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扁担姐”麦琼方:爱与责任一肩挑

  □新华社记者  向志强  曹祎铭

  多年来,她无数次用扁担挑着衣物翻山越岭,送给山区的贫困孩子和老人,又把一个个山区孩子的上学梦想“挑”出大山——广西百色“扁担姐”麦琼方以她朴素而真挚的爱温暖人心、感动世界。

  小小扁担:挑来温暖和希望

  “最早挑扁担,后来骑摩托,现在坐汽车,下乡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不久前记者见到麦琼方的那个周末,她连续两天下乡和留守儿童一起玩游戏、包饺子。

  39年前,麦琼方19岁,是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洗衣房的一名勤杂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一个深山村寨,老人小孩艰难的生活让她内心很受触动。之后,她经常收集一些旧衣物,购买一些食物,打包后送进山里。因为交通闭塞,她常常只能搭车到半路,用扁担挑东西进村。

  一次,麦琼方独自挑衣服到隆林的一个村庄,一不小心连人带物掉进了10米深的沟里。从此落下腰痛的病。

  “别人需要帮助,我就去帮一点,能帮到别人我很快乐。”几十年下来,麦琼方挑坏了18根扁担,送进山的旧衣物有几十吨,人们亲切地叫她“扁担姐”。

  在麦琼方家小区的院子里,有一个专门储藏爱心衣物的小屋,里面堆放着很多打好包的衣物,寄自全国各地。“有时候一个月就可以收到两车衣服。”麦琼方说,收到衣物后她会进行洗涤消毒,再分类装好。

  麦琼方基本上每隔几个星期就下一次乡。随着收集到的物资越来越多,她的足迹延伸到田林、右江区、凌云、隆林、巴马等县区的数十个偏远村屯。

  这根扁担,还“挑”起了山里娃的上学梦。遇到孤儿或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麦琼方总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上学,或者干脆把他们带回自己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养着。

  同一个家: 梦想从这里出发

  百色市中医医院护士林丽艳和姐姐在麦琼方家住过四五年时间。“那时候,麦妈妈经常去我们村,后来把我们接了出去。”

  林丽艳回忆,最多的时候,麦妈妈家里同时住了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小孩。“每天晚上打地铺,吃饭也是一大锅米饭,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

  麦琼方的家位于百色市的老旧小区,86平米的房子数十年间先后住过上百人,有孩子也有孤寡老人。麦琼方家最多的物品是床、被褥和碗筷。“大门钥匙有几十把,这么多年我一直都不换锁,都为孩子们留着,什么时候这都是他们的家。”麦琼方说。

  2000年,麦琼方收养的孩子有8人同时考上大学,大笔学费开支让她和丈夫犯了难。“那时我经常在家里偷偷地哭,因为实在凑不出来这么多钱。”麦琼方说,后来她家五兄妹的房产证都拿去抵押,“绝不能让孩子们辍学。”

  2005年,麦琼方的丈夫意外去世,她觉得天都塌了。看到满屋子的孩子和老人,麦琼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为了维持一家生计,麦琼方甚至打起了三份工。

  这些年来,麦琼方收养、资助的孩子,先后有80多人成为大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

  播种爱:收获“聚合”效应

  麦琼方的义举影响着人们,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聚拢在一起。张金华自从3年前买了汽车之后,几乎成了麦琼方下乡时的免费专职司机。

  麦琼方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下乡前在群里喊一声,大家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有钱出钱。很多外地爱心人士寄来衣物,菜市场的摊贩也给她“最优价格”。

  让麦琼方欣慰的是,她养育的很多孩子都热心公益,也组建起爱心网络开展各种扶贫活动。她养育的孤儿黄俊,高中毕业后入伍当兵,为救掉进冰窟窿的两个小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麦琼方家的墙壁上,一张张爱心纸条满满地写着孩子们对她的祝福。 (新华社南宁10月1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
~~~——吉林稻田“种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样本
~~~
~~~
~~~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汽车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保护人民和国家安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从“白米”到“金米”的“品牌突击”
“扁担姐”麦琼方:爱与责任一肩挑
刘勇:农牧业转型带头人
遗失声明
内蒙古对全区环保社会组织开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