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争取到“十三五”期末,呼伦贝尔市与蒙古国、俄罗斯毗邻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突破,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初见成效,联接蒙俄的国际通道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与蒙俄等国家贸易额达到4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提高20%左右;联通蒙俄的互联互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口岸年过货量达到3450万吨。“海满阿”协作区建设取得进展,协调发展的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呼伦贝尔市商务局副局长、口岸办主任杜岚波介绍,呼伦贝尔将按照《方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把呼伦贝尔市建设成为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加强口岸软硬件建设,畅通对外开放通道。主要是坚持边境口岸差异化发展战略和实现口岸错位发展,加强与俄蒙口岸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提升边境口岸功能,进一步扩大口岸开放,推进软环境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先行先试载体建设,搭建对外开放平台。主要有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际商贸物流园区4类平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与俄蒙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主要是优化外贸发展方式和结构,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扩大加工贸易规模,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型服务贸易。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创新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夯实睦邻友好民意相通基础。主要是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合作,拓展旅游领域合作,完善生态环保合作。
为推进《方案》落地,呼伦贝尔市将完善各级组织机构,营造良好开放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用地和人力资源保障。《方案》明确了到“十三五”期末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是呼伦贝尔市下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行动指南和操作手册。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唯一的中俄蒙3国交界地区。8个国家级口岸分布在满洲里市、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新左旗、新右旗,口岸数和过货量均占自治区近一半。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工作新转变。逐步形成了以满洲里口岸为龙头,以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黑山头、室韦口岸为两翼,以海拉尔国际航空港为中心的布局合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十二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37.8亿美元,年均增长5.1%。2017年完成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1.9%。2018年1至8月,呼伦贝尔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5.01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区第二位,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