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08平方米

呼和浩特市:用绿色装点美好生活

大青山前坡人工林
哈达门秋色
李齐沟天然次生林
劈柴沟围封后人工林
昔日的白二爷沙坝 治理后的白二爷沙坝
市民在优雅的环境中健身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春风和煦, 绿染林梢,美丽首府一派勃勃生机。

  随着气温回暖,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一间房村林果基地的海红果树修枝完毕,静待花期到来。

  2017年,清水河县启动了百万亩扶贫林果基地项目,一间房村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将生态保护建设与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相结合,实施了以海红果、钙果为主的林果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基地完成新建栽植4000亩,其中栽植海红果2100亩。今年,海红果树可实现挂果,预计产值可达到2310万元。

  “天气好就想到户外走走,现在首府到处是绿海,走到哪儿都是满眼的绿色。”年过七旬的胡军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他口中的“绿海”就是目前呼和浩特市绿化的整体面貌。据统计,到“十二五”末,呼和浩特市森林面积已达到553554.16万亩,森林覆被率已达到2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0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6%,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760821.32万立方米,这组鲜活的数据为构筑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绿护绿——全市动员全民参与

  座座荒山披上绿装,条条碧波恢复了荡漾生机。在呼和浩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比翼双飞,托起首府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1999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出台了生态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全市的地容地貌划定了5大区域类型,拟定了5种分类指导治理模式,实施了8个精品示范工程和环城生态园区建设。

  2000年,一场全市总动员、全民齐参与,建设首府生态市的绿色攻坚战打响。首府的决策层提出:大干5年,基本改变全市生态面貌;苦干10年,初步建立首府绿色形象。

  呼和浩特市在生态市建设中,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提出了“以身边增绿为突破口,开展绿化达标庭院创建活动,组织发动机关、单位和居民参加单位、社区绿化劳动,进一步提升全市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庭院绿化水平;以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方式为目标,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认建认养绿地等系列活动,组织适龄公民履行法定义务,为首府生态建设增绿、尽责”的义务植树发展思路,并向社会公布植树热线电话,确保每一位有植树愿望的群众能植树、植好树。

  2006年,呼和浩特市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自治区打造一流首府城市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切实加大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美化首府,建设宜居城市。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2010年4月27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会上,呼和浩特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6年,全国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现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2018年,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国土绿化规划(2018-2022)》,计划用5年时间,新增绿化面积250万亩,完成投资150亿元,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森林蓄积量达1085万立方米。

  上下同心——生态首府绿意盎然

  4月的首府,绿意盎然。大家放慢脚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享受着绿上梢头花争俏的芬芳。绿色,正成为首府群众生活的主色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统筹城乡生态协调发展,为百姓谋求最公平的生态福利。

  2018年,呼和浩特市先后实施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同时,结合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了沿黄廊道工程和阴山北麓绿化工程,使当地林草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浮尘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对保障首府乃至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发挥了显著作用。

  呼和浩特市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标准,其中,森林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均达到标准,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形成;新建各类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点、自动气象站、防火指挥中心,防火专业队营区、防火检查站开设了防火隔离带,并新建及修缮了防火通道;修订和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呼和浩特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修正案》《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条文,为全市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稳步推进林业改革方面,呼和浩特市按照“谁种谁有,林权到人、到户”的原则,出台了《呼和浩特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改革中按照由易到难、试点引路、逐步推开的形式,完成确权面积643.59万亩,确权率100%;发放林权证面积643.59万亩,发放林权证8.74万本。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准确掌握单位性质、管理体制、资源资产、人员结构、债权债务、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明确功能定位,确定单位性质,严格核定编制,理顺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建设标准和财政投入长效机制;以保护现有湿地、恢复一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呼和浩特市一大批新型林下经济企业应运而生,林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沿大青山一线的特色林果经济林带,以托县、清水河县为中心的葡萄、枸杞、海红果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基地,以赛罕区、和林县为中心的种苗花卉产业集群,以生态观光为主的森林旅游3条线路。

  近年来,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青城菊花展等绿化美化工程活动,已成为呼和浩特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商家。这些活动不仅融入到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当中,而且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此外,呼和浩特市对历史文化建筑与街区进行保护和绿化的同时,也对一批现代气息浓郁的园区开展了绿化建设,成为工业游的新看点和园区绿化的新样板。爱树护绿,已成为呼和浩特的城市基因。

  如今,首府爱心林、绿地认种认养、婚育新风公益林、树木认种认养等活动,激发了群众的绿化热情,培养了大众的绿色情结。在首府,从主要领导到社区干部群众,从社会种绿到个人认养,爱绿、护绿、兴绿蔚然成风,全市上下同心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

  目标再定——谋划更绿更美明天

  片片绿,重重景,呼和浩特市的国土绿化带给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昔日的沙石地成为万亩草原,渣土堆成为山体公园,垃圾坑成为生态景观。绿意浓浓、郁郁葱葱的广场公园点缀着城乡,树连荫、花满枝的街巷通达四方。呼和浩特正在谋划更绿更美的明天。

  今年是国土绿化助推脱贫攻坚的启动年。呼和浩特市坚持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并举,将通过实施九大国土绿化工程,全力建设生态呼和浩特,计划全年完成绿化任务60万亩。同时,投资25亿元,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呼和浩特市国土绿化规划(2018-2022)》全面落实,力争用5年时间,到2022年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50万亩,完成投资150亿元,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森林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实现绿满青城、美丽首府的新目标。

  同时,呼和浩特市将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和森林抚育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37万亩营造林生产任务。

  接下来,呼和浩特市将紧紧围绕九大国土绿化工程,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宣传发动、沟通协调、督促检查和评比表彰等职能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协调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有序开展。同时,组织开展国土绿化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另外,呼和浩特市将全力实施好东部生态屏障、揽山入城、沿黄生态走廊、城市增绿提质、森林村镇、绿廊通道、丘陵区经济林、农田防护林、森林园区和园林工厂等九大工程,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增加资源总量,夯实绿色底色,筑牢生态屏障,实现年内新增绿化面积60万亩。通过任务分工、明确时限、夯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一盘棋局面,为扎实推进全市生态修复工程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呼和浩特市政府与各旗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印发了《呼和浩特市2019年国土绿化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政策措施》,此举为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目标实现,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做好统筹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各旗县区政府统筹实施,市属各相关部门委办局积极配合,形成党政齐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国土绿化深入推进。

  同时,呼和浩特市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和农民群众在国土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国土绿化工程,扶持有景区和城镇依托的贫困村开展农家乐、林家乐等旅游接待服务,拓宽国土绿化筹资聚资渠道,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或以其他形式参与国土绿化,并筛选、树立一批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全面保障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国土绿化享有的各项权益,实现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多轮驱动。

  在资金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并通过创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国土绿化。同时,大力组织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在加快生态产业化建设、产业生态化发展方面,呼和浩特市加大了林业产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林权流转和林业投融资机制,对社会资本投资林业项目实行奖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林地抚育管理,提高林地质量,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林地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呼和浩特市将进一步加强对林地经营企业的科技指导,引导企业逐步发展精深加工,挖掘产品市场潜力。同时,积极创新发展多种林业产业模式,创新思路举措,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积极引进社会力量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科学统筹开发采摘、观光、养老居住、休闲养生等项目,实现国土绿化与百姓增收致富双赢。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大力培育引进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引进集生态种植、产品加工、储藏、流通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将围绕法制宣传活动日、世界湿地日、3.12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节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唤起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土绿化的热情,让护绿、种绿成为共识。

  (本版图片均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08平方米~~~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呼和浩特市:用绿色装点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