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

  核心提示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和阐发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革命文化不局限于革命战争时期,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是凝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任洁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

  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兴文化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之源。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

  要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化传统,积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以王道胜霸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和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基因,“治大国如烹小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依然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理念,依然激励国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天人合一,文人达士以建立各尽其能、天下大同的社会为崇高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中,个人的道德修养最为根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被看作一个道德的存在,所谓“德配天地”“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是人之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重视道德境界提升和道德能力涵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结合时代条件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离不开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弘扬,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的“根”和“魂”,必须传承好、弘扬好、宣传好,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有益启迪。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让凝结在文字典籍、固化在物质遗产中的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和阐发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具体的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力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达形式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彰显时代特色,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唯我独尊、固步自封,而是要遵循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原则,讲求交流互鉴、兼收并蓄,通过与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取长补短、择善从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

  要着力继承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甚至旧矛盾尚未解决,新矛盾就会产生,由此决定斗争始终存在。但斗争形式却有不同呈现,或是激烈的暴力革命,或是和缓的社会改良等。新时代,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文化不局限于革命战争时期,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是凝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

  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正是因为这些“中国的脊梁”身先士卒,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革命牺牲精神,以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以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和风气之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的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了一大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身经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以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从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积淀了丰富的革命思想和革命遗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血与火的战争逐渐退居幕后,搞好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人们的最大关切。这一时期的先进群体和个人继续坚守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勇于牺牲、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涌现出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核弹专家邓稼先等一批为国为民的先进人士,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新时期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勇于革新、大胆试新精神的人士勇开风气之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先锋和领军人物,形成了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时期延续着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坚守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并结合新形势赋予其新内涵。宣传革命文化要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它要求我们要多树立正面人物形象、多抓取正面事例典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宣传革命文化不能放弃与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作斗争,对那些打着所谓的“还原历史真面目”“补充历史细节”的旗号,否定党史、国史,歪曲、抹黑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言论和行为必须敢于亮剑、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敢于善于维护各时期英雄人物的名誉和形象,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宣传革命文化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占领宣传阵地,传播主流文化,有效发声、正确引导。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

  要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善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其指导思想地位;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要广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心聚力。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巩固其指导思想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新形势下,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兴亡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未来,社会主义事业也将被葬送。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善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任务。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三化”的过程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吸引社会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深入推进“三化”,关键要让马克思主义接地气,用通俗的语言、多样的形式、鲜活的事例讲述深刻的道理,让马克思主义变得既可信又可爱,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支柱”“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既要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明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破除“共产主义乌托邦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思想和言论,同时也要阐明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既要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所具有的价值理想、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三层含义,也要从实践上引导人们踏踏实实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其综合性、广泛性、包容性,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确立,是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文化价值上的缩影,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和精神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没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实现的基础。

  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阐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阐明为什么要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阐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历史必然性,阐明该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等等。理论彻底才能说服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把道理讲清讲透,如此才能说服人、感动人、团结人、鼓舞人。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广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一样。个人的自我意识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国家的民族精神是区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可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是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源动力。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爱国志士前赴后继,爱国精神感天动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心系楚国,纵身汨罗;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因为禁烟招致英国用兵而遭到清政府废黜,被流放到中国的西部边陲,然而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流芳后世;方志敏受尽酷刑写就《可爱的中国》,爱国之情感人至深……在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艰难历程中,这些爱国志士树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奋斗史。

  新时代,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继续拿好手中的笔,书写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和美好篇章,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继续用爱国主义团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黑格尔曾经说过,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作为反映一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主题并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的共同意志和思想状态的集中体现,影响着社会变革的方向和潮流。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可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崇高的精神,不仅是抽象的,而且是具体的。它与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就形成一定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各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需要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正确判断时代形势,敏锐把握时代特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调动起亿万国民创新求变、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具有教化育人、引人向上向善、滋养法治、维护社会和谐、营造美好文明社会氛围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根据时代特点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更加注重宣传实效。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智慧和思想资源,利用多种媒体形式打造宣传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提升社会道德风尚。

  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魂聚力。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价值观起着“中轴作用”,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方面着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收藏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
文化的开新与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