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宏
社火秧歌、舞龙脑阁、面人糖人……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天天热闹非凡。在这里召开的“首届非遗中国年”把过年的喜庆气氛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成为节日里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风景线。人们品尝各色美食,欣赏热闹欢腾的秧歌戏舞,在赏玩非遗文化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非遗保护是使命,更是责任。内蒙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近年来大力开展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9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5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90人。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鄂温克驯鹿文化、传统戏曲二人台、和林格尔剪纸……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讲述着内蒙古故事,传播着内蒙古声音,阐释着内蒙古特色。
回顾我区非遗保护历程,既有亮点频现的喜悦,也有曲折探索的困惑。一些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多方探索,积极拓展活态传承空间,如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充分吸收借鉴国际时尚元素和展演方式,以节庆形式集中展示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之美,正在以时尚化、现代化的姿态走出草原、走向世界。而有些非遗项目则面临传承人垂老、市场效益不佳的困境,技艺要么青黄不接,要么后继无人。
非遗传承经过一番“摸爬滚打”,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说到底,非遗能不能获得良好传承,既需要各方支持,同时也离不开自我创新。非遗要借助大众媒介传播,让百姓了解、熟知、铭记;非遗要走进文化广场,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现代生活,追求当代题材和实用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
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人,要一手托起传统,一手连接未来,在原汁原味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儿。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鼓励他们把手中的技艺传承好,多带传人、带好传人,拓宽艺术视野,增强能力水平,使他们的“独家功夫”对接市场、服务群众、造福社会,以实现自身有绝技、社会有地位、生活有保障、传承有氛围的良性循环。
蒙古族唐卡传承人布仁扎特尔说:“传承一门古老的艺术,必须高调。”当前体验经济勃兴,继续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市场打造文创精品,才会让群众有更多机会与非遗亲密接触,使其在文化生活中有感悟、知识上有长进、行动上有支持。当下网络文化兴盛,借助好“互联网+”之力创新传播方式,大开脑洞讲好内蒙古非遗故事,非遗必将更“潮”、更精致、更具现代活力,吸引年轻一代去了解、接触、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这种带有岁月痕迹、生命气息,凝聚匠心才智的文化瑰宝,理应得到珍视与弘扬。我们相信,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传承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古老的非遗一定能够焕发新春,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