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源〗

  “红头文件” 已有千年历史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文件的俗称。

  “红头文件”始于南北朝的西魏时期,当时有位出色的政治家苏绰,他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尤其擅长算术。据《周书·苏绰传》记载:“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账户籍之法。”“朱出墨入”,指的是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红色)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黑色)标,界限严明。由此可见,我国今天施行的公文程式是由他制定的,而“红头文件”已经有1400余年的历史。

  (据《人民日报》)

  人为啥“水土不服”?

  人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水土不服”的症状非常普遍,此前研究已经表明,“水土不服”与饮食改变带来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一定关联性。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近日揭开了肠道菌群在“水土不服”症状产生、发展和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一个人到了异地一开始饮食不习惯,但是过段时间也能适应,这就是肠道菌群的可塑性。在外地过一段时间回到原地,又能适应回来,这就是肠道菌群的弹性。”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募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从北京出发,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停留了6个月,然后返回北京。

  科研人员通过整合志愿者的饮食信息,证实了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饮食调节,志愿者在外地消费的食物消耗量增加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显著相关。

  专家表示,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模式的发现,有助于指导科研人员对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据《科技日报》)

  “烂醉如泥”的“泥” 本指一种水虫

  “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

  “烂醉如泥”一词源于我国典籍中的“醉如泥”一词。遍览古代诗文,“醉如泥”一词颇多现身:元稹诗有“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之句;李白诗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之词;杜甫诗中亦有“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之句。可见,“醉如泥”一词在我国古代是妇孺皆知的。

  既是民间寻常用词,那么“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呢?宋、明、清三代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书中,对“醉如泥”中的“泥”作如下考辨:“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明确指出,“泥”不是泥土,而是一种特殊的虫子,水生,离开水便呈泥状,如醉酒一般。明人张岱在《夜航船·四灵部·虫豸》中解释得更为清楚:“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故诗人讥周泽曰‘一日不斋醉如泥’。”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绿》、宋人洪迈在《对雨编》、明人陈继儒在《群碎录》、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等典籍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就连清代的百科全书——《康熙字典》也做过这方面的记载。

  (据《沈阳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拼搏奋斗新时代
   第06版:拼搏奋斗新时代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地方·旗县
   第10版:悦读
   第11版:文摘
   第12版:观察·兴安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探源〗
古人春节流行“飞帖”拜年
民国元年 春联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