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漠之舟”驮起致富新希望

挤奶员正在棚圈挤奶。
从新疆购买的骆驼。
永红把驼群赶进棚圈。
  □文/图  本报记者  白文学  

  布仁巴雅尔  苏英宝

  随着一场降温,沙漠里的天气变得越发寒冷。看天气已晚,永红赶着一群骆驼往家的方向走去,40多峰骆驼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

  4年前,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巴音布日格嘎查牧民永红因家里没有一头牲畜,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如今,一天卖100多公斤驼奶,日收入4000余元,永红因驼奶致富出了名。

  “禁牧之后,我就把全部牲畜变现,当过运输司机,开过沙漠越野车,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就跟风做了奇石买卖,倒是赚了几百万,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奇石价格大跌,我的生意也就此打住。”回忆起这些,永红笑了笑继续说,“牧民的根在牧区,咱们牧民还是在养畜上做文章比较稳妥。”

  于是,永红用做奇石买卖挣的钱买了1000多只羊。今年年初,阿拉善右旗引进一家驼奶加工公司,并出台优惠政策:养驼户建800平方米的棚圈,补贴12万元;一公斤驼奶按40元回收,一年卖8吨以上驼奶,一公斤补贴12元。

  驼奶被称为“沙漠白金”,蛋白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多,其营养价值这几年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驼奶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永红当机立断卖了羊,买了200多峰骆驼,还投入30多万元建了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棚圈,准备用于挤驼奶。但是,本地骆驼相对性烈,不好挤奶,出奶又少,一峰骆驼一天最多出驼奶一公斤左右。细算下来,除去饲草和人工费用,自己也挣不了几个钱。

  就在永红为这事愁得睡不着觉的时候,邻居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新疆牧民在大量出售骆驼。新疆骆驼脾气温顺,挤奶不用绑腿,出奶量又多,一峰骆驼一天最少挤2公斤奶,最多的出4公斤以上。永红夫妇立刻赶往新疆阿拉泰和伊犁地区,根据骆驼的脾气和出奶量,挨家挨户考察了十几天。他们以一峰骆驼14000元的价格,细挑精选了68峰带羔骆驼,加上过路费和车费,共计花费了130多万元。骆驼拉回来后,永红把部分骆驼卖给了邻居,自己留下45峰用于挤奶。现在,一峰骆驼早晚挤奶两次,一天能挤100多公斤奶。驼奶加工公司会在当天把驼奶收走,并把当月的奶款直接打到卡里。

  驼产业不仅鼓了牧民的腰包,还拯救了一度濒危的双峰驼。作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牧民走过荒沙岁月。随着时代的发展,骆驼逐渐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加上养驼效益低,骆驼数量骤减,2003年阿拉善盟骆驼存栏仅5万多峰。

  近几年,随着驼产业的发展,骆驼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驼肉和驼奶价格水涨船高,牧民养驼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几年骆驼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和挖掘,如果说过去骆驼是‘沙漠之舟’,那么现在它已经华丽转身,变成名副其实的‘沙漠黄金’。你看,骆驼能连续挤奶16个月,下羔后的那一阶段出奶量最多。我现在雇了5个挤奶员,一峰骆驼一天吃6块钱的饲草,刨去一切费用,年收入100万没问题。”永红蛮有把握地说。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永红又从银行贷了40万元,计划再处理50峰本地怀胎骆驼,然后再买40峰新疆怀胎骆驼。这样一来,他卖驼奶一年四季都赚钱。

  微语

  强一个产业  带一方百姓

  □施佳丽

  阿拉善盟是闻名全国的“骆驼之乡”, 骆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1982年的鼎盛时期,全盟骆驼头数达到25万峰。

  阿拉善人喜爱骆驼,有着代代传承的丰富养驼经验。骆驼全身都是宝,是集产绒毛、产肉、产奶、役用、旅游等多种经济性状于一体的家畜。它既是牧民的劳作伙伴,也为牧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经济收益。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骆驼的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驼产品开发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阿拉善盟骆驼产业的发展。

  发展骆驼产业,繁荣骆驼养殖,关键是打造驼产业精深加工产业链,引导发展新型产业经营主体。目前,阿拉善盟正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进一步开发研制驼产品,树立品牌,拉长骆驼产业链条,并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牧民增收。

  如今,阿拉善骆驼产业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像永红一样的牧民从骆驼产业中分得了一杯羹。从“沙漠之舟”到“沙漠黄金”,这个沙漠里长出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必将赋予阿拉善经济十足的发展后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观察·乌海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我区20个集体和个人 荣膺全国绿色荣誉
“沙漠之舟”驮起致富新希望
锡盟牛羊肉加工率 超过65%
◎消息树
柴鸡变身脱贫“金鸡”
巴特尔和他的“改革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