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倾力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毒品预防宣传进校园。
先进警务装备。
蒙古包警务室。
  编者按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过去一年,自治区公安厅新一届党委运筹帷幄,精准布局,全区各级公安机关恪尽职守,认真履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大学习、大提升”活动,强素质,提能力;以“大调研,大排查”活动,转作风,补短板;以“大落实”和创新争位行动计划,夯基础,树品牌;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全面加强严打整治;以智慧公安建设为牵引,全面启动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人民群众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平安的红利实实在在地惠及2500万民众,平安内蒙古已经成为一张亮丽名片深入人心。

  以“民”为名 绘就北疆最美风景线

  “19日凌晨被开车带走后失联”“两人手机关机,微信不回”“几天前曾发生激烈争吵”……2018年10月20日10时20分,一名群众的报案,让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公安局刑侦大队闻警而动。

  是失踪?还是普通的情侣纠葛?还是……案件的真相随着民警调查走访、海量数据搜集以及多警种合成作战的全面展开,逐渐显露在办案民警眼前。10月21日19时左右,在一趟即将到达北京的列车上,杀人潜逃的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获。从接到报案,到嫌疑人落网,前后仅用了不到33小时。

  2018年,全区公安机关以大力提升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亮剑出击,用热血和担当,在祖国北疆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出平安和谐的最美风景线。

  解民忧 集中火力雷霆亮剑

  百姓的获得感源自于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而幸福感离不开如影随形的安全感。那么,安全感又从哪里来?我区公安机关用实际行动证明,群众的安全感来自于人民公安的利剑铁拳。

  平安是打出来的!2018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对各类刑事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通过整体作战、精准打击使全区刑事案件持续保持稳中有降。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5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77名。

  为进一步遏制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高发势头,按照“化解存量、遏制增量、防范风险”的工作思路,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对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犯罪,各类违法交易场所非法经营、非法发行证券、合同诈骗、非法集资以及金融控股集团利用金融机构从事的非法集资等4类犯罪给予重点打击,稳妥有序化解风险,全力服务打赢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有力维护了全区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8年,全区共立经济犯罪案件3419起,破案26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10人,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在严厉打击盗抢骗和非法集资犯罪的同时,全区公安机关也在不断深入推进“扫黄铲赌”工作。

  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公安局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郭某某等4人在乌拉特前旗附近的沙窝、红柳林、荒滩内等隐蔽角落搭建帐篷开设赌场,经过周密谋划,一举将这一团伙全部抓获,追缴非法所得128万元。

  截至2018年12月,全区各级治安部门侦办黄赌刑事案件930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10人;侦办黄赌行政案件10835起,行政处罚42992人;查扣赌资1194万余元,打掉黄赌窝点930处。

  佑民安 靶向发力精准打击

  近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重大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收缴非法私制炸药413.46公斤、雷管121枚,成功捣毁非法制爆窝点1处、储存窝点2处,及时消除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自去年2月7日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坚持“四区”清缴战、网上网下同步战、成员单位联合战“三管齐下”,截至目前共破获涉枪涉爆刑事案件19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0名,收缴非法枪支2462支、子弹365640发、炸药74121公斤;捣毁非法枪爆物品制贩窝点9个。

  2018年12月10日至12日,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自治区公安厅采取“背靠背”的方式,部署“护网-2018”网络安全攻防演习,重点检验全区重要门户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净网2018”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深入清理违法犯罪信息传播源头,强化落实互联网企业安全管理义务,严打网络黑色产业链和涉网违法犯罪活动,最大程度挤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全面防范阻止互联网违法有害信息传播,促进规范网络经营管理秩序。目前全区公安网安部门共办理各类案件395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173名,侦办部督案件17起。

  2018年5月25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在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成功侦办国内第一起制贩芬太尼毒品案。

  在北疆禁毒保卫战中,全区公安机关以解决区域突出毒品问题为主线,以端制毒窝点、打贩毒团伙、断运毒通道、控吸毒群体为重点,高规格推进各项工作。以智慧公安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禁毒大数据建设,不断完善情报导侦工作机制和实战应用能力,着力提升对全区涉毒案件线索和案件侦办的管理力度,充分整合资源,实现打击效果最大化。2018年全区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6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27人,缴获各类毒品3638.8公斤。

