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着新的幸福出发

廷·巴特尔在草场
廷·巴特尔的青春时光
廷·巴特尔夫妇和女儿
廷·巴特尔一家三口与父母
打草间歇
劳动归来
摆弄工具
打鱼
廷·巴特尔在老房子前
  ◎本报记者  相恒义  陈春艳  王晓  巴依斯古楞  赵丹

  春雷激荡,改革潮涌。40年来,改革成果不仅体现于高速增长的GDP,更体现于不断演进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时俱进的生活理念。

  锲而不舍,团结奋斗。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富足,人均年收入由不足40元提高到近两万元。新时代的牧民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继续建设家园,守护草原。他们的致富带头人、原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将军之子”的光环逐渐隐没于“草原之子”的赤诚,感动并启迪着当地干部群众,乃至我们每一个人。

  如若真有世外桃源,廷·巴特尔的草原居所就是了。

  如若草原上有“贵族”,廷·巴特尔这样的牧民就是了。

  冬季的锡林郭勒草原,静得只剩下风声。一堆堆白雪,点缀着连天旷野,宛如一幅中国山水,轻描淡写,风流蕴藉。

  几天前,记者一行来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家。廷·巴特尔刚刚查看临产的母牛回来,衣着朴素,脚步轻快,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色。一见到记者,廷·巴特尔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不难看出,劳动之于63岁的他,很是一种享受。5900多亩草场划区轮牧,年收入轻松达到40万元。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廷·巴特尔为代表的草原儿女,凭着勤劳和智慧,正向着新的幸福出发。

  脱贫致富——有智慧的牧民

  上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1974年,开国少将廷懋之子——廷·巴特尔高中毕业后,从呼和浩特市下乡到偏远荒凉的牧区,由高干子弟变身为普通牧民。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得从头学起,先是蒙古语,然后是骑马、放牧、打草、接羔这些“本领”。廷·巴特尔贴近牧民,用心学习,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基本掌握了牧区生产生活知识技能。嘎查让他去经营管理乳品厂,一年下来,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廷·巴特尔以自己的智慧赢得了牧民的信任。

  知青返城的政策出台后,廷·巴特尔并没有像大家预料的那样第一个返城,而是成为几十名知青中唯一扎根草原的人。他决心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带领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继续奋斗着,奉献着……

  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因缺乏科学引导,导致过度放牧,草场严重沙化。廷·巴特尔痛心疾首,挨家挨户找牧民苦口婆心地商量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却无人理解和接受。

  “讲大道理没用,想好了就自己干!”廷·巴特尔说,共产党员应该率先垂范。当初妻子负责计划生育工作,他们夫妻就是嘎查第一家领独生子女证的。

  1986年,廷·巴特尔和妻子把辛辛苦苦养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然后买回网护栏,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这300亩草场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廷·巴特尔家出栏一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两头牛才卖1000元。这鲜明的对比使牧民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萨如拉图雅嘎查在全盟率先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围封轮牧”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于是,廷·巴特尔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当,1头牛只有4条腿,且牛卷着舌头吃草尖,不影响草的生长;5只羊有20只蹄子,且羊喜欢刨着草根吃,破坏草的生长。显然,养1头牛对草原的破坏程度远低于5只羊,付出的辛劳也要少得多。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引导牧民减羊增牛,做“牛”文章,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培养高产优质母牛,通过“少养精养”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目标。他带领牧民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奶食品、风干肉加工销售,牧民之家旅游,生态养鱼等,使收入来源从单一的牲畜出栏拓展到多个领域。

  嘎查多数牧民没有棚圈和畜圈,廷·巴特尔组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由嘎查集体经营收入中拿出55万元,为牧民建暖棚17处、敞棚8处、蓄水池25处,打机井25眼,使嘎查80%的牧户有了标准化棚圈,100%的牧户有了畜圈。

  牧民陶都格日勒说:“我们能有今天,多亏了廷书记!”萨如拉图亚嘎查修了路、通了电、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实现了“住瓦房、开小汽车”的目标,201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兼济天下——有情怀的党员

  2003年,廷·巴特尔创办了阿巴嘎旗萨如拉牛业有限公司。第二年,由于多种原因,30名股东纷纷退股,他一个人咬牙坚持下来。

  15年来,公司给嘎查所有牧民全都上了医保,嘎查的孩子考入大学,公司给考入大学的孩子每人赞助5000元;牧民买西门塔尔牛,每头牛公司给2000元的补贴;17户牧民自己搭棚、盖圈、打井,公司也给50%的补贴。“这就是个‘扶贫公司’。”廷·巴特尔笑着说。

  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今年初,廷·巴特尔解散了公司,将公司的235头牛和16万元钱全部分给了贫困牧民,兑现了当初“公司赔了算我的,赚了分给大伙儿”的承诺。早在2015年,他卸任嘎查党支部书记之时,就曾将公司332万元的房产和财产给了嘎查,使新“两委”班子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廷·巴特尔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2001年,阿巴嘎旗遭受罕见的雪灾,廷·巴特尔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雪路”,走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牧民。嘎查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达80多公里。廷·巴特尔每年不只一次挨家挨户地问寒问暖,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户牧民家里。

  在全国巡回演讲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资助了40多万元,他并未据为己有,而是买了25头西门塔尔公牛犊分给牧户,引导他们对本地牛进行改良;又给牧民新村的20户牧民每户买了5头奶牛,调整养殖结构。如今,嘎查50%以上的草场实施了标准化划区轮牧,牲畜改良比例达到97.9%,草场恢复了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几天,西乌珠穆沁旗十多个牧民齐来向廷·巴特尔取经,锡林郭勒盟农牧民培训中心就设在他家。作为一名“讲师”,他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畜牧业生产生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累计培训区内外乃至蒙古国、俄罗斯等地人员两万余人次。每年平均有一万多外地牧民慕名而来,最多一年接待了3万人。“这才是真正的百姓大讲堂!”阿巴嘎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海鹏赞叹道。

