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势而为 在优化环境中发展壮大

——我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综述(上)
  □本报记者  康丽娜  杨帆

  发展,总是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年轮中留下激动人心的数字印迹。几组来自权威部门的数字,为我们求证内蒙古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留下无可辩驳的论据——

  2012年,我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11.78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50%。2017年,我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增至181.6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超过万亿元,占全区GDP的63.3%。5年间,全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增加了69.82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数据的鲜明对比,展示出内蒙古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

  “我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措施,也离不开全区各地着力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自治区工商联主席安润生指出。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的政策倾斜力度,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多次组织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为非公经济稳健持续发展谋篇布局。

  而破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障碍,为民营企业撑腰壮行,是内蒙古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2013年6月,内蒙古从放宽民企准入条件、强化金融服务、实行税收优惠、完善价格收费政策、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支持非公经济70条措施。

  2016年7月,我区将原来的70条措施调整到76条。此次调整,针对民营与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区制定了信贷、担保、上市、发行债券、抵押质押等政策措施。同时,针对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投资能力减弱等问题,制定了投资促进、财政奖补等政策措施,建立了投诉和追责制度。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开出了良方。

  随着“76条”落地实施,我区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主体顺势而为,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规模不断提升,总量逐渐扩大,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前三季度,我区各类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增至188.38万户,贡献了70%以上的财政税收,吸纳了80%以上的社会就业。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得到了稳健发展。一组数字可以印证:前三季度,我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662.9亿元,同比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第二产业高出13.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2%,比第二产业高出28.9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4个百分点。

  服务业涉及领域众多,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也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我区先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进了服务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繁荣发展的摇篮。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努力让民营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

  全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推出工商登记零收费、经营场所零门槛、网上办事零距离服务,大幅降低了民营企业准入与退出的时间和制度性成本,释放出巨大改革效应。目前,全区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000户左右,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达97.5%。

  为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我区在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10月累计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728.5亿元,不仅大大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也有力促进了全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区大力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简化税务注销流程,实施“一厅通办”“一键咨询”“一次采集”“一网通办”“全区通办”等服务,升级网上税务局,实现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等多种方式缴纳税费,着力打造高效、便捷、有序、公开、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

  为了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自治区金融办推动设立鼓励企业融资的奖补资金,引导融资担保行业积极扶持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担保费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截至2017年底,全区143家融资担保公司中有65家民营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63.8亿元;474家小额贷款公司中有461家民营公司,注册资本金302.23亿元,并实现了县域全覆盖。人民银行呼和浩特支行负责人介绍,今年人民银行已四次实施定向降准,除去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部分,共释放2.1万亿元增量资金,主要支持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发展。

  让政策落实,让工作落细,让效果显现,成为全区上下支持民企的自觉行动。正是在这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全区民营企业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投身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8年发布的“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位列榜首的内蒙古伊泰集团,积极响应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主动关闭3处煤矿,去产能300万吨,并通过新建、扩建、核增等方式释放优质产能2850万吨/年。目前公司先进产能占比超过90%,已经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与煤化工为一体,房地产开发、生态修复及有机农业等非煤产业为互补的大型能源企业。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全区民营企业不断拓宽领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投资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投资全域旅游、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在呼和浩特云计算大数据创客中心,100多家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中小微配套企业入驻,入驻率达90%以上。

  当前,我区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实施,我区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绽放出更多华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天下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主要篇目介绍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出版发行
顺势而为 在优化环境中发展壮大
纪念中国航天与草原结缘60周年暨钱学森同志诞辰107周年 系列活动在阿拉善盟举行
感受科技的奇妙
北疆沃野谱新曲 粮仓牧场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