  暖民心 正义之光遍洒北疆

  2018年12月1日,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居民赵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公安人员,说她的身份证被人盗用,涉嫌犯罪,要验证资产。在对方一步步诱导下,赵女士四处凑了58000元准备打钱,就在对方向她索要验证码时,一个持续打来的陌生电话打断了赵女士的操作。“我是鄂伦春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单武,你被骗了,千万不要向任何人转账!”接起电话的一瞬间,电话里就传来这样一句话,赵女士突然醒悟过来,马上终止了操作,避免了财产损失。

  为进一步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全面整合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等多个部门,建立“三合一”大数据作战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手段,从资金流、信息流环节入手,破获了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90起,同比上升22.0%。

  打击犯罪,维护正义,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以己作盾、以身为屏障,全力为群众遮挡着来自罪恶和危险的侵袭,努力让每一位发出诉求、遇到困难的群众都能得到回应、感受到温暖。 

  2018年6月7日,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成功侦破“1998.09.02”命案积案,将潜逃20年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鄂尔多斯警方受到群众和网民的盛赞。受害人生前的一位同事,连夜在朋友圈写下:“警魂似剑、定斩妖魔,正义终将展光辉”的留言,向几代办案民警致敬。

  按照快侦快破现行命案、强化命案积案攻坚的部署要求,2018年以来,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刑侦依托刑侦技术的更新升级,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全面发起攻坚,相继破获了49起命案积案,其中20年前命案积案28起,10至20年前命案积案19起,10年内命案积案2起,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让法治的信念深入民心,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北疆大地每一寸土地。(陆晗)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改革红利惠及于民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赋予了新时代公安机关新使命,对新时代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时代开启了公安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2018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公安改革一路走来,全区公安机关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忠实履职、无私奉献,不断推进公安工作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区特色的公安发展之路,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018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紧紧围绕国务院、公安部和自治区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决策及工作部署,按照“大改革+微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三化一高”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区公安“放管服”改革,加快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全面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18年底,全区盟市、旗县(区)审批服务事项50%以上实现网上办,50%以上实现马上办、就近办,70%以上实现一次办,全面取消没有法律规定的证明材料,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30%以上。到2019年底,盟市和旗县(区)审批服务事项85%以上实现网上办,80%以上实现马上办、就近办,90%以上实现一次办,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的制定下发,相继落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有特色的改革举措。92项改革任务,逐项制定推进路线图、进度时间表,确保每项任务有目标、有路径、有措施、有时限、有可检验的成果。明确了谁牵头、谁负责,充分显示出全区公安机关把“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的责任担当与攻坚劲头。

  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全区公安机关持续释放多重改革红利。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朝克乌拉派出所打造“牧民之家”服务模式,探索新型牧区警务实现方式,走出了一条牧区“放管服”改革新路。

  “牧民之家”服务模式重点是服务牧民,集合户籍业务代办、受困人员求助、法律咨询服务、治安纠纷调解四大功能,倡导“暖心警务”,向牧民承诺随时联系得上,随时进得来,随时留得下,有效提升了辖区牧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朝克乌拉派出所在办公区内装修建造以“牧民之家”为主题的警务室,作为“牧民之家”服务牧民群众的主阵地。制作并发放了“牧民之家”服务卡,上面印有24小时蒙汉双语报警服务电话、派出所详细地理方位图和平安锡市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牧民有急难事宜,即可通过“牧民之家”服务卡上的电话直接联系到民警,行动不便,或其它原因无法外出的,民警通过牧民提供的地址,亲自上门服务,为牧民现场办理各类户籍业务。既实现了民警入户走访,了解民意探查民情,也把警务服务送到了牧民家中。牧民打电话,民警来跑腿,牧区“放管服”改革新思路,有效解决了因牧区地广人稀、道路交通不畅、语言不通造成的牧民办事难的“顽疾”。

  牧区的矛盾纠纷往往因环境保护或牛羊放牧等问题而起,涉及牧民切身利益,调查调解起来耗时长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较严重的治安或刑事案件。因为利益问题突出,当事人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朝克乌拉派出所把产生纠纷的双方牧民请到“牧民之家”里,耐心询问听取双方意见诉求,同时倒上奶茶既暖了牧民的身也暖了牧民的心。遇到恶劣天气,就把双方留在所里,“牧民之家”就成了“牧民食堂”,热饭热菜成为调和情绪化解矛盾的利器,矛盾被摆上了餐桌,和谐往往也在不经意间铸就。把牧民请到“牧民之家”来调解纠纷,朝克乌拉派出所民警用这种别致的方式处理了多起疑难治安纠纷案件。

