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乌兰浩特朝鲜族学校,以民族文化艺术、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充满活力,汉语诗歌朗诵、朝鲜族舞乐演练、传统手工制作,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辽市蒙古族学校 “同频互动课堂”上,师生们与旗县、苏木镇学校在线同频互动教学,该课堂自2016年在全市开设,深受师生们的欢迎,推进了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交汇点、结合部。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内蒙古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方针,推行“两主一公”办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合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完整的办学体系,走上了质量效益特色相统一的发展之路。
为了推进民族教育发展,1981年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上作出了《关于自治区教育工作的决议》,2016年我区正式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进一步以立法形式保障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梁晶雯考入内蒙古大学后读了一年的民族预科班,之后的四年本科用汉语授课,大学毕业后她参加公务员考试,用蒙语答卷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她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考生,各项政策的出台让我受益匪浅,尤其在基层当公务员,体会到了蒙汉兼通人才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为加强双语教育、培养蒙汉兼通人才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每年不低于15%的岗位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像梁晶雯一样的少数民族考生受益于此。“十二五”期间,我区正继续组织实施“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确定2011—2020年实施国家立项的“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从2003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民族教育专项资金200万元, 2013年增加到每年6000万元。其中,2018年安排140万元开发拓展蒙古文教学资源内容,推进民族中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同频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
40年沧桑巨变,40年砥砺奋进。我区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一幅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民族教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