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过路经济”变“落地经济”

海拉尔机场新候机楼。
中俄蒙展洽会上,外国游客品尝美食。
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歌舞团赴俄罗斯参加表演。
满洲里海关关员对出境的首班满俄欧班列办理快速验放手续。
  □毛璐璐

  开放,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活水源流;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多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有多快。

  外接俄蒙、内联东北的天然区位优势,打开的不仅是呼伦贝尔对外开放的大门,让这颗北疆明珠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熠熠生辉,更实实在在推动了当地开放型经济深层次的发展。

  数据是经济向好最有力的佐证。“十二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37.8亿美元,年均增长5.1%。2017年完成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1.9%,连续4年领跑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018年1月至11月,呼伦贝尔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73.43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区第二位,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2.7%。口岸货运量“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14896.9万吨,年均增长3.4%。2017年完成3201.7万吨,同比增长1.5%。2018年1月至11月,口岸货运量完成2945万吨,同比增长1.7%。境外投资2017年累计完成1440.2万美元。跨境班列经过满洲里口岸的54条,连接国内33座城市,直达欧洲12个国家。截至2018年11月,全市累计备案外贸企业共有2529家。

  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外开放正给呼伦贝尔带来发展的机遇、思想的解放、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繁荣。 

  机遇挑战并存让呼伦贝尔肩负重任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调整结构打基础,通过释放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呼伦贝尔市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他指出:“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要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自治区唯一毗邻俄罗斯的盟市,呼伦贝尔拥有8个国家级口岸,占全区正式开放边境口岸总数的50%,无疑是全区乃至全国向北开放的主阵地。

  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开放东风吹拂神州大地之时,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加快形成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更为呼伦贝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今后深化对外开放的行动方略。

  “呼伦贝尔毗邻俄蒙两国,背靠东北三省,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向北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可直通欧洲,向西取陆路可抵蒙古国东部三省及深远腹地,向东沿滨洲线可接东北沿海港口及日韩等国,向南由中欧班列触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省份,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北开放的有力支点……扩大开放就是为调整产业结构打基础,通过释放开放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在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这样定位。

  除了地缘优势,政策支持也给呼伦贝尔发展开放型经济注入一只“强心剂”。

  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满洲里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2013年,国务院批复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呼伦贝尔是自治区唯一进入规划范围的地级市;

  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委正式批复《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让呼伦贝尔积极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东北振兴”发展大格局当中,扩大了合作的“朋友圈”,构建了全域开放新格局。

  “引进来”蓬勃发展 “走出去”步伐加快

  “五大关系”构筑开放新格局,变“酒肉穿肠过”的过路经济为“金银腹中生”的落地经济

  ——“点线面”的关系。要用好满洲里这个“点”,串联好开放口岸这条“线”,铺开全市这个“面”。

  12月6日,一声长鸣,一列满载42车集装箱的列车缓缓驶出满洲里站,带着热水器等日用品开往俄罗斯沃尔西诺,这是经由满洲里口岸站的第3000列中欧班列。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13年9月,随着第一列“苏满欧”中欧班列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后,以每日约2——3列的到发量使得进出口班列数量快速增长。从2013年至2018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主要集货地包括苏州、天津、武汉等60多个城市,涵盖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多个地区,国外到达莫斯科、华沙、马拉舍维奇、昆采沃、叶卡捷琳堡和沃尔西诺等12个国家的多个城市。

  今年3月,满洲里被国家批准设立为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今年前10个月,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入区总人数94万人,旅贸累积收入3.12亿元。

  满洲里口岸是我国沿边口岸中唯一公、铁、空三位一体的国际口岸,也是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边境最大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70%的陆路运输任务。

  满洲里国际铁路口岸现年综合换运能力达到4000万吨,位居全国之首。

  如今,满洲里在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支点作用日益彰显。

  以满为点,结合沿线,铺开全面。2017年,中蒙额布都格互市贸易区正式批复并开工建设;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额布都格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公路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中蒙阿日哈沙特互市贸易区正式批复并开工建设。这些进一步推进了中蒙两国边境口岸“无缝对接”,促进两国边境地区经贸的发展。

  ——“远与近”的关系。在战略上,要有长远大打算、宏大目标;战术上,要有近期行动、务实举措。

  “今后5年,呼伦贝尔要实现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左右,口岸货运量年均增长2%左右,境外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形成边境口岸地区产业有龙头、发展有支撑、对外合作有载体、边民收入有保障、守边固边有动力的新格局。”在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呼伦贝尔市长姜宏就长远打算,近期举措做了诠释,“下一步,对外开放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盯住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打通三大通道,实现四个突破,抓好七项工作。盯住一个目标,即全力推进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抓住两个重点,即党管外事和发挥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打通三大通道,即铁路、公路和航空通道。实现四大突破,即在边民互市贸易政策、8座以下小汽车延伸、指定口岸申报、建立食用菌出口基地等方面有新突破。抓好七项工作,即全力打造呼伦贝尔口岸集群,加强与毗邻地区政府的友好交往与政治互信,强化与联检联运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完善对外开放利好政策研究体系,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创造便利条件,以展洽会为平台,将其打造成‘海赤乔’次区域经贸合作的黄金品牌。”