  改革深入到毛细血管,意味着更多获得感和改革红利。“以往我们办理车驾管业务需要向单位请一天的假,开车近一个小时到位于九原区的包头市车辆管理所进行办理,距离远、停车难、排长队,太不方便了。现在来到河西交管大队车管分所就近办理,节省了时间,也少跑路了。” 说到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河西大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钢集团生产运输部的员工们很有感触。

  包钢集团厂区距离包头市公安局车管所约有39公里的路程,以往包钢地区的市民和企业员工办理车驾管业务需要穿过半个城。为了更好地服务包钢及周边群众,河西交管大队车管分所应运而生,“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办完所有事”,这是车管分所对群众的承诺。2018年,随着21项车驾管业务成功落地,所有车驾管业务可全流程一次办结。下放的审批事项接得住、管得好、落实到位。河西交管大队车管分所在“家门口”就能为广大包钢职工提供“收费项目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一站式”服务,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工作目标。

  包头市交管支队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将21项车驾管业务下放至全市13个车管分所,河西交管大队车管分所是其中一个,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放”的减法提高效率,“服”的乘法惠及群众。河西交管大队车管分所提供了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包钢医院体检中心在车驾管业务大厅办理驾驶员体检业务。大厅还提供了车辆购置税、保险、邮政快递等业务的办理,有效地延伸了服务触角,方便了包钢7.5万名职工及周边近20万名城镇居民。

  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催生更多改革新任务,“放管服”改革如何做好“指尖上”的大文章,实现公安智慧政务和公安智慧警务?

  也许,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应用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鄂尔多斯市交管支队聚焦强警惠民目标,自主设计研发互联网“智慧交管”平台及驾驶人“两个教育”互联网远程监管系统,打造了“智慧、便民、高效、在线、精准、务实”的“互联网+智慧交管”品牌。

  互联网“智慧交管”平台以“科技改变管理,智能带来便捷”为理念,连接大数据中心,将车检预约、路况信息、违章查询、违章处理、满分学习、交管动态、出行提示、法律法规等30项交管业务与交管资讯优化整合,通过手机、微信和网络“三端”同步上线,被群众形象地喻为指尖上的“智慧交管百宝箱”。

  全国首创的驾驶人“两个教育”互联网远程智慧监管系统以“人脸识别”应用为载体,以大数据中心为支撑,以分布在各嘎查村社区的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为依托,实现了驾驶人“两个教育”网上预约、就近可学、无人值守、远程监管、一次办结的目标。

  无独有偶,鄂尔多斯市的西南部,一场深刻的“微警务”变革正在推进,实现了“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华丽转身。乌审旗公安局紧紧抓住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办事服务事项,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建互联网+微警务新模式,打造“指尖派出所”,着力建设全面覆盖、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便民利民微警务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满意。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区公安机关扎实推进公安部出台的8项出入境便利措施,全面落实公安部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制定出台“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92条措施,47项行政管理服务事项权利下放,治安管理39项便民利民细化措施推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农牧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即可“零门槛”落户政策;全面开展全国异地证件受理、制作工作,申领周期统一缩短为25日。大力落实居住证制度,受理权限统一下放到旗县级公安机关,申领时限缩短为5日。推进交通事故医疗费快速支付,保险赔款支付从以往的平均103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3个工作日。高标准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只跑一次”办证要求,开通绿色通道和自助办理,提供网上预约、加急办证、延时办理出入境证件……“规定动作”精彩诠释,“自选动作”漂亮完成,全区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释放出的一波波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赢来好评如潮,点赞不断。

  (薛必喆)

  强化顶层设计 促动提档升级

  我区“智慧公安”建设进入快车道

  “有了24小时警局,无论是咨询办事、还是举报投诉,分分钟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包头市民阿丽玛刚刚通过24小时警局咨询女儿上户问题,得到满意回答后兴奋地说道。

  像阿丽玛这样咨询办事的群众受24小时警局“秒回”的不在少数,现在包头市“24小时警局”已近乎人人皆知,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网红”。

