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钢集团:披荆斩棘 破浪前行

包钢炼钢厂节日生产现场。
  改革开放40年,包钢不断从改革中获取无穷的发展动力,从计划经济下的钢铁工厂,发展成为特大型现代化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理念、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机制、产业规模、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厂容厂貌、职工收入等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与发展,演绎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求生存,改革求发展的钢铁传奇。

  2017年,包钢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运营模式建立集团“战略管理型”运行模式,按照“六个中心”定位和“大集团、小总部”架构,全面实施瘦身健体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力资源优化改革。集团实行简政放权,把机构设置、岗位设置、选人用人、内部分配及生产经营等管理权限全面下放,做实包钢股份,将涉及运营操作类管理职能部门下移到包钢股份,包钢集团总部职能部门由18个调整为9个。同时,包钢前所未有大力度推开瘦身健体和“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单位(部门)负责人逐级选聘员工新机制。精简规范机关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首次探索实行子公司、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导选择班子成员,赋予子公司、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更大的选人用人权。实行全员起立、重新竞聘上岗。打破厂际、岗位界限,优化用工结构,降低用工成本。拉大收入奖励分配的差距,打破职工身份界限,逐步破除“平均主义”和“铁饭碗”。这些改革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行业的认同,也得到了大多数干部职工的认同,体现了包钢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1997年,我国稀土行业首家发行股票的企业——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中华稀土第一股在包钢诞生20年后的今天,谁能想到当初一家工厂制小厂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贸易企业和全球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基地,拥有磁性、贮氢、抛光、发光、催化五大功能材料,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永磁磁共振生产研发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圆形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生产线……改革,让包钢这块试验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钢铁板块,上演着同样的资本传奇。1999年6月,以包钢(集团)公司所属轨梁厂、带钢厂、线材厂、薄板厂4个轧钢厂为主体设立包钢股份。上市以后,包钢股份充分利用上市公司搭建的融资平台,以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企业债券、增资扩股等方式,为钢铁主业壮大融到大量的宝贵资金。如今,包钢股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高速钢轨生产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企业以及我国西部品种最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围绕做大做强主业,包钢积极开展调整重组,改制分离辅业,企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1998年以来,包钢以建立集团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按照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要求,进行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一系列改革,使原来的钢铁生产辅助性和生活服务性单位逐步实现了与钢铁、稀土生产主体的分离,为集中资源做强主业创造条件。

  2006年12月,包钢将中国二冶移交中冶集团,这一重大改革举措,为日后包钢加快主辅分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12月,包钢将19家辅业单位联合重组成立包钢西创,加快了包钢辅业改制的进程。

  近年来,包钢着力培育钢铁、稀土以外的其他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点。组建包钢矿业,集中统一管理、开发经营包钢外埠矿业企业;成立铁捷物流公司,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立铁花文化公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立财务公司、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包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施5S管理,提升了企业形象和职工素养;推进门禁管理,结束了包钢50多年敞门办企的局面;以争创中国质量奖为目标,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深化卓越绩效管理,努力打造精益企业,2012年获首届自治区主席质量奖,2015年荣获全国质量奖;不断构建管理层级适度、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同时全面推动ERP系统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快速响应。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包钢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姿态,奋勇拼搏、砥砺前行,朝着现代化新包钢的目标不断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包钢集团:披荆斩棘 破浪前行
内蒙古电力:勇于担当 服务大局
内蒙古银行:改革创新 砥砺奋进
新华发行集团: 立足市场 与时俱进
改革引领国有经济走向光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