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海关 新形象 新作为

呼和浩特海关优服务强监管把国门 助力开放的内蒙古更开放

呼和浩特海关机关举行升国旗仪式。
呼和浩特海关关长詹少彤(左一)在额济纳海关检测中心调研。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预验收工作会议。
二连海关食品实验室进行进口熟制牛羊肉亚硝酸盐检测。
呼和浩特海关关员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
  内蒙古自治区是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重要节点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枢纽,今年以来,特别是新一届呼和浩特海关党组正式成立后,呼和浩特海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内蒙古工作指示精神,按照总署党组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提升政治站位、勇于改革创新、服务开放大局,充分发挥新海关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管更加高效优势,深入谋划在更高的层次助力自治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助推自治区对外开放。今年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9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进口597.1亿元,增长6.5%,出口341.6亿元,增长13.4%,外贸进出口喜人,总值已接近去年全年外贸值。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633亿元,增长13.6%,占同期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下同)的67.4%,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

  深入谋划,支持自治区打造口岸与内陆双向互济、协同开放的大格局

  ——支持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内陆政策高地。协调指导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2018年9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2018年12月6日,在呼和浩特海关的大力协调推动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预验收,自此内蒙古自治区结束中西部盟市没有综合保税区的历史,进一步形成东部满洲里综保区,西部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一带一路”自治区沿线地区的布局更趋完善。此外,呼和浩特海关指导巴彦淖尔、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和封关运营,为乌兰察布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设立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满都拉、策克口岸肉类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按期通过验收。支持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规范创新发展。积极支持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探索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

  ——支持提升口岸开放水平,形成立体开放格局。支持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包头二里半机场常年开放,锡林浩特机场临时开放。支持呼和浩特航空口岸、鄂尔多斯航空口岸申报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口指定口岸,支持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申报粮食、肉类进口指定口岸,支持有条件的口岸进口和屠宰活畜。推动饲草扩大进口,服务自治区马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落地经济”发展,推动过境经济向边境经济转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解决“酒肉穿肠过”的指示,与自治区党委政研室联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进口资源落地加工”课题调研,提出四点政策建议呈报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农业对外合作发展壮大和进口农产品“扩品类”,引导自治区企业赴俄蒙等国开展农业种植以及农产品回运落地口岸加工,在油菜籽、小麦等16种俄蒙农畜产品检疫准入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动俄罗斯葵花籽、亚麻籽、荞麦、燕麦等4种粮食实现准入和常态化进口。前11个月,呼关区进口粮食23.52万吨,货值8546.9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88%,76.83%。帮扶二连口岸新建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粮油能力达55万吨。指导二连浩特等口岸建成多个进口粮食加工园区,80%以上进口粮食实现落地加工,成为口岸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持沿边口岸大力推进煤炭、铜矿、铁矿石等进口矿产资源落地加工或离岸就近加工,实现口岸经济与所在地盟市加工工业、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实现口岸由物流增值向内陆生产加工增值转型。

  打出提效降费组合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呼和浩特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关总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问题为导向,打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提效降费的“组合拳”,促进进出口贸易安全与便利,推动通关环节提效降费,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通关新模式。在辖区公路口岸全面推广“提前申报、卡口验放”通关模式,企业可以在货物进境前申报运输工具和舱单电子数据,完成报关单(集报清单)的申报,在口岸通道即可完成放行。针对关区进口商品以大宗矿产资源性商品为主的特点,启动实施了“先验放后检测”改革,进口铁矿放行平均通关时长已由7天缩短至1天,大幅提高通关效能。在关区范围内实施查验后货物“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凡是海关处置部门认定“查验处理结果”为“改单放行”或“补税放行”的情况均可享受此项改革便利,大大节省了以往企业改单、补税所需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在二连口岸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出口,单票果蔬等农产品出口从申报到电子放行压缩至10分钟以内。进一步简化进出口环节单证。8月1日,全国通关一体化关检业务全面融合整合申报项目正式实施,海关原报关单、原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单合并成一张新报关单,申报项目精简整合,实现“一张大表”进行货物申报;11月1日起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全部实现联网,企业不用提交,由海关在通关环节比对核查。

  ——大力提升通关能力。大力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投入过亿元用于辖区公路口岸智能卡口建设。截至目前,辖区公路口岸智能卡口全部上线运行,通关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企业申报进口货物时间由平均10分钟(报关单)缩短为平均1分钟(集报清单)。1-11月,呼和浩特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86.09小时,较2017年全年(下同)缩短42.1%;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99小时,缩短56.7%。其中11月份,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0.27小时,较去年全年(下同)缩短72.9%;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25小时,缩短45.2%,超额完成年内压缩整体通关1/3目标任务。

  ——切实为企业减负。大力开展企业信用培育。为重点企业配备“关务联络员”,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认证企业,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促进民营企业规范管理。目前关区认证企业已达到26家,其中高级认证企业8家,企业充分享受到了高资信企业的进出口通关便利。启动了关税保证保险改革,企业充分享受“先放行后缴税”改革便利,有效降低资金占用,压缩通关成本。有效落实特定减免税优惠政策,对重点减免税项目提前介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帮助项目申请单位用好、用足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前11个月,呼和浩特海关共计办理减免税审核2541份,共计审核货值2.60亿美元,减免关税9028.10万元人民币,减免增值税1.32亿元人民币。持续推进“放管服”,推行全业务领域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互联网+海关”项目“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深入推进单证电子化,进出口企业、进出口货物、进出口单证全部实现电子化作业。不断提高原产地证签证效率,推行关区统签、“5+2”、24小时预约签证、扩大无纸化签证范围等便利措施。

