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啦!”

  □本报记者  宋阿男

  大年初八,记者在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新区采访,说起北梁人生活的大变化,已搬到北梁新区北四区8号楼的王作老人恍如昨日。老人今年84岁,在北梁生活了46年。6年前,他一家5口还住在北梁西脑包一处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做饭休息都在一个屋,晚上睡觉,祖孙三代挤在一个炕上,其中的不便不言而喻。“唉,那会儿,真是住的条件太差了,院子里是房子挨房子,过道窄得只能过一个人”。更要命的是,北梁的城市功能已经基本退化。几十年前的自来水管网和电线已经老化,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有线电视,没有消防设施,没有一盏路灯,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只有260个旱厕。

  2013年,北梁迎来大规模改造。从“百日攻坚”到“春季会战”“秋季会战”,用15个月时间,完成了13平方公里、4.7万户、12.4万人、400多万平方米房屋征拆任务。10多万居民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宜居梦想。

  如今,来到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新区,只见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小区环境干净优美,老人们三五结对,一起唠唠家常,回忆曾经的生活,聊聊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住的房子大了,环境也好,有树有草,空气又好。”王作老人说道。虽然已经是耄耋老人,但老人精神头十足,一大早,就在小区里与邻居们谈天说地。

  改革开放40年来,对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的居民来说,变化最大、最直观的莫过于住房了。北梁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2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从低洼平房到高楼林立,从破街陋巷到宽街绿地,一幅幅美丽幸福的生活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临近中午,王作老人回到家中,老伴儿已经把热腾腾的饭端上了桌,老人感慨地说道:“现在我们住的是60多平方米的楼房,吃的饱,穿的暖,住的好,小区环境好,家里宽敞明亮,冬天暖气热乎乎的,别提多高兴了。”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更多的是群众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搬得进、住得稳、可持续”目标。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配套道路管网、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北梁新区已建设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生活便利的城市新区。创新“直管社区”社会管理新机制,搭建“智慧北梁”平台提供菜单式服务,多渠道帮扶北梁居民创业就业近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1.3%和100%,让北梁搬迁居民在安居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和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着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在北梁腾空区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吊车林立,各个大项目建设正酣。北梁腾空区实施24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青山路、中环路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腾空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包一中新校区等公共服务项目,井坪公园、大水卜洞和转龙藏公园先后建成开放,腾空区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承载力大幅提升。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并兼具文化底蕴和古城风貌的腾空区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夜幕降临,在居民万荣家中,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吃着饭。谈起现在的新生活,68岁的万荣笑得合不拢嘴,“再也不用打炭了,再也不用挑水了,上厕所也不用捂着鼻子了,出门再也不怕崴脚了”,一连串的夸赞折射出北梁居民生活的沧桑巨变。“现在我们的生活真是变化太大了,小区环境这么好,每天早上吃完早点都会拿着风筝去小区的广场放风筝,晚上出来散散步,邻居们有空时都会去社区里跳跳舞,唱唱歌。现在的好日子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啦!”万荣老人爽朗的笑声回响在夜空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自治区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结业
锡林郭勒盟“2·23”事故 应急处置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防范有先手 化解有高招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啦!”
新春招聘忙
“新时代农牧民学习讲堂”送来致富大礼包
我区居民就医进入“以码代卡”新时代
“理论+文艺”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管用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