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呼和浩特市150多位满族同胞欢聚在该市满族文化博物馆大厅,大家一起剪窗花、手工刺绣、捏糖人、做美食、表演满族民间传统舞蹈等,以满“满”的风味习俗迎接新春的到来。
满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有3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参加活动的80岁高金声老人爽朗地说:“父亲家族是镶黄旗满族,母亲家族是镶红旗满族,家中至今还保留着满族的过年习俗。满族人在大年初一时一家人也要吃团圆饺子。不过我们叫‘揣元宝’。此外,满族人的年夜饭讲究包黏豆包、吃‘八大碗’,各家各户的‘八大碗’也不太一样,有鸡鸭鱼肉、山珍海产,还要有时令蔬菜和五谷制品,取的是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之意。今天我们做的是雪菜炒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八道菜,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这是从清朝乾隆年间流传至今满族特有的美食。”
“不仅是吃喝,满族人过春节特别讲究节日氛围,每年春节来临,家家大大小小的门上都必不可少地贴上各种‘福’字,寓意家里福气满堂。” 呼和浩特满族促进会成员宋爱和说。
“剪窗花、贴窗花是满族姑娘的最爱”,活动现场,几位满族老姐妹身穿格格服一边剪着窗花,一边介绍着窗花的寓意。再看那边,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开心地品尝着各种满族特色小吃,最抢手的还是萨其马。一位老人拿着萨其马说:“你们知道满族人为什么喜欢萨其马吗?因为它蕴含了满族融百家所长的精神。看这圆形的面条组合成一个方形轮廓的美食,寓意方圆美满。萨其马取用鸡蛋、面粉、葡萄干、芝麻、蜂蜜等食材制作,不仅营养丰富,更是满族人对甜蜜美好生活的向往。”
呼和浩特满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于浩介绍说:“内蒙古有满族同胞近50万人,其中,呼和浩特就有2.6万,主要聚居在新城区。新城区源于清代绥远城,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辖区内有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将军衙署、阜安门遗址等历史遗址和以满族文化为主线的《满族八角鼓戏》《满族婚礼》《满族服饰》《太平鼓舞》等非遗项目,从中可领略到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2013年,为了挖掘、传承和保护满族文化,呼和浩特成立了满族文化促进会,2017年建成呼和浩特满族文化博物馆。每年在重要节日里都要在这里开展民俗文化交流活动,让生活在首府的满族同胞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弘扬传承了满族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