  创新对蒙俄合作,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化水平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海关总署精心指导下,呼和浩特海关创新对蒙俄海关合作机制,加快推动与俄蒙海关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合作。

  ——提升合作水平,加强与俄蒙海关互联互通。在中蒙边境地海关联络官框架下推动建立双方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建立与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海关局关际合作机制。依托中蒙边境地海关联络官会晤、隶属毗邻海关季度业务会晤工作平台,建立高效的国际执法合作、贸易统计数据交换工作制度。

  ——推动(AEO)互认合作,便利自治区企业通关。协助海关总署加快与俄罗斯、蒙古国等沿线国家海关开展AEO互认合作,落实AEO企业在互认国家享受通关便利优惠措施,探索给予AEO企业更为便捷的通关措施。

  ——对标国际先进理念,推动公路口岸通关不断提速。做好《1975年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试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向辖区口岸推广。研究在乌力吉口岸推广旅客在同一地点办理出入境手续的“一地两检”模式。深入落实中蒙海关联合监管,中蒙海关《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传输试点于12月1日在二连公路口岸启动;协助总署做好安全智能锁使用方案的拟定和试点工作,为查验结果互认工作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监管服务,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中欧班列出入国境有三条通道,内蒙古占两条。经二连口岸的“中通道”途经国家最少,是最便捷的通道。为支持服务中欧班列发展,呼和浩特海关推出铁路“载货清单提前翻译”,直接减少境内单证作业时间40分钟。倾斜政策和管理资源,2018年6月起,统筹人力增加夜间现场值守人员,24小时办理中欧班列进境申报手续、出境出口交接手续。推出“前置查验”“电子放行”“互为一二线”等多项创新举措,并在全国率先与铁路部门签订了促进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的合作协议,提高班列便利化水平。截至11月底,二连口岸累计运行26条线路,进出境中欧班列共943列,搭载40343个集装箱、货物总重60.52万吨、货值26.2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0.89%、81.90%、122.17%、19.04%。积极支持乌兰察布建好中欧班列物流基地,支持包头、临河、乌海等始发中亚中欧班列做大做强,目前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中欧班列已形成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严把国门,维护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呼和浩特海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的谆谆嘱托,坚决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把好祖国北大门、守好首都护城河。

  ——筑牢国境疫病防控屏障,保护自治区生态安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病疫情信息交流和传染病联合监测防控。强化与蒙古国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跨境传染病监测控制、卫生检疫等方面合作,联合开展中蒙边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共同提升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源头治理能力,推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构建国际疫情疫病联合防控防线。2018年前11个月,截获进境有害生物88种10494次,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47次。

  ——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维护国门安全。密切对蒙国际合作,实现中蒙海关缉私部门高层互访,签订2个合作协议,互相协查14次,调取报关单证3000余票。全力推进“国门利剑2018”联合专项行动,大案要案查发突出。侦办7起冻品走私大案,行政案件123起,查获疫区动物产品37.06吨,有效震慑两国口岸有组织的走私活动。毒品案件多点开花,共侦破12起毒品走私案件,首次查获快件渠道走私入境新型毒品案、4.08走私大麻案,查获冰毒64.47克、大麻5.97千克、新型毒品“蓝精灵”300粒、安钠咖等13.25千克。破获2起走私武器弹药案,查获各类枪支3支、各类子弹4977发。破获“3.22”系列走私普通货物案,填补关区互贸区走私案件和涉税刑事案件空白。破获2起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案,查获珍贵动物暹罗鳄等活体21只(条)、熊牙152颗。

  创新服务,助力自治区优势产业搭乘“一带一路”东风

  ——全力支持“引进来”,支持乳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服务自治区畜牧业优良品种引进工程,指导引进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优良种畜种禽和遗传物质,为促进自治区畜牧业产业和品种结构调整、养殖业转型升级和向品牌化、高端化升级发挥出积极作用。自治区进口马匹和马肉贸易规模持续位居全国首位,优良品种奶牛进口规模稳步扩大,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形成优质可观的奶源基地。引进和对接国际标准,充分发挥呼关国家乳及乳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引导乳制品行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内蒙古乳制品产品的国际地位,带动自治区乳制品出口量质齐升。引导转变发展理念,鼓励和帮助伊利、蒙牛企业从单纯引进设备到引进优良动物培育品种产生结构性转变,从主要依赖进口饲料供应到建设国内牧场供应为主转变。

  ——积极推动“走出去”,实施“一品一策”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扶持自治区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推动马铃薯、胡萝卜、沙棘、燕麦、高粱及种苗花卉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助力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冷冻辣椒、灭菌乳、番茄酱、杂粮杂豆、调味品等一大批优势特色出口产业集群,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灭菌乳、调味品、螺旋藻、籽仁类产品位居全国第一。发挥职能优势,深入国家级贫困县察右后旗、四子王旗指导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精准帮扶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积极推动恢复活羊出口中东国家。不断扩大对蒙农产品出口,支持与蒙古国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项目,今年已在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口岸开通,2018年前11个月,二连口岸果蔬出口8.7万吨,贸易值0.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0.8%和13.7%。

  (本版文/图均由呼和浩特海关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呼和浩特海关优服务强监管把国门 助力开放的内蒙古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