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塑造属于内蒙古的马文化IP

  要在竞争激烈的马文化产业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核心价值的挖掘与弘扬,既要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元素的独特魅力,也要让历史传承与当代风貌紧密融合,提炼马文化的时代精髓,塑造属于内蒙古的马文化IP

  □白江宏

  一枚枚手工刺绣马博会logo胸花,一张张羊皮纸邀请函,一支支激情澎湃的歌舞……在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向世界发出了浪漫的骏马之约,开启了一场瑰丽而宏大的马文化盛典。

  蒙古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马,既是草原民族精神的化身,也是草原民族文化的摇篮。内蒙古的马文化源远流长、意趣深邃。举办世界级马文化盛会,内蒙古有强大的自信和充足的底气。在当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势下,借助马博会这一重大契机,深入挖掘马文化底蕴,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国家马文化示范区和世界马文化之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发挥我区马产业传统优势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选择,可谓正当其时。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特色,为我区打好“马文化牌”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必须看到,马作为一个文化主题,具有多重内涵。马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不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所独有的。放眼世界,美国牛仔文化、欧洲宫廷马文化、阿拉伯马文化、中国云南“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等,都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景观,人文底蕴深厚且高度发达。这启示我们,要在竞争激烈的马文化产业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核心价值的挖掘与弘扬,既要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元素的独特魅力,也要让历史传承与当代风貌紧密融合,提炼马文化的时代精髓,塑造属于内蒙古的马文化IP。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蒙古马是内蒙古特有的马种,它体格不算高大,但脚力非凡、体魄健壮,能在风霜雨雪中奔腾如飞,能在赤日炎炎下行走如流。在马背民族的心目当中,蒙古马是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蕴含着弘毅、敢当、仁厚、自敛、无畏、忠诚、刚烈、坚韧的内在精神品质。千百年来,蒙古马精神世世代代鼓舞着草原人民拼搏奋斗,克服艰难险阻。进入新时代,蒙古马精神与改革创新、锐意发展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寄语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像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就是对蒙古马时代精神的深刻总结和精辟概括。与时俱进的蒙古马精神,为我区塑造马文化品牌提供了价值导向。我们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守护和传承内蒙古的马文化情怀,使之融入到草原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砥砺奋斗的精神标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蒙古人与马相依相伴、甘苦与共,习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创造了亲近自然的游牧文化。弘扬蒙古马精神,应当充分挖掘其生态价值内涵,积极迎合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呼应,展示人与马、人与草原和谐共处、诗意栖居的大美境界,向世人传递马背民族天地人马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生命观。通过讲好马文化故事,沟通人心与自然,有效增强生态价值共识,为推动绿色发展凝心聚力。

  蒙古马,这一驰骋天地的精灵,驼负着草原文化的荣光穿越沧桑岁月,未来也必将承载起草原儿女的梦想,激荡起一个奋进的新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塑造属于内蒙古的马文化IP
摆脱“升迁焦虑”
让“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新渠道
辣语
跑腿生意火爆 监管也要“跑”起来
更应关注“鲁迅说过”背后的文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