  ——“进与出”的关系。进就是要积极“引进来”,做实进口落地;出就是要鼓励“走出去”,做强出口加工。

  日前,满洲里首条平行进口汽车海铁联运线路成功开通。贸易企业以平行进口方式,从中东地区进口了首批20台2019款日产途乐越野车,总价值约1200万元。这条海铁联运路线始发站为迪拜,在大连港转为铁路运输,最终到达满洲里。“今后,呼伦贝尔地区的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的日系车型和一些中东的优质车型。”满洲里鹿盛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明这样介绍,“目前,中东地区是国内平行进口车最大的海外市场,但中东地区主要与我国海运口岸合作。此次通过海陆联运的方式,打破了内陆口岸在进口中东地区车型上存在的壁垒,弥补了呼伦贝尔在进口车源上的缺失。”

  与此同时,“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2018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多家企业参加了外贝加尔投资论坛、第十五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济论坛、中美省州合作工作组交流活动、2018年中国内蒙古·蒙古国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第五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等。在首次参加俄罗斯远东地区举办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国际商务活动中,有7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涉及教育、旅游、食品包装、水果出口等领域,签订3个框架性协议,促成两个项目达成实质性合作,涉及金额约230万元。在2018年中国内蒙古·蒙古国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上,新右旗萤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蒙古国米塔洛维奇有限公司签订矿山合作开发协议,达成意向投资金额约6000万美元。

  ——“软与硬”的关系。软件上要全面加强与俄蒙毗邻地区的对接交流,完善政府间定期会晤机制;硬件上要把着力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提升公路口岸客货运输能力等。

  千年前,产自江南地区的丝绸和茶叶从长安出发跋涉万里,历时一年才能到达欧洲市场。如今,苏州的电子产品搭上“苏满欧”铁路班列只要12天就能运到。与海运相比,“苏满欧”铁路班里程减少一半,时间节省两周,途经的国家少、手续简便。

  今年5月,满洲里被国家确定为《国际公路运输公约》首批试点口岸之一,货车挂“TIR”(国际公路运输)标识,自起运国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过程中所有过境国海关均不对货物进行检查。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最快8秒即可通关。

  为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呼伦贝尔还将外商投资设立变更事项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目前,与俄蒙毗邻地区缔结17对友好城市,友城数量占自治区友城数量的39.5%,政府间定期会晤成效初步显现。

  在硬件建设上,近年来积极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阿日哈沙特口岸进出境旅检大厅、室韦口岸进出境旅客联检大厅、黑山头口岸界碑广场、国门、额布都格口岸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投入使用,提升了口岸功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满洲里口岸为龙头,中俄黑山头、室韦口岸,中蒙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口岸为两翼,海拉尔航空口岸为中心,布局合理的沿边开放带和发展口岸经济的新框架。

  ——“内与外”的关系。要加大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对接国内发达地区,全面加强市域内开放。

  有专家曾指出,东北振兴要从对外开放中寻求到振兴发展的新机遇。对此,呼伦贝尔把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适合呼伦贝尔的新动能上,积极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政策,与蒙东兄弟盟市携手振兴、差异发展,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各种生产要素向呼伦贝尔流动。

  今年8月,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市长姜宏亲自带队到北京举行“绿色发展合作共赢”招商引资推介会。会上共签约14个项目,签约投资金额共计90.34亿元,项目涵盖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农牧业产业化、新能源和大数据产业化等多个领域。

  持续扩大开放领域 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呼伦贝尔全域开放新格局。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才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持续涌动。持续扩大开放领域,才能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国内游客选择出境游。尤其在夏季,选择‘一路向北’的游客明显增多,‘清凉一夏’的俄罗斯出境游逐渐成为避暑热地。”这边,满洲里口岸国际旅行社负责人金萍针对火热的俄罗斯跨境游市场忙得不可开交;那边,中俄两座边境小城额尔古纳市与后贝加尔边疆区首次“搭伙”向外界推介自己,双方还就万里茶道跨境旅游路线设定、两国旅游文化交流、两地青少年互访、双方简化通关手续及加强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凭借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优势,2017年呼伦贝尔正式成为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城市。在该国际旅游项目品牌下,当地从“旅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产业”等方面,对中俄蒙跨境旅游进行全方位“一体化”打造。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作为呼伦贝尔唯一经自治区商务厅备案批准的省级商业展会——中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2005年至2017年,走过14个春秋的展洽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强。“中俄蒙”是其内涵,而其外延则在不断扩大,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坦桑尼亚、伊朗、尼泊尔、加纳、泰国、土耳其、斯里兰卡、韩国的商人也涌到这里寻觅商机。

  航空口岸也“飞”出新高度。年初,呼伦贝尔首次开通海拉尔——青岛——昆明航线,与美丽春城昆明架起空中桥梁。新航线的开通将搭建联通蒙、鲁、滇三地高效便捷的空中走廊,为三地的经济发展、商旅交流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呼伦贝尔机场运营航线17条,其中新开航线两条,国际航线两条,通航城市18座,集中通航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重要枢纽城市或重要旅游客源地航线。2018年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230万人次左右,运输起降1.85万架次。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走出去才会感受海阔天空。持续扩大开放领域,更加注重文化、社会层面的相遇相知,以更大视野广交朋友,从而实现开放型经济层面的互利共赢,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支撑呼伦贝尔经济较快增长的加速器,相信他前进的脚步行稳致远铿锵有力。

  (本版图片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观察·鄂尔多斯
由“过路经济”变“落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