  “包头24小时警局”是利用微信社区平台搭建而成,与微信互联互通,无缝融合,市民、网友直接扫码或者点击链接就可访问。网友以“发帖”的形式在该平台内咨询公安业务办理、举报违法行为、提出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目前,“包头24小时警局”开设有随手举报、公安行政审批、户政、出入境、交警、禁毒宣传、反恐宣传、普法宣传、网上律师、法律援助、环境保护、他乡故知、问题解答13个板块。同时,“包头24小时警局”还开通出入境证件网上预约、交通违章网上处理等接口,方便群众办事。

  “包头24小时警局”是我区“智慧公安”建设实战应用的缩影。今年初,自治区公安厅新一届厅党委将智慧公安建设作为2018年五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是公安机关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背景下,提升核心战斗力的必然选择,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在9月30日召开的全区公安机关“智慧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如是说。

  2018年9月19日,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审议通过了《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区“智慧公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保障措施,规划了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实施步骤、建设内容,确定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分工,绘就了我区“智慧公安”建设的发展蓝图。

  在谈到“智慧公安”建设总体规划时,自治区公安厅科信总队总队长李军做了个形象的比喻:“智慧公安”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好比盖房子。俗话讲“立屋要有好梁柱”,我们推进“智慧公安”建设也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智慧公安”怎么建?这四梁八柱怎么搭?《指导意见》明确给出了这项工程建设“规划图”和“施工表”。

  《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区智慧公安建设总体目标,即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预警防范智能化、打击处置精准化、警务工作合成化、勤务模式动态化、管理服务人性化,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全区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在具体目标上,将用3年时间建成我区“智慧公安”的基础平台和主要应用系统,确保技术先进、好用管用,整体水平要达到全国中上水平,部分项目应用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在实施步骤上,到2018年底,厅本级要建成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启动警务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全区“智慧公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到2019年底,搭建各类急需的基础性、通用性应用平台,布建视频监控智能前端等各类感知网络,完成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到2020年底,完成规划建设的全部项目,全面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智能化警务运行模式。

  近年来,全区各地区、各警种“智慧公安”建设先行先试,建设了一批多维感知、全量采集、全警整合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在实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秒,这是去年2月发生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某小区私家车玻璃被砸案的作案时间。

  连续发生两起案件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依托智慧警务新技术新手段,在案发地附近安装了灵活可控的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可实现语音、视频信息高速传递的LTE模块终端,完整清晰地拍摄到作案嫌疑人用弹弓发射钢珠在3秒钟内破坏车玻璃的全过程。传统的破案模式对这类具有极强隐蔽性且作案时间超短的案件侦查取证非常困难,而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破解了这一难题。

  优质高效破案的背后,离不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新引擎”:通过智慧警务建设,打破警种界限,实现大数据资源共享,构建高效的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

  去年2月24日鄂尔多斯市发生的连环盗窃案中,办案民警依托大数据平台,3秒钟锁定嫌疑人,7分钟将嫌疑人抓获。科技应用在实战中释放出强大潜能,让打击犯罪进入“争分夺秒”的“快车道”。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不断拓展高科技应用范围和深度,建成“天骄智搜”等系统平台,构建600余个应用模块,并总结提炼出“人车关联查证”等100余种技战法。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7年,全市刑事案件较2012年同比下降43.93%,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5.01%。

  与此同时,各地的“智慧公安”建设均高度关注民生民意,坚持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社会管理的“痛点”“堵点”“难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2018年9月29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率先在全区公安出入境系统建成智能化、全自助、一站式出入境智慧服务厅,被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智慧小屋”,深受办证群众好评。

  据了解,“智慧小屋”将原来需要在办证大厅由工作人员配合完成的多项出入境业务整合到一起,由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让群众在这里可以全天侯、“一站式”全程自助完成普通护照、往来港澳台通行证首次申领及换(补)发申请自助预受理和自助取证、往来港澳台通行证自助签注、自助缴费和自助照相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乌海市公安局全力破解“开证明难题”,在全国首创“智慧档案”,群众可自助打印无违法犯罪记录、家庭关系等17类证明,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用“智慧指数”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

  有业内人士称,2018年是自治区“智慧公安”建设元年,全区公安机关“智慧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区“智慧公安”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强力攻坚的关键时期。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一系列事关机制体制的“智慧公安”建设破题举措纷纷启动,并逐步释放出红利。