  廷·巴特尔头脑灵活,勤奋好学,一年四季手脚不闲。设计装修房屋,安装自来水、暖气,做家具、蒙古袍,他都会;就连治个小病小灾的,他也会。这些年,到底帮牧民做了多少事,他自己也说不清。

  “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廷·巴特尔始终不忘初心。在高规格会议上,他不忘替牧民争取说话的机会;面对外国记者的刁钻提问,他勇于维护民族企业的声誉。无私者无畏,他说自己虽然是个牛倌,是牛倌就要为牧民说话。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拟表彰的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名单,廷·巴特尔的名字赫然在列,与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马云、孔繁森、吴仁宝、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起,注定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所铭记。

  诗意栖居——有眼光的“贵族”

  蓝天,白云,草地,牛羊,冰封的河流蜿蜒向远方,廷·巴特尔夫妇在此诗意地栖居。

  1996年,草场承包到户,廷·巴特尔家分的草场是别人挑剩下的,牧草稀疏,白沙泛滥。“分的牲畜也是最瘦最弱的,趴下都起不来,第二年就死了一半,我急得直哭。”20多年前的情景,妻子额尔敦其木格至今历历在目。

  面对严峻的现实条件,廷·巴特尔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亲手绘制治沙地图。同时,托城里的父母送来优质草籽、树种,分给牧民,广泛种植沙柳、扬柴、榆树等。他还带领牧民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发建设高产饲料基地,建成了全盟第一个沙地保护区,有效改善了草场生态环境。

  几年前,廷·巴特尔探索了出了“打草不拉草”的牲畜过冬方式。“省时,省油,牲畜吃不了的就留在草场化成肥料。”草场广阔,饲草充足,母牛长得膘肥体壮,不得病,连保险钱也省下了,生双胞胎司空见惯。重要的是,草场生态也得到了修复。

  生态环境改善了,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松懈。过去,牧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许多人靠喝酒消磨时光。廷·巴特尔便将闲置了很久的队部改建成文化站,组织牧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他还买回许多有关科学养畜、种草种树、脱贫致富的录像带、录音带、书籍,组织牧民学习,让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渐渐融入牧民的血液里。

  对于脚下的这片草原,廷·巴特尔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说,牧民应该把草场搞成休闲牧场,如果养的牲畜太多,草场压力大,买草买料支出也大,劳动强度也大,收入却不见得有多高。经过多年实践摸索,他找到了付出与回报的最佳平衡点,将牛的数量严格控制在50头。“这样,支出最少,收入最多,生态环境最好,劳动强度最低。”廷·巴特尔怡然自得地说道,“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人不应该成为牲畜的奴隶。”

  在廷·巴特尔家的草场,生长着270多种植物,鹿、獾子、狐狸、翠鸟、天鹅、大雁等100余种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品类繁多的野花野草,很多都叫不上名字,廷·巴特尔就自己命名,诸如:草原黄牡丹、冰凌草等。他家的展厅里,悬挂着百余幅精美的摄影作品,皆取材于草场:油光碧绿的鸟蛋、悠闲踱步的白枕鹤、探头探脑的狍子、闯进院里不走的貉子等等,真是妙趣横生,令八方来客流连忘返。

  廷·巴特尔勤勉地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同时也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廷懋将军晚年提起这个“自讨苦吃”的儿子时,自豪地说:“我那个儿子比我强!”廷·巴特尔感恩父母的支持和理解,也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说到了廷·巴特尔的心坎上,坚定了他继续走生态畜牧新路子的信心。“国家的政策好,只要肯干,想穷都难!”廷·巴特尔的话掷地有声。

  记者 手记

  暑往寒来,塞北的草,枯了又绿,绿了又黄。

  廷·巴特尔多次放弃返城的机会,扎根草原44年。他把艰苦简单的牧民生活过成了富足充实的“贵族生活”,书写了将门虎子的别样传奇。

  有人不止一次地问他:“您本来可以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可为什么要留在条件恶劣的牧区?”他总是笑着回答:“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让草原变得更绿是我最大的心愿!”

  看草木葱茏、鲜花遍野、各种小动物不时造访;吃无污染的牛肉和蔬菜,喝甘甜的水和牛奶,呼吸清新的空气……廷·巴特尔夙愿得偿,这样的生活,叫人如何不沉醉其中!难怪他不喜欢城市生活,“每次在大城市开会,开完会一刻也不想停留。我哥哥、姐姐家就在呼和浩特和包头,我都没去过。”是啊,家园美若仙境,怎舍得离开!

  关于钱,廷巴特尔有自己的看法:“没钱绝对不行,为了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更不行。养50头牛,草畜平衡,钱也够花了。”若没有这份通透豁达,他们夫妇又如何能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呢! 

  父亲临终前,曾拉着廷·巴特尔的手说:“你老了可咋办?”他让父亲尽管放心,“当初,你送我来时,公社书记家的毡房都是黑的,除了一个小收音机,家徒四壁。那种条件下我能活,以后还愁养老!”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时代进步之快超乎想象,现在的牧区非常宜居。未来,牧民将利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方法,更集约高效地利用资源,日子会更美,发展会更好。

  (本版图片均由廷·巴特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读友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天下
向着新的幸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