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醉钟馗图》

  □李笙清

  钟馗,字正南,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赐福镇宅圣君”,著名的民间神。据刊行于清初康熙年间的《历代神仙通鉴》所载,钟馗为陕西终南山人,虽满腹经纶,却因相貌丑陋而进京应试落选,激愤之下撞阶而亡。天宝年间,唐明皇偶患疾病,久治不愈。一天夜里,唐明皇梦见钟馗吃鬼,醒来后病愈,便命宫廷画师吴道子根据自己梦中所忆绘成《钟馗捉鬼图》挂于宫中,辟邪镇妖,以求平安。

  我国民间以其最会捉鬼,可以起到守门、护福、镇宅、驱年兽(古时传说中的一种野兽)的作用,所以自唐代开始,每到岁末,都有请钟馗进家门驱鬼辟邪的习俗。经过代代传承,时至今日,我国一些地方春节期间仍有张贴钟馗像镇宅辟邪,以及“请钟馗”“跳钟馗”“闹钟馗”来达到过太平年的传统习俗。

  自从吴道子绘《钟馗捉鬼图》后,历代画家根据关于钟馗的多个版本的民间传说,如“钟馗嫁妹”“钟馗赶考”“钟馗赴宴”等等,绘制了很多不同的钟馗形象,或威严愤怒,或和善友好,或出游,或酣睡,或戏弄小鬼,抑或因醉酒被小鬼戏弄等等,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因为钟馗是道教中的门神,所以画的最多的还是钟馗像,家家户户于春节期间将“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像张贴于大门、中堂之上,寄托了百姓除邪驱祟、追求平安的一种祈盼。

  这幅清末著名画家任颐所作的《醉钟馗图》(如图)绘于1881年,起手有胡公寿题跋:“彼何人斯?步履蹒跚,云是钟馗,赴宴乍还,途逢一鬼,厥状狰狞,愿为童仆,负荷而行。舌咋口张,鬼力微薄,失足难防,心惊胆落。馗老曰吁,安步当车,我毋尔啖,尔毋我虞。戏题醉钟馗画,为以诚仁兄之属以正,胡公寿题。”

  这幅画的布局疏朗开阔,画面上除了钟馗与一小鬼之外,别无陪衬的辅助景物。只见钟馗头戴皂帽,身穿红袍、白裤,腰束玉带,脚蹬黑靴。侧身弓腰,虽然醉状毕露,但眉开眼张,虎目圆睁,胡须似钢针一样,给人一种凛凛不可侵犯的不怒而威之感,与古籍中有关钟馗的形象描述深相契合。在钟馗前方,是一个衣衫褴褛、裸臂赤脚的小鬼。小鬼秃头小眼,面目丑陋,弓腰驼背,双手背负后面。此刻,钟馗的双臂正搭在小鬼肩上,小鬼侧着的脸孔扬起,似乎实在背负不起钟馗庞大沉重的身躯,张开大嘴气喘吁吁。

  题跋者胡公寿也是一位中国近代书画名家,书画兼工,其书风老到,张弛有度,颇有章法,既为画面进行了注解,又独具体势。任颐擅画人物,尤其善于处理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钟馗威严中微微流露出来的淡淡笑意,隐隐有作弄小鬼的戏谑成分,使画面显得诙谐有趣;而小鬼因为害怕而流露出的紧张表情也一览无余,二者神态迥然不同,赋予了画面更多的艺术张力,加上典雅清丽的设色,使画面洋溢着一缕活泼生动的气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民国《金钱虎》年画
《醉钟馗图》
黄玉猪龙: 古代与神沟通的尊崇之器
会稽“神仙车马” 画像铜镜
全国海关查获8吨走私象牙及制品 走私1根象牙判刑5年以上
瓷器上的“母亲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