痕迹,

  曾经的流水游鱼水草,

  曾经的树木花朵飞鸟,

  恐龙三叶虫蜥蜴,

  穿越身体的风声和雨雪,

  被一片草叶收藏的古阳光,

  已经锈迹斑斑;

  时光有多么辽阔,

  生命就有多么孤独,

  终究有人可以读出石头的身世,

  翻译、考证、复述并且呈现,

  浪迹天涯的生命终有所属,

  让我在今天,

  感到石头温暖的内心,

  看见远古细微的美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观察·兴安
   第07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8版:汽车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响彻在昭乌达草原上的长调
东迁的土默特人
灵石上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