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器上的“母亲教子”

“孟母择邻”。
“三娘教子”。
“岳母刺字”。
  □朱卫东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母亲也是儿女最好的老师。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母亲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被刻绘到瓷器上,让原本冰冷的瓷器变得温馨灵动起来。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仅仅用了12个字,就刻画了一个贤能的母亲形象。这里面包含了2个小故事:第1个是“孟母择邻”,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先后3次搬家;第2个是“断机杼教子”,孟母借剪断织了一半的布,教育孟子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这只晚清时期的粉彩描金大碗上就刻绘有“孟母择邻”的故事,碗高8.5厘米,碗口直径20.5厘米,胎质细腻,釉彩丰润。碗壁上全景描绘了孟母3次搬迁的画面,画风简洁流畅,人物栩栩如生。碗内也工笔绘有精美的花鸟图纹,碗内碗壁,气韵相连,浑然一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一曲《满江红》让人读来热血沸腾,词作者岳飞是名垂青史的南宋爱国名将,岳飞母亲姚老夫人是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教子的故事也流传古今。这只德化瓷盘直径25.5厘米,瓷质白皙,品相完美。盘面是岳母在儿子岳飞背上刺字情景的帖花图案,画面边缘有“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等字样。盘面中央油灯闪亮,青烟袅袅,岳飞面带微笑光背跪在地上,白发苍苍的岳母手持银针往岳飞背部刺去,一名衣着家眷样女子站在岳母背后,抬起一只衣袖欲遮眼,似不忍直视;一名侍女端着盛着墨汁的碗站在岳母身旁,备岳母随时蘸取刺字。图中屋内陈设、人物衣着时代特色鲜明。

  “小甘罗十二岁当朝一品,商辂儿中三元至今扬名。我的儿要用心学孔圣,娘好比秦雪梅不差毫分……”这优美的唱段出自戏曲《三娘教子》。三娘王春娥通过剪断机布的方式苦心劝导儿子薛倚,薛倚被三娘的苦心所感动,发奋读书,最终考中状元。这只民国粉彩老瓷钵,高9.5厘米,口径13.5厘米,造型非常别致。钵体画面选用了“三娘教子”的故事,庭院中绿意盎然,三娘端坐在织布机旁,正谆谆教导薛倚勤读诗书。三娘粗布葛衣,眉宇间全是对儿子的无限期盼,薛倚发髻高卷,一副聪慧顽皮的模样。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粉彩淡雅,生活气息浓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民国《金钱虎》年画
《醉钟馗图》
黄玉猪龙: 古代与神沟通的尊崇之器
会稽“神仙车马” 画像铜镜
全国海关查获8吨走私象牙及制品 走私1根象牙判刑5年以上
瓷器上的“母亲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