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话剧《红手印》 谈文艺扶贫独特作用

◎朱洪坤
本版图片为话剧《红手印》剧照。
  编者按

  话剧《红手印》以内蒙古自治区派驻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扶贫干部、阿令朝村第一书记、“北疆楷模”解良同志为原型,刻画了扶贫干部毅然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脱贫道路的感人故事。该剧强烈表达了内蒙古自治区广大扶贫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再现了内蒙古各级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与基层群众“心连心”的暖人故事,讴歌了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正式下发《关于组织扶贫题材话剧<红手印>赴基层进行巡演的通知》,话剧《红手印》剧组于3月7日至10日赴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前旗首演,于3月25日至30日,先后赴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巡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目前,话剧《红手印》剧组正在根据基层驻村干部和群众提出的建议对该剧进行修改完善,从4月10日开始,剧组计划陆续深入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巡演。

  

  文艺扶贫是文化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攻坚决胜的关键时期,涌现出一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了智志双扶的独特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青年文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扶持项目、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乌力格尔蒙古剧团的话剧《红手印》就是其中的精品力作。

  文艺扶贫对扶贫干部的激励作用

  话剧《红手印》以自治区派驻察右中旗扶贫干部、阿令朝村第一书记、自治区“北疆楷模”解良同志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他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克服种种难题,一心为民,毅然带领村民走上产业脱贫道路的感人故事。

  剧中第一书记解国良性情直率,有责任感,刚到新扎木嘎查开展工作时,村主任不信任他,村民们抵触他,质疑他是“做做样子”。此时他的心境,正如台词所讲的那样:“这儿真冷,风好像能吹透这厚厚的棉衣,好像瞬间把一颗火热的心吹寒吹透……”随着剧情推移,当解国良真的离开时,村民们想念他、舍不得他,想让他继续带领大家干。村民们还写了一封挽留他的“请愿信”,摁满了全村57位村民的红手印。这时候,他的台词反映出自身思想上深刻的转变:“真奇怪,这风和我几年前来的时候一样,还是那么冷,可是这儿却越来越暖了……”。

  剧中解国良的经历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广大驻村干部的思想变化,引起强烈共鸣,让许多驻村干部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解国良和新扎木村民之间一幕幕、一段段的感人场景,令人振奋,让人动容,启发着广大驻村干部因地制宜、少走弯路,通过搞农村集体经济,结合农牧产业,为脱贫攻坚另辟蹊径,激励着广大驻村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文艺扶贫对贫困群众的凝聚作用

  话剧《红手印》成功塑造了新扎木基层村民的群像:脾气暴躁,直来直去的畜牧养殖高手巴雅尔;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只会笑不会哭的单纯可爱小女孩乐娃;腿脚不利索,爱占小便宜的贫困户乐娃奶;爱迷信、把贫穷归咎于命的算命先生老拐;老实憨厚、不喜欢与人争的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孙富贵夫妇……他们刚刚还在为了争扶贫款互相吵闹,一会儿说到各自的难处又忍不住委屈万分,伤心抹泪……

  村民们身上自带土地的含蓄与忠厚,淳朴、善良、纯粹、憨直,每个人心里又有着“小农思想”支配下的自家“如意小算盘”:分扶贫款不成就翻脸;合作社刚出生的小驴接连夭折,就开始丧失信心拉驴抢财产……最终他们反应过来是自己错了的时候,怀着后悔又愧疚的心情写下“请愿书”,按上红手印,硬要把解书记“要”回来……

  剧中这些“土味儿”十足的人物与场景,贴切地反映了基层贫困群众的真实情感,使得广大贫困群众对所展现的内容有一种亲切感,感觉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可触可探,看后觉得好看、好玩儿、又感动,从而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凝聚起贫困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的强大内力,激发了贫困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艺扶贫对各界干部群众的引导作用

  话剧《红手印》讴歌了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一部散发着浓郁农牧区特色的主旋律作品,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话剧精品,不仅可以让扶贫干部、贫困群众从中找到自我,也让广大干部群众看了以后有认同感,在观看中坚定信念、汲取养分,在聆听中凝聚人心、提振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回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话剧《红手印》聚焦扶贫这一社会热点以及党和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布署,以文艺宣传的方式,加强扶贫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进一步重视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精准扶贫的大格局,聚合力量,鼓舞士气,吸引更多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话剧《红手印》的创作初衷,反映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时代任务。2019年自治区将实施脱贫攻坚“清零达标”专项行动,确保年底前20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话剧《红手印》目前也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全区基层巡演。在巡演过程中,剧组听取当地观众,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观感意见,不断对剧目进行提升打磨;演员们也把此次巡演当做学习采风,通过一线群众反馈,把角色吃透,把戏剧精神领会透,把形象塑造好,在演出过程中将接触到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先进精神再融入到《红手印》中进一步升华,使该剧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为自治区的脱贫攻坚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是自治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印”出了话剧《红手印》的精品文艺扶贫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文化
   第06版:文艺评论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公益广告
话剧《红手印》唱响脱贫攻坚铿锵战歌
从话剧《红手印》 谈文艺扶贫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