  自治区公安厅启动了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跨域共享交换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包头市公安局建成了“24小时警局”,100多项业务上线运行,着力构建“指尖上的公安局”;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研究制定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荣获了“2018年度中国信息化(智慧公安)最佳自主可控奖”;兴安盟公安局将公安四级网升级为双千兆、将视频传输专网升级为双万兆;通辽市公安局制定了“一朵云、三大中心、五大系统、N项应用”的“智慧公安”建设总体方案;赤峰市公安局研发的“便携式智能无线通信应急箱”获得了国家专利;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对草原110联防联网报警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自主研发了蒙汉双语“警牧通”APP;乌兰察布市公安局投入资金5000万元,重点推进视频智能综合应用平台、人证核验系统、人像比对系统建设;巴彦淖尔市公安局聚焦“微警务”,着力打通支撑基层警务实战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阿拉善盟公安局与电信运营商达成了云服务意向,为“智慧公安”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唐建权)

  干部储备 民警实战 辅警助力

  奏响队伍建设“三部曲”新乐章

  挂职一批、下基层锻炼一批、赴浙江省跟班学习一批,“三个一批”工程全面开启优秀年轻干部锻炼新征程;“三校建设”“执法大送教”“学习讲堂”“拜师学艺”,四套体系同步锻造一线公安民警战斗力提升新起点;教育培训、层级管理、一体关爱,多措并举调动激发辅警队伍内生动力新高度。这是全区公安机关奏响队伍建设新乐章的强劲音符。

  2018年初,自治区公安厅新一届领导班子全新启航,为了锻造一支强有力的新时期草原公安铁军,在优化干部储备结构、提升民警实战能力、辅警辅助动力上下功夫,全面奏响队伍建设新乐章。

  优化储备结构

  “三个一批”工程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2018年8月,自治区公安厅正式下发文件,采取“外挂”“下挂”形式,开启为期3年的中青年干部民警“充电”模式:启动三级公安机关中青年骨干赴浙江省跟班学习,选派厅机关青年干部赴基层挂职工作,大批量组织年轻民警到基层接受锻炼。

  “让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岗位挂职锻炼,进行墩苗压担培养,能够改善年轻干部工作经历单一、基层情况不熟、相关业务不精通的情况。”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在多个场合强调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性。

  为确保优秀年轻干部储备量充足,自治区公安厅的“三个一批”选派年轻干部的总数达到2570人。其中,从公安厅和盟市公安局两级机关选派参加挂职和锻炼的年轻民警人数占到了两级机关总人数的33%,赴浙江省跟班学习人员覆盖到所有旗县区公安机关。“三个一批”工程覆盖了全区公安科技信息、基层基础、防控管理、侦察打击、规范执法党建队建等所有业务方向,重点突出执法勤务部门干部建设需求,确保公安主业方面优秀年轻干部得到锻炼。

  干部挂职聚焦“增强党性、提升能力、增强本领、改进作风”,把基层历练、艰苦地方磨练、重要岗位锻炼有机结合;下基层锻炼聚焦“帮助基层、提高自己”,坚持在基层一线及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的导向,全部安排到基层派出所作为普通民警;赴浙江省跟班学习则聚焦“学精神、学理念、学战法、学工作”,全部安排到对口实战单位,既当“学生”,又当“战斗员”,确保在融入当地实战中学到“真经”。同时分批确定了锻炼时间,挂职时间为2年,锻炼时间为1年,赴浙江省学习为6个月。

  “基层挂职锻炼3个多月,我经历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接处警、第一次调解纠纷、第一次做笔录……每一次都有瑕疵、但每一次都在进步。”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民警范春生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局鸿茅镇派出所挂职期间,谈起自己的收获如是说。

  提升实战能力

  用“学习”的量变引起“提升”的质变

  2018年10月24日,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民警们利用呐喊宣泄系统消除负面情绪。这是分局“业余警校”开设的民警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课堂。学员宋婷婷激动地说:“太精彩了,我通过听授教官的讲解和体验一系列的专业器械,度过了一个轻松愉悦的下午。”

  “针对性强、时间灵活、内容丰富的‘网络警校’‘业余警校’‘微警校’学习平台是全区公安机关“大学习、大提升”的重点。”“大学习、大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侯岳岐介绍说。

