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链”领跑,农牧民得实惠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建立‘有机小麦产业链’党小组,形成‘嘎查村党支部+产业链党小组+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通过召开党小组会议,相互沟通联络,嘎查党支部、合作社、销售企业和农牧民间形成互利互惠的产业链条。”“有机小麦产业链”党小组负责人张虎生介绍道,2018年种植的300亩有机小麦刚推向市场就供不应求,每家农户比种植普通小麦增收300多元,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机小麦产业链”党小组由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产业发展局、有机小麦种植合作社、有机小麦销售企业组成。去年秋收时节,为了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党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商定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回收有机小麦,帮助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这是阿拉善盟通过建立党小组带领农牧民致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阿拉善盟创新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将基层党建与农牧民致富发展有机结合,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使农牧民富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阿拉善盟依托产业建立党组织,把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建在产业链上,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党小组+合作社+农牧民”“党员中心户+协会+牧户”等富民党建模式。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镇固日班呼都格嘎查沙草产业协会因党员不足3名,积极与嘎查联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协会党员带头学习沙草产业实用技术,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农牧民实施“蚂蚁森林”1.4万亩梭梭林和5000亩肉苁蓉种植项目,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

  巴彦高勒永丰果蔬种植技术协会积极与嘎查成立联合党支部,坚持“支部引领致富路,党员带着群众干”的理念,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党员种植户试种苦豆子、蒙古扁桃等新型农产品,带动嘎查200多名农牧民提高收入,帮助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阿拉善盟在18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0个,建立功能性党组织近百个。

  与此同时,阿拉善盟通过合理设置党组织形式,在产业链上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助推了产业发展,形成了嘎查党组织、合作社、农牧民互利互惠的产业链条。

  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将党员牢牢“嵌”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增强了嘎查村党组织的引领功能。

  巴丹吉林镇阿日毛道嘎查“党员中心户”杨宝山扎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积极带领周边牧民,依托4个天然湖泊,大量种植沙枣、梭梭、甘草等沙生植物,实现诺尔图湖周边绿化面积达2000多亩。

  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特色种养殖业,养殖骆驼200多只,年产驼奶2吨左右。他的大漠牧场,已经成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景区里的一个景点,年均接待游客达3000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万元。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要带领周边牧民一起致富。”这一直是杨宝山带头致富创业的初心。他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上联支部、下联党员和牧户的作用,组织周边党员和牧民开展集中学习、举办小型那达慕,凝聚力量,共同谋划致富产业,增强致富信心。

  如今,在他的引领带动下,嘎查23户牧民纷纷搞起了特色旅游业和养殖业,形成了全员创业、全员实干的新气象。

  “党员中心户”就是凝聚党员、带领农牧民共同过上美好生活的“领头雁”。近年来,阿拉善盟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工程,大力选树“党员中心户”和盟旗两级示范户,逐步实现产业由党组织引领,经济组织负责人由党员担任,把“三会一课”开展在生产一线,把党的组织生活串连到生产一线。

  截至目前,将117名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成功培养成为嘎查村“两委”成员,其中88名嘎查村干部引领创办专业合作社83家,带动农牧户约600户;86户“党员中心户”吸纳4200多名农牧民入社或入股发展。

  使农牧民富在产业链上

  立足当地优势特色沙产业、驼产业、奇石产业,结合苏木镇、嘎查村实际,本着差异化发展、联合式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阿拉善盟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不断探索发展嘎查村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滚达来嘎查第一书记额尔德尼的工作日记里整整齐齐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儿:天一亮,我和滚达来嘎查党支部书记一起前往嘎查养驼大户巴图础鲁家中,帮助牧民巴图础鲁搭建骆驼挤奶架子。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力所能及的为嘎查农牧民多做点事,发扬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站好驻村第一书记这班岗是我的责任。

  当日,额尔德尼一行、巴图础鲁与牧民们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搭建起挤驼奶钢架,为牧民挤驼奶提供了方便。

  额尔德尼说,这几年,阿右旗积极发展骆驼产业,采取逐户走访的方式,讲解宣传发展骆驼产业的各项政策,真正让农牧民了解骆驼养殖的专业技术,每户牧民对发展骆驼产业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主动参与进来。

  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兰毛道嘎查和巴音敖包嘎查村党组织依托园区优势,成立集体合作社带动2个嘎查80%以上农牧户实现集体转产,户均每股增收1000元以上;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塔日阿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多元化发展,户均增收1300多元。

  在此基础上,“党员联心帮扶”行动的深入开展,建立起常态化的“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帮扶机制,为产业链上的困难群众提供各类帮助近千次,进一步激发了农牧民致富内生动力,促进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使农牧民真正富在产业链上。

  观潮

  支部强了 群众富了

  ◎及庆玲  郝佳丽

  阿拉善盟组建的“有机小麦产业链”党小组,解决了有机小麦销售难题,帮助农户排除了后顾之忧……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时代。“党建+”模式的应运而生,成为党建引领发展的创新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党建+”模式在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嘎查村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嘎查村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整套加强、完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牧户调查了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养和锻炼嘎查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等带领农牧民共同致富的能力,激发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尽责担当、攻坚克难,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共同致富。

  要把服务于经济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推动农村牧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积极探索发展嘎查村经济的路子,在着力解决嘎查村经济薄弱的环节上下功夫,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推进经济发展。

  实践证明,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灵活运用“党建+”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让基层党建成为一个个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具体工作,才能进一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基础工作,让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实现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发力、一体化融合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党建链”领跑,农牧民得实惠
“主心骨”情暖社区
“金点子”结出“金豆子”
勇做时代追梦者
吹响红色集结号
系紧共建共享凝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