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部专家为我区中小学校“问诊把脉”

  □本报记者  赵媛

  前不久,由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校长培训送教下乡专家团队来到了兴安盟突泉县,为那里的中小学校长们带去了一份来自教育教学前沿的“新套餐”。团队成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薛二勇在培训中告诫学员:“立德,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树人,要在增长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此次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是为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针对中西部中小学校长而开展的国家级培训项目。突泉县六户小学参训学员米芳婷说:“这些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对于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拓宽管理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对校长和教师共同成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校园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感悟。”

  除了精品讲座,专家团队还深入到突泉县第三中学、第二中学,突泉县实验小学、南厢小学,听取校长介绍学校情况和办学理念,分组随机听课,组织教师、环节干部和校领导进行分组讨论和座谈,梳理出“诊断”意见和建议,与参训校长进行发言提问环节后,再由专家进行点评。

  在南厢小学,专家们参观了学校和课间活动,在教学楼内欣赏了不同主题的学生手工作品、书法绘画、美篇佳作和好书推荐,然后分组随机走进四年级2班观摩语文课《搭石》,走进五年级5班观摩科学课《研究磁铁》等。南厢小学校长张爱婧对学校情况进行汇报后,专家们与南厢小学教师代表交流沟通,深入探讨教学经验和方法,针对教师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各组专家给予了意见反馈,同时对学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和答疑。

  最终,南厢小学收到了专家团队这样的建议:将绿色教育理念充分实施到课堂教学和家庭中,多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和成长渠道,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确立明确的不同阶段的德育工作目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目的及时反馈,使用共享教案要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集体备课可采用任务驱动赏罚机制等等。

  “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之一,对整个培训项目进行了精心设计和组织,培训项目涉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兴安盟突泉县、赤峰市翁牛特旗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等5个项目旗县市,包括为期12天的‘种子校长培训’、2个月的网络研修学习,为1002名学员送教下乡并实施进校诊断任务。”内蒙古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呼努斯图说。

  据介绍,自今年9月项目启动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从北京、青岛及呼和浩特市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课程改革方面的讲座以及进校现场诊断指导,通过观摩校园、听课评课、与学生环节干部及教师分别座谈、分组反馈、专家点评等环节指导中小学校的发展,促进参训校长和被诊断学校共同提高,以解决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参训校长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治校管理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我们的故事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观察·兴安
一所乡村学校的50载变迁
提高公办幼儿园及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
58岁的舞蹈系旁听生
“铿锵玫瑰”的 创业路
幼小衔接降温 要消除“起跑线”焦虑
教育部专家为我区中小学校“问诊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