  据了解,围绕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公安队伍的目标,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多角度提升民警素质,全面深挖民警潜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品牌,竭力提高内蒙古公安整体战斗力。乌兰察布市公安局创新了“四学+党建”的学习方法;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公安局采取了专题式、研讨式、菜单式、积分式“四式”学习训练法;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大庆路派出所创立了“五人制工作小组”团队学习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8年,208所业余警校,3025所“微警校”已经在全区12个盟市遍地开花,全区公安机关利用“三校建设”平台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活动累计3848期(次),民警、警务辅助人员16.6万余人次参加学习培训活动,打造了无死角、全覆盖、多平台的民警培训工作新局面,形成了厅机关、盟市、旗县、基层科所队“四级联动”的教育训练大格局。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线民警的实战能力,自治区公安厅从全区选拔13名优秀业务教官和实战教官,形成执法规范警务实战两个教官团深入12个盟市,对3.5万余名一线执法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执法大送教”活动,活动通过网上“菜单式”选课确定送教内容,依据各盟市实际,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形式、方法,指导性和实践性兼具。与此同时,还推出了“学习讲堂”,通过“菜单式”网上选课确定培训重点,邀请知名专家、院校教授、实战专家每月授课。“学习讲堂”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立了厅机关、盟市、旗县三级课堂。每月通过“学习讲堂”受训民警、警务辅助人员达1.5万余人次。

  为了有效化解新民警不熟悉业务、老民警“制敌法宝”失传、单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等难点,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继承和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全面推开“拜师学艺”活动,目前已有15693对民警建立了师徒关系,签订了师徒协议。师父倾囊相助、指点迷津,徒弟虚心好学、成长迅速。

  辅警助力

  调动激发辅警队伍内生动力内在活力

  2018年11月27日,全区公安机关首套公安警务辅助人员系列培训教材发放仪式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行,教材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基础、公安业务、心理健康、警务实战等。

  一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把辅警队伍改、建、管的落脚点放在激发增强这支队伍的最强辅助作用和最大综合效用上。特别注重辅警队伍的教育培训,成立研发团队编撰培训教材。同时为了确保施训效果,我区还印发辅警教育训练办法,分综合管理、交通辅助、执法勤务、窗口服务等4个类别开展培训,已开展岗前培训108期,年度培训440期,共培训39900人。

  为了更好地管理辅警队伍,选取兴安盟、锡林郭勒盟2个盟市作为试点,开展层级化管理工作,建立辅警层级化工资晋升制度,按照三档九个层级,每一层级设定工资级差,层级间设定晋升年限。

  为了更好地激发辅警人员内在动力,我区对辅警队伍实行专门表彰,公安厅印发辅警表彰奖励办法,规定综合、专门、其他3种表彰形式,综合表彰按季度进行,从低到高包括嘉奖、三级警务辅助先进个人、二级警务辅助先进个人和一级警务辅助先进个人,专门和其他表奖注重从技能、特长、重大专案(专项行动)中选择。目前,全区共表彰辅警近2500名,同时推选10名工匠型辅警。

  此外,全区公安机关对辅警人员实施一体关爱,坚持从优待警和从优待辅一体部署,同步开展政治关爱、医疗服务、年休假、心理服务、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活动。目前全区所有辅警完成体检工作,慰问特困辅警及家庭45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110余万元。

  全区公安机关关于辅警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警辅队伍建设,有效发挥了警辅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

  (张佳良)

  狂飙浩荡唱大风 扫黑除恶净乾坤

  这是一场关系人心向背、治乱兴衰的伟大斗争,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忠诚履职、奋勇担当、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一次次精准有力的出击,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战果……扫黑除恶狂飙浩荡,所向披靡,人民群众信心满满!

