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大草原的祥和与安宁

官兵把极寒天气当作练兵的天然“磨刀石”,组织官兵进行耐寒训练。
旅游区巡逻马队在景点巡逻执勤。
草原110报警点发挥安保威力。
派出所民警把办理好的身份证送到田间地头。
在新年来临之际,官兵送福到贫困户。
  □魏军朋 李玉琢

  呼伦贝尔边境地区点多线长面广,消息闭塞、沟通不畅等客观因素曾是制约公安边防工作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全面创新警务模式,补齐短板,增加科技投入,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历史性、倾向性、瓶颈性、根本性问题,以基层基础建设推进边防维稳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新时代稳边固防的战斗堡垒。

  “草原110”扎牢北疆安全“篱笆”

  隆冬时节,我们来到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在护边员巴雅尔的陪同下,走进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倾听发生在草原上的故事。

  60岁的巴雅尔是巴彦哈达苏木白音哈达嘎查的治安联防队队长,在这里戍边已经几十年。

  “全嘎查400多人选我当治安联防队队长,我觉得挺荣幸。派出所让我培养下一代护边员,但是我身体还硬朗,还没干够呢。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牧民,能够为守护家园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高兴,也很光荣。”巴雅尔乐呵呵地说。

  调解纠纷,是巴雅尔生活中经常面对的事情。他指着草原110蒙古包里的卫星电话、望远镜、超短波电台向我们介绍,旅游旺季,最多时他一天处理十几起纠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五大员”,即治安员、护边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

  “派出所忙不过来,草原110群防群治组织就成为群众联系派出所的纽带。”巴彦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民警栗世宇说。

  以前,白音哈达嘎查治安环境较差。2007年,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在此设立了首个草原110警务室。随着辖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因游客遗忘物品、酒后滋事、随意进入牧户草场、扎设帐篷、野外点篝火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1年,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积极发动辖区群众,建立了12处草原110报警点。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以草原110群防群治组织为依托,编织了边界封控网、治安巡控网、边境管控网、警务协作网、信息预警网、指挥调度网“六张网”,已形成了草原110边境防控体系。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理念,支队研发了便民服务模块,链接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平台和电商运营平台,群众可实时查询了解交通、气候等信息,咨询预约民政、医保等事项,也可以办理邮购等手续。

  仅在2018年,这个支队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纠纷261起,边防辖区99%的矛盾纠纷稳控化解在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现在,小偷不是来了偷不着,就是偷了跑不了。”白音哈达嘎查牧民宝音图说。

  “北京有‘朝阳群众’,我们边疆有‘牧民群众’(手机APP),这是联系群众的新纽带”。满洲里市北屯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胡德宇指着“牧民群众”手机APP说。

  呼伦贝尔地区草原地域辽阔,地广人稀,每户牧民之间相距少则十几公里,远的达到上百公里。近年来,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4G信号基本覆盖了多数的牧场。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研发出了“牧民群众”和“草原110”手机APP。“牧民群众”和“草原110”通过在群众的智能手机中免费安装APP版软件,群众在遇有警情、寻求帮助或反映问题时,点击手机界面相应按钮,警情或求助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到后端操作平台,实现快速报警,并可同步发送现场音视频信息,后台通过手机GPS定位,实时显示报警人所处位置。

  “牧民群众”“草原110”在近邻之间实现组户联防联动,在把警情报送至边防派出所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向该群众周边距离较近的牧户发出求助信息,建立多方会话和视频互通,既实现快速报警,又达到组户联防。根据警情实际,增援群众也可继续向周边群众发起求助,直至实现百户、千户联防联动,达到“一呼百应”。

  “牧民群众”和“草原110” APP,把公安边防、辖区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危急时刻,在边防派出所官兵因为路远不能及时赶到的时候,附近的牧民就会第一时间出手相助。

  草原110的背后,是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行精细化管理织就的北疆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控网,它维护着1700公里边境线的安全稳定。

  科技强警助推管控效能大提升

  10月3日,正值国庆黄金周,满洲里市某商场一家服装店内,男子赵某偷走一件价值5000余元的高档大衣。他本以为无人知晓,正欲逃离现场时,却被满洲里市北屯边防派出所民警抓获。

  原来,赵某的异常行动早已被安装在商场门口警务室的视频监控发现,值班民警迅速出动,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

  这只是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科技强警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这个支队先后在边防辖区73个重点部位、96家企事业单位、18个危爆物品库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大力推广“脚板+网络”的群众工作新方法,做到“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支队自建了160M超短波民用网、350M数字超短波警用网和10个卫星电话报警点,解决了边民群众报警求助难、勤务调度难的问题。

