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书香文韵升华城市气质

  □本报记者  王玉琢

  虽是数九寒天,但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图书馆C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日夜灯火通明,常常座无虚席。

  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白云娜,每天必须早到占座,“在这里看书学习感觉特别有氛围,能安下心来。”

  “我比较喜欢看经典名著和历史书籍。”谈起读书,61岁的农民杨来才打开了话匣子。自打2009年移民搬迁住进新园小区,离开祖祖辈辈抛洒过汗水的土地,杨来才一度颇不适应,直到发现了社区图书室,“书挺多、更新也快,还能练书法,这下算是找到‘宝地’了。”

  全民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目前,东胜区建立了以区馆为中心,街道、镇文化站分馆为半径,社区、村图书馆(室)为末梢,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服务点、草原书屋、万村书库、基层文化户为有效补充,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三级公共网络服务体系,全免费对外开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阅读平台覆盖了城乡每个角落。

  东胜区荣获2018年全国书香城市的确名不虚传。

  这是一场精神的升华,更是一场气质的嬗变。东胜区全民阅读是在艰难中起步,在奋进中提高,在改革中蝶变的。

  1978年,改革开放春潮涌动,而东胜人的公共阅读服务却局限于县文化馆图书室60余平方米的小屋。直至1987年,原东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东胜区图书馆的“编年史”才由此而始。

  为了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东胜区从2009年开始重新选址建设图书馆。经过7年的精心打造,2016年,东胜区图书馆正式具备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条件。“3月份刚得到消息,6月就要正式开馆,留给我们的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图书馆需要我们!带着对阅读的无比渴求和希冀,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统统加入进来,整理书籍、分类归档、修复破损书籍……众志成城完成了这个“不可想象”的艰巨任务。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东胜区图书馆员工王芳依然感触颇深。

  图书馆年入馆人数从不足1万人到突破100万人次;馆藏图书文献从2000册到近200万册;全民阅读主阵地从60余平方米“小书斋”,化身为3.3万平方米“大书房”;全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超100项、400余场次,受益近10万人次,东胜区遍撒阅读“种子”,培肥阅读“土壤”。

  2018年,东胜迎来了收获。

  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东胜区图书馆坚持“图书馆+”发展理念,创新启动“图书馆+科技”知识创新服务平台、“图书馆+企事业(机关)”书香文化建设、“图书馆+公益国学组织”传统文化推广工程、“图书馆+新华书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等多项书香城市建设工程,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推动共建共享,打造城市特色阅读空间,激发全民阅读活力;先后举办承办“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鄂尔多斯我的家 第三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诗韵墨香”书写大赛等10余项自治区、市区文化活动,为全民阅读强基聚势;充分利用馆内空间,常态化开展书法书画、摄影作品、传统剪纸等各类展览展示,厚植文化底蕴;将鄂尔多斯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做成展板上墙,通过展出各种文献、图片等,引导广大市民崇德践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书香文韵正在升华着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阅读正在牢固地嵌入东胜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润物无声般地浸润着市民的精气神。

  “阅读的氛围浓、环境好,坚持社会效益,阅读回归了本位。”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东胜区图书馆举行签售时评价道。

  “优良的场馆、丰富的书籍、精彩的活动,如此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是市民之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红樱在东胜区图书馆举办读者见面活动时,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品质城市,需要朗朗书声;阵阵书香,浸润幸福生活。得益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城乡、便利实用、服务高效的公益阅读体系,东胜区群众文化素养得以积淀,城市文化品位不断提高。

  如今,阅读空间向各个维度延伸,形成便捷阅读文化圈。东胜区15个镇(街道)的图书馆分馆已全部建成,27个行政村均已建起草原书屋(农家书屋),机关流动点、宾馆、车站等场所的阅读角全面开花,所有中小学校均设有图书室,广泛建立职工书屋,报刊栏屏星罗棋布、定期更新;新华书店、城市书屋等各类门营书店遍布全区,为市民选书购书提供便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以书香文韵升华城市气质
2018内蒙古足球盛典举行
金融支持自治区外贸企业发展 行动计划启动
建言献策定方略 倾情脱贫第一线
学生返程高峰
乌兰察布市积极整改 岱海湖生态退化问题
画展迎春 再现经典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办法》实施
我区新增1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