  从通告到问卷

  ——人民战争直抵民心

  2018年2月6日,自治区公安厅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厅发布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这份不足千字的战斗檄文铺天盖地般传播,扫黑除恶这场人民战争在我区,全面打响。

  致信明责,一线督战。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签发《致全区盟市公安局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重大政治责任。警令如山,全区12个盟市扫黑除恶举报电话公布,更令人振奋的是公安厅长、各盟市公安局长受理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开。

  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百佳刑警”、巴彦淖尔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卫新说:“我们将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勇当先锋,彻底扫除黑恶势力,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2018年9月17日,自治区高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四部门又联合发出《关于敦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通告指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人员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10月15日投案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还有,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等一条条举措,直抵基层、直面问题、直奔群众,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专项斗争始终顺应人民意愿,得到人民认可。

  从“大调研、大排查”到专项巡察

  ——责任始终扛在肩头

  去年初,自治区公安厅党委部署全区公安机关2018年度重点工作和重中之重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赫然在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将打击锋芒始终对准侵蚀基层政权、破坏金融秩序、欺压残害百姓等15类黑恶势力,组织发动最广泛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区实际、具有我区特点的战法,被称为“12345”工作法,各级公安机关普遍采取了“日、周、月、季调度”方法,凝聚起扫黑除恶的“洪荒之力”。

  自治区公安厅将明责、定责、问责作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警种的职责任务,确保责任层层分担,压力层层传导。

  2018年7月3日,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区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项巡察工作方案》,从7月12日开始,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巡察组对12个盟市、呼铁、大林公安机关党委及其所属旗县公安机关党委,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项巡察工作,推动全区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巡察期间,各巡察组共抽查走访派出所211个;组织召开座谈会107场2360人,组织个别谈话1236人次;接待来访群众1379人,接收来电举报5406次、来信举报1329件、短信举报683件、微信举报624件、电子邮件举报410件;收集问题线索9831条,梳理有效线索1712条,督办220条线索完成“三有一无”评定;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50份。进驻——巡察——整改,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专项巡察的“利剑”作用。

  从法律制度保障到组建专业力量

  ——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为强化业务指导,确保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治区公安厅严格遵循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标准和法律适用,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扫黑除恶工作机制规定》,为全区形成扫黑除恶工作合力作了制度安排。

  自治区公安厅建立了扫黑除恶“日研判、周例会、月调度、季汇报”工作制度,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每月调度全区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力推进专项斗争,自治区公安厅、纪委监委、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共同侦办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工作制度》《逐案筛查涉黑涉恶案件“保护伞”工作制度》《关于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作机制的意见》等文件,配套建立了一整套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工作制度,为专项斗争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区各级公安机关重案指导、挂牌督办、提级侦办“三管齐下”,确保把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都打深打透打彻底,在打击“稳准狠”的基础上,提高办案质量,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精品案。自治区公安厅扫黑办提级侦办了通辽市“冯强涉黑案”,成立“3·15”专案组,异地用警,专案攻坚,经过4个月的艰苦细致侦查,落地核实刑事案件51起,抓获团伙成员53名,骨干成员悉数到案,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价值7000余万元。该团伙的覆灭,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各级公安机关总结提炼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战法,全面提升办案效率。自治区公安厅提出对线索核查实行“三长负责制”,全区公安机关建立通报会商机制,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与检法机关的协作配合,确保案件定性准确,做到“案不漏人、人不漏罪”,把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都办成铁案;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严查涉黑涉恶案件中的违纪腐败行为,确保“扫黑”与“打伞”同步进行。

  2018年9月18日,自治区公安厅启动组建扫黑除恶“猎鹰”突击队,专职对重大涉黑涉恶线索与案件组织核查、侦办,这是自治区公安厅党委进一步创新思路,展示“扫黑彻底、除恶务尽”坚强决心的又一极具内蒙古特色的技战法。

  从高层指引到精准指向

  ——扫黑除恶全线冲锋

  2018年11月8日,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出席并讲话。李纪恒指出,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在从全面推开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要深入聚焦打击重点,完善斗争措施,持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要坚决落实“两个一律”要求,深挖彻查“保护伞”。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要加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好专项斗争成效。要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决定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苍蝇”结合起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018年10月17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从全面推开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在此之前, 9月30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扫黑除恶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重点对全区公安机关“扫黑打伞铲基础”集中攻坚行动进行了部署安排,以扫黑、打伞、铲基础为重点,吹响扫黑除恶全线攻坚冲锋号,全面提升打击实效。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公安机关重拳出击,集中攻坚,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至2018年底,全区公安机关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21个,铲除涉恶团伙82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347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45起,查封扣押冻结黑恶势力涉案财产31.9亿元。一大批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得到惩处,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形成了全面震慑态势。(魏汉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内蒙古公安
   第08版:天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倾力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