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惯性思维的窠臼

  □许海兵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距离花盆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上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的蠕动起来,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结果那些毛毛虫还是不停地围着花盆在转圈,一连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为精疲力尽而死。

  毛毛虫的悲剧在于盲从,只要有一只毛毛虫敢于打破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毛毛虫这般的惯性思维,其实并不少见。有的人习惯于模仿借鉴,看见别人做出了好成绩,就照猫画虎、照单全收,然而不加甄别的模仿实际上弊多利少。之所以会乐此不疲,症结就在于思想上的懒惰:既然已有前人的成功经验,何必自找麻烦去费心费力搞创新突破?

  其实,按照经验和习惯办事,只要事物不发生重大变化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仍然按照旧有模式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就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的窠臼,将原本“熟悉”的优势变成“守旧”的劣势。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固有的思维、政策或模式,无论过去多么盛行适宜,倘若不能与时俱进,终会有“明日黄花蝶也愁”的一天。善于打破传统僵化的思维模式,改掉心存侥幸、投机取巧的不良工作习惯,才会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形势瞬息万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能不能合理谋划、科学决策,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项重大考验。我们既要从整体布局上进行综合研判,又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既要全面观察事物的现象,又要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既要分析事物内部的关系,又要分析事物外在的联系,这样才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一定要审时度势、内外兼顾,不能因一时一事而受影响,要善于从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引领方向,真正使我们的决策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出彩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出彩
用法治力量守护美好生活
失弓的境界
辣语
无处可藏
在线教育: 监管不能离线
打破惯性思维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