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雕巧手识“老货”

魏利明展示他收藏的瓷器。
枣红釉描金彩团凤纹连体扁瓶。
魏利明创作的骨雕作品。
魏利明收藏的部分天珠。
  □文/本报记者 高瑞锋

  图/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今年51岁的呼和浩特市人魏利明身上有多重身份和光环:中国农工民主党优秀党员、骨雕艺术家,同时还是中国文联授予的艺术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证的研究员。在这些身份和光环之外,他还是一位收藏爱好者。魏利明收藏的器物很杂,有玉器、瓷器、陶器等,其中不乏精美的物品。魏利明说,骨雕和收藏相互映衬,骨雕成就了收藏,收藏拓宽了骨雕灵感。

  在魏利明家,眼睛随便扫过哪个地方,总能发现不同的老物件儿。电视机上方墙上挂着的是家传半面带花纹的瓷坛子,阳台窗台上摆着的是一件鸡骨白玉器,墙角里放着的是玛瑙器物。魏利明笑说,每天看见这些器物,总能从中找到骨雕创作的灵感。

  魏利明从事骨雕创作至今已21年,他在经过处理后的牛、羊、骆驼棒骨上雕刻出各种美丽、灵动的图案,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甚至有些骨雕艺术品还被带到了国外,并多次获得自治区和市级大奖。21年的骨雕之路,让他从当初的默默无名修炼成了如今的骨雕艺术家。

  魏利明说,骨雕是他的事业,收藏是他的爱好,放下刻刀,收藏几乎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他因骨雕练就了一双不同于常人的触感敏锐的手,这双手犹如火眼金睛,成为他收藏不打眼的“独门秘器”。

  10多年前,魏利明到外地出差,在当地一家古玩店铺中,看到了一个犹如连体姐妹似的造型独特的酒红色瓷瓶,瓶身上还绘有金色花纹,通过看、摸,魏利明认定它是一件清朝年间的物件儿,果断地将其收入囊中。果然,后经鉴定,这是一件清朝乾隆年间的枣红釉描金彩团凤纹连体扁瓶。此外,魏利明还收藏有一件经过鉴定的明朝宣德年间的霁红釉留白花卉纹洗。

  在魏利明的骨雕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这两件距今已几百年的器物。它们器型美观大方,颜色雍容华贵,观之有种岁月沉淀的厚重之美。魏利明说,这两件器物都是皇宫之物,尤其连体扁瓶上面的金色花纹是用黄金勾勒上去的,明宣德时期窑业兴旺,清朝乾隆年间又逢盛世,皇宫烧造的物件往往不计成本,才会造出这么惊艳夺目的“宝贝”。

  “身边很多朋友惊讶我的眼光‘刁’,其实并不奇怪,古代的器物都是纯手工造出来的,现代的器物基本是机器做出来的,它们各有不同的痕迹。我每天握着刻刀,它们的手感不一样,一摸就能摸出来。另外,鉴别一件瓷器是否是古代的,看釉也可以看出来,上百年瓷器的釉色很润……”魏利明娓娓道出了他的鉴宝“秘笈”。

  在魏利明家中,记者还见到了传说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天珠。魏利明说,他收藏的天珠共有400多颗,蒙天珠和藏天珠都有,材质基本为玛瑙,外表的图案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工用草药配置颜色在玛瑙上绘制后,高温烧制出来的。这些天珠的图案有日月星、卍字等。记者数了数,其中一颗天珠上竟然有7只“眼睛”。

  都说文玩圈“水”太深,老物件真假难辨,何况同时拥有400颗天珠?面对记者的疑问,魏利明说,古人技术有限,制作天珠打孔时,人工两头对打,往往打偏,这是鉴定天珠真假与否的一个方法。记者随手拿起一颗天珠,看到窄窄的孔道粗糙不平,并不成一条直线,有打偏的痕迹。

  在很多人眼里,魏利明是个怪人,他自己也认可这种说法。魏利明说,他和所有人都有距离感,唯独在骨雕时,在和这些老物件儿在一起时,才能感觉到真实,感觉到心灵的自由。面对这些老物件儿,他仿佛自己真的穿越到了古代,和历史开始对话。

  “有句古话叫‘识古不穷,贪古不富’,不要毫无节制、漫无边际地买回一大堆旧东西,要看它的艺术价值。面对一件想要入手的物件儿,如果有一丁点儿的怀疑就不要买,没有十二分的把握也不要买。”这是魏利明送给初期收藏爱好者的忠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收藏
   第10版:悦读
   第11版:文摘
   第12版:公益广告
妇女节宣传大纲
骨雕巧手识“老货”
《红梅图》
独角兽造型 明代铜摆件
美国向中国归还361件流失文物
河南安阳辛店遗址出土一批商代晚期青铜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