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包头市以高度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坚守风险底线责任意识,全力以赴摸实情、定举措、抓刚兑、控新债、建机制、促落实,有力推动了政府债务化解工作顺利开展。2月1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包头市财政局局长张海峰。
张海峰介绍,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反复核查甄别,做到“三个摸清”。通过全面接受中办督查、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署专项核查及财政部专员办检查,逐一核实市级和10个旗县区492家债务单位的7194个债务项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一是摸清了全市债务的成因、用途、债权债务关系、利率、期限、年度偿还额等情况。甄别确定全市债务规模,包括存量债务、认定属政府偿还的隐性债务具体数额;二是摸清了市属各平台公司分年度的债务和形成的土地、房屋、股权等资产及可变现情况;三是摸清了涉及的所有金融机构分年度债务数额、刚性兑付及对应平台公司、地区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化工作落实,做到'三个明确'”。张海峰说,一是明确化债目标。制定了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结合财力增长确定每年相对均衡的化债目标,不搞“前低后高”;二是明确化债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分管副市长为分管领域化债第一责任人,组织相关地区、分管部门、平台公司落实分管领域化债任务;旗县区层面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地区化债任务;三是明确化债举措。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的要求,主要通过预算安排、争取支持、合规转化、出让政府股权及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等方面举措落实。
张海峰表示,包头市坚持疏堵并举,抓实三项工作。一是强化增收节支筹资化债。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46.2亿元,增长6.2%。2018年市级预算压减15%项目支出,2019年又压减10%以上的一般性支出,节省资金用于化债。出台激励性政策,通过对地区上解增量财力返还、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成、返还基础设施配套费,3年支持25个旗县区25亿元用于化债;二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依法协商取消了担保承诺文件,并通过债务展期、调整还款期限等,拓宽金融化债渠道;三是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将财政可承受能力和举债风险评估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大幅“瘦身”,对不规范、不符合举债要求的PPP项目清理退库,对未使用的债务资金立即归还,对新增债券严格按限额申报。
“加强工作调度,建立三项机制,促进了化债工作的顺利进行”。张海峰说,一是建立调度、督查及信息报送机制。研发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账务处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确保化解销号依据充分、记录完整、账表真实。市化债领导小组每月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落实、亲自督促;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债务管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对化债进展好的地区,在分配奖补资金时给予倾斜;对债务化解开展不实不力的地区严肃追责;三是建立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积极筹资解决部分平台公司刚性兑付,确保不发生金融风险。
全力做好化债工作是否会影响发展及民生等方面的工作?就记者关心的问题,张海峰介绍,包头市统筹全局工作,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化债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依靠发展经济、增加财力解决根本问题。引导设立初期规模2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1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军民融合、企地融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等重点战略实施。通过产业基金、国家稀土转型升级专项资金3年支持稀土产业发展36.1亿元,推动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由40%提高到75%,“挖土卖土”局面得到有效改善。3年投入节能减排财政资金19亿元,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158个,带动完成投资194亿元,单位GDP能耗较2014年下降13%。积极筹资4.8亿元,扶持企业上市、创立著名商标、打造百年老店等,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打造诚信政府。通过有力举措,全市经济稳中有进,GDP增长6.5%,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比提高到78%。二是处理好化债与民生的关系。切实树立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的思想,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2018年脱贫攻坚、节能环保财政投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5.9%。全年教育支出54.5亿元,同比增长7.9%,超前实施教育三项改革,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等民生标准,保证各项惠民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处理好市级与旗县区均衡发展的关系。通过完善体制、增加转移支付、加强资金调度等措施,加大对旗县区支持力度。上级转移支付的70%,新增一般债券倾斜下达给旗县区。按照自治区政府要求,尤其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设立旗县区工资专户,及时调拨资金,确保工资正常发放和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张海峰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包头市将采取千方百计筹资化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合规转化政府债务等措施,完成好年度政府债务化解目标,坚决守住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