  “向科技要战斗力”,在改革强警的征途上,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在2个大队级草原110指挥中心,在4个边防大队23个重点边防派出所建设了巡控室,购置信息化装备12种870套(件),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探头527个,建成草原110报警点344个、固定警务室32个、流动警务室16个。这使“草原110”从最初单一的警务模式逐渐发展为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边境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兼容性、系统性综合体系,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公安部和边防管理局开展的“扫黑除恶”“固边5号”等专项行动中,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依托常住、重点人口指纹、流动人口数据采集工作,成功抓获各类在逃人员18名,查获蒙古国籍非法就业人员69名,有效提升了管边控边效能。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2014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借助于科技强警的翅膀,共打掉偷渡团伙19个,收缴毒品2051克,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警力,重拳出击,强化边境防控能力,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5年来,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边管区共破获刑事案件871起,查处治安案件6217起;辖区历年刑事和治安案件立案数均占全区边境管理区案件数的60%以上,抓获网上在逃违法嫌疑人237名;收缴各类枪支121支,子弹7929发。

  警务前移助力服务游客更便捷

  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美、景色怡人,每年夏季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确保游客享受到安全普惠的游玩环境,是这个支队的重要职责。

  8月14日,外地中年女游客李某在陈巴尔虎旗草原旅游时,由于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突然晕倒在地,气息微弱。白音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骑警队民警发现后,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工具和药品进行抢救。待游客病情缓解后,民警将其送到医院,并为其垫付了医药费,游客因为救助及时病情很快好转,她出院后,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白音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表达了感激之情。

  针对旅游季节辖区外来游客数量多的实际,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安排一线边防派出所因地制宜,在辖区景区设立了“求助服务站”“草原110骑警队”,近距离提供指路、寻人寻物、报警求助等服务,把“旅游警务服务”送到了“最后一公里”,为外来游客排忧解难。

  9月8日,一外地游客在呼伦贝尔市“蒙古部落”旅游点附近游玩时,不慎将随身携带的背包遗失。由于饮酒,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落在了什么地方。接到报警后,呼和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查找工作。由于景点内没有监控设施,且当日游客流量达到2000多人次,密度极大,这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民警一方面与骑警队联系,在重点地段、路口进行排查;另一方面根据失主讲述的行动轨迹仔细寻找,1小时后,终于在一家宾馆将失主丢失的背包找到。经失主确认,包内价值5000余元的物品、现金没有丢失。面对失而复得的背包,失主动情地说:“呼伦贝尔不仅风景优美,这里边防辖区的民警服务游客更是贴心!”

  “六大工程”助阵警民一家守边防

  10月25日以来,受冷空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北部边境地区遭遇降温降雪天气,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风雪中,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莫尔道嘎公安边防派出所官兵及时对交通要道和人流量较大的办证服务大厅、民政服务中心、学校等地的积雪进行清理,尽可能减少降雪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官兵们积极帮助辖区孤寡老人、低劳动力人群清理院内积雪,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只是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多年来践行为民宗旨的事例之一。年初以来,这个支队根据实有人口数量和治安复杂状况,以警官兼任村官为抓手,全面深化维稳、民心、固本、强基、联动、民族团结“六大工程”,全力帮助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为密切警民关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边防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8月1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阿秘拉放假后回到老家,带着礼物专程来到新巴尔虎右旗呼伦公安边防派出所看望她的亲人——警察叔叔,为派出所官兵祝贺“八一”。原来,是呼伦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多年来帮助阿秘拉圆了她的大学梦。

  像这样的故事只是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12年来关爱困难儿童的事例之一,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这个支队一名主官进入市公安局党委班子,2名大队主官进入驻地政法委班子,4名大队主官进入驻地公安局班子,3名大队主官兼任驻地公安局副局长,33名派出所领导进入驻地苏木镇党委班子。支队共创建一个爱民固边模范旗,6个爱民固边模范苏木乡镇,79个爱民固边模范嘎查村。各创建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3个嘎查村受到自治区综治委命名表彰,5个苏木镇26个嘎查村受到呼伦贝尔市综治委命名表彰,7个苏木镇66个嘎查村受到旗市党委政府或综治委命名表彰,其中白音哈达嘎查被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民固边模范嘎查”。

  去年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达林台是白音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所长,走访牧民成为他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他在做好派出所日常工作的同时,整日忙碌着为嘎查的“奶牛协会”找销路、想办法,先后为嘎查引进了3家大型牛奶收购企业,建立了收购平台,增加了奶户的收入。如今,他针对草原旅游热现状,把10多名无业年轻人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建立了“牧家游”蒙古包。他还牵线搭桥,促成呼伦贝尔市3家旅行社与其签署协议,对骑马场、“牧家游”进行了品牌包装与推介宣传,使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迅速成为当地特色景点,一举解决37名青年就业难题,嘎查人均年收入已从过去的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7000元以上。

  春华秋实。2014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共有97个单位和105名个人分别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2人荣立一等功,7人荣立二等功,216人荣立三等功,支队维护稳定的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随着公安边防部队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个支队将继续发扬执法为民、爱民固边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李新军  魏军朋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11版:出彩
   第12版:读友
为了大草原的祥和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