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遇见

1994年本文作者采访王泽南
  □文/图  李广华

  王泽南,一位用小脚走完长征路的非凡女性。相隔24个春秋,本文作者与她的两次“遇见”,成为令人难忘的珍贵记忆。

  

  在迈入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一瞬,我脑海中产生一个念头:会不会有她呢?

  9月4日上午,随记协组织的学习教育团到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

  赤水河静静地流淌,河面舒缓,水波不惊,红军渡赤水的渡口近在眼前。前一站参观结束后,我们又来到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据说这是全国唯一一处有关女红军的纪念馆,在此地建馆,纪念她们的功绩,再合适不过了。

  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采访过许多人物,但写红军,只有一次,而且是一位用小脚走完长征路的非凡女性。身处这特色鲜明的场所,我想,若是我报道的人物,能和纪念馆有所关联,那该是本次行程中最令人兴奋的事。怀着几分的忐忑和遐想,我把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同事。

  我所说的“她”,叫王泽南,1907年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双亡,被姑姑收养,后被缠足做童养媳。1930年,在她23岁时,开始革命活动,随后参加红军长征。

  1994年的深秋,整个社会都在为迎来红军长征胜利一个甲子而营造气氛,我们的报纸也要配合这件事,千方百计地寻找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我得到这样的线索,一名女红军小脚走完长征路,这无疑是会让记者兴奋的题材。约上摄影记者特木勒,我们找到内蒙古地矿局宿舍,采访小脚老红军王泽南。那一年,她87岁,身体硬朗,讲起话来力量十足。在她家客厅的餐桌旁,我与老人相对而坐,她用带有浓重的河南音普通话与我交流,讲起往昔的岁月,她的情绪时而平和,时而激动。其间,遇到听不清楚的地方,只好打断重来,老人也不生气,耐心地讲解。谈起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她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枪林弹雨的岁月。由于战时所迫,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将王泽南所在的妇女工兵营,由三个连改成两个,一连由营长林月琴带领,承担被服厂的工作;二连由教导员王泽南带领,承担运输任务。

  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个个有着传奇的经历,她们克服着身体、性别方面的差异,跟男同志一道,冒着枪林弹雨,同敌人作战,爬雪山,过草地,克服着饥饿、寒冷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据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有4110多名,可是很多人没能坚持走到陕北。讲解员指着展板中的一个头像说,在一次通过敌人封锁线时,为了不暴露目标,那位女红军亲手捂住了怀里婴儿的嘴,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长征被称作“闻所未闻”的故事,但能用一双小脚丈量过,应该算是传奇了。是什么支撑她以小克大,以短克长,以柔克刚,用脚步丈量出那艰难路程呢?是理想和信念,是一种为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

  采访后,稿件以《王泽南:小脚走完长征路》为题,刊发在1995年1月1日的内蒙古日报上。文中有这样描述:“长征途中,她带领运输连的百余名姐妹,三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几翻皑皑雪山。她没有因为自己缠过足而落后一步,相反,她却认真地担负起领导的职责,走在队伍的前列。然而,小脚毕竟与正常人不同,每走一段路程,她都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时运输途中休息,王泽南就坐下来悄悄地揉脚……”

  到达陕北后,王泽南先后在中央书记处、安塞保育院、延安西北银行总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就职于国家地质部,后调到内蒙古地矿局工作,先后担任人事处副处长、探矿机械厂工会主席、局实验室副主任,1983年离休。

  玻璃幕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我瞪大双眼,视线不停地移动,一行一行地“扫描”,唯恐漏掉要寻找的名字。当目光移到“王”姓区域时,果然在里面见到了“王泽南”三个字,这让我惊喜万分,心中像吃了颗定心丸似的。

  参观的人流缓慢地前移,麦克风里不时地传出清脆的讲解声音,可我的注意力全放在寻找上。在一处列有红四方面军连级女红军名单的红色展板上,我发现王泽南的名字列第四排的第一个。这又让我眼前一亮,心里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正当我内心充满喜悦之情时,报社同事陈达跑来说,在二楼阳台发现一个刻有“王泽南”名字的柱桩。我赶紧跑过去。原来,在纪念馆的走廊处,竖有一个个刻着女红军名字的精神柱。我仔细端详,抚摸着那深蓝色的柱子,“咚咚”的心跳声,仿佛能使人听到。这是我和笔下“人物”最直接的接触,相见恰逢其时,陈达随即用手机为我拍下了这难忘的时刻。

  头像墙用新媒体方式显现,由一个个块状拼成,背景明亮,交替闪烁。几百张面孔,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她们或微笑或肃穆,或年轻或老暮,或清晰或模糊,深邃的目光都注视着前方,像是在与参观者诉说着什么。我仔细寻找,并没有发现王泽南的影像。我想起,当年采访时是拍过照片的,这面墙上,理应有她的小方块。

  从最初的采访,到眼前的寻觅,两次“遇见”,相隔24个春秋。世事沧桑,岁月已改。

  王泽南于2001年10月26日去世,而女红军纪念馆开馆于2009年9月。她已无法知晓,后人会以怎样的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群体。她生活的城市,距黔北这座小镇相隔千山万水,但人民没有忘记她,王泽南的名字早已镌刻在纪念馆宽大的幕墙上、醒目的展板上和永恒的精神柱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汽车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遇见
老行当
簠与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