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摆脱“升迁焦虑”

  □黄福特

  同学小聚,在机关工作的人说到晋升的话题,往往很热烈。什么三年正科、五年正处,未及年限者充满期待,快速提拔者心情愉悦,提拔落后者愤愤不平。不少单位、同事在一起聊的话题也多集中在提拔上,谁谁提拔快,谁谁还在原地踏步,或是羡慕或是叹息。

  类似现象可称之为“升迁焦虑”。应该说,追求进步本无可厚非,在职业生涯中锐意进取也是一种积极态度。但如果这种“进取”转化为焦虑情绪,甚至一味用职务升迁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乃至以升迁的速度衡量职场的成败,这不仅会影响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态与作为,也容易在机关内部形成一种焦虑情绪和攀比氛围,甚至出现“不琢磨事、只琢磨人”的不良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勉励青年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刚走上工作岗位,就不以做大事为志向,却用精准到年份的方式规划自身的升迁路线,看似有目标有斗志,实则“谬以千里”。因为一旦不能如愿,就会认为自己职场很失败,愤懑、失落、牢骚就会随之而来,导致工作上无甚建树,精神上较为压抑,生活上感到黯淡。其实很多人在心里也清楚,职务的升迁既有个人贡献与综合素质等因素,也有岗位需求、现实机遇等因素,同时也因金字塔式的升迁结构,越往上职位越少,必然要优中选优。但还是在内心里容易走入死胡同,甚至往往忽视自身能力等因素,转而埋怨用人不公,乃至搞起歪门邪道那一套。这正是“立志做大官”必然带来的思维困境。

  立志做大事,就是将做大事与自己的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不断培养自己做大事的能力。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关注能力的提升而非职级的变化。一年内熟悉岗位业务,三年内在完成岗位工作的情况下创新创造,五年内能带领团队完成项目……这样的职业规划,正是以干事创业为标准,摈弃了利益得失的干扰,想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又如何不能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很多时候,找到了人生的发力点,干出了成绩,升迁提拔也会水到渠成。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直线,那么职场升迁仅仅是散落在直线上的点,虽然构成了人生,甚至决定了人生的方向,但是无法决定人生的长度、宽度与厚度。

  “人生在世,总要做点事,总要有点价值吧。”一位科学家抱守这样的原则,在逆境中也成就了一番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摆脱“升迁焦虑”,立志做大事,不仅会开阔胸襟与视野,更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舞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塑造属于内蒙古的马文化IP
摆脱“升迁焦虑”
让“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新渠道
辣语
跑腿生意火爆 监管也要“跑”起来
更应关注“鲁迅说过”背后的文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