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核心提示】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必须以生态为底线、以绿色为底色,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环境质量的底线和资源消耗的上限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需要尽快破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在对区情深刻认识把握的基础上,找准走好新路子的突破口和重点,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寻找新举措和新路径

  □杭栓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可以概括为“一个地位”“一个定位”和“四个要”,即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又突出了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要求我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我们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起来把握、要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联系起来把握外,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联系的观点看,要处理好战略定位与其他功能定位的关系

  发展定位决定未来,关乎目标导向。关于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多方面的论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去年两会期间,要求内蒙古“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

  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释氧固碳、维系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内蒙古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农牧业生产区,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我区生态地位不仅极端重要,而且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总体上看,这些年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牢记总书记提出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要求,把总书记历次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如果说,“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对我区的战略定位的话,那么,“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能源经济”就是功能性定位。

  科学理解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看到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意义,也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总书记对我区发展的多重定位要求,妥善处理好战略定位和其他各项功能定位的关系。一方面要始终把生态安全放在优先位置、战略位置、底线位置、导向位置,因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影响的不只是我区,还有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不只是生态环境本身,还有产业安全、民生福祉、地区形象乃至国际影响;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代际传承和永续发展。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也筑不牢,“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也就失去了依托,“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也失去了最大的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也没有相应的空间。

  从另一方面来看,离开其它方面的功能定位,仅讲生态安全,就不能完整准确把握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实际上,总书记针对我区的几次讲话,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涉及到生态文明,需要扩展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理解。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统领和灵魂的话,那么经济建设就是基础,文化建设是载体,社会建设是条件,政治建设是保障。当然,在“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能源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为底线、以绿色为底色,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从辩证的观点看,要处理好生态优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走上了前台。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倡导的“人类征服自然”,其后果是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使人类社会面临严重困境,实际上引导人类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是,人类开始自觉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还是闯出一条新路,这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生态优先,根本上是由我区区情决定的,也是由我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责任和担当决定的。过去,内蒙古经济一度的高速增长是以粗放式资源开发换取的,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经济增长对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地把生态优先作为政治任务落实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生态优先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也不是未来仅仅就搞生态保护与建设,更不是要回到原始文明,而是追求什么样经济增长的问题。我们知道,生态不等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就文明的阶段性而言的,是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发展的更高级的阶段。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恰当的经济增长方式才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因此,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环境质量的底线和资源消耗的上限。守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针对资源型产业特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重构绿色发展的经济形态。既要按照产业生态化要求,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整合供应链,又要把握生态产业化的思路,打好绿色品牌,利用生态价值。针对资源消耗高的特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生产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针对经济布局分散化的特点,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行集中集聚集约、收缩转移调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应相统一。

  从全面的观点看,要处理好绿色发展理念个体与新发展理念整体的关系

  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管方向的价值导向。突出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要求;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太多,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总书记要求内蒙古探索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因此,绿色发展不仅是内蒙古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也是发展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率导向,更是由我区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在探索我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导向,凸显了我区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是短板的区情。所以,一定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不为长远的发展留下隐患。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正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内蒙古需要发挥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制度,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样板区,带动创新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助推开放发展、推动共享发展。同时,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内蒙古还需要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保障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围绕技术创新,主攻绿色开采、绿色加工、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创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的示范区,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碳交易市场;需要以协调为内在要求,除了协同东中西部、城乡关系外,还需加快构建城镇、农牧业、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需要以共享为根本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绿色富区富民;需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鼓励各方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又讲好内蒙古绿色发展故事,崇尚生态治理新模式,向中国、向世界提供“内蒙古方案”。

  当然,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需要我们尽快破题,来一场转变思维观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在对区情深刻认识把握的基础上,搞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一系列基本性问题;认真总结过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找出旧路子的特征和它的不可持续性;深刻了解走好新路子的重大意义,从自身的维度、全国的维度和全球的维度加以阐释;厘清新路子的内涵要义,明确方向用以指导实践;找准走好新路子的突破口和重点,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寻找新举措和新路径。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明德铸魂 立言立说
持续保障和改善生态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