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举动,都是对他们的关爱。命运在瞬间改变了他们生活的轨迹,但他们不仅没有放弃,还树立了自己的梦想。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下,他们自强不息、为梦想不懈奋斗,努力书写生活的精彩篇章。在第29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新时代的追梦人”栏目走进残疾人生活,记录了他们那感人的励志故事。——编者
□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包荭 摄影报道
每天早晨,王晓谦都要给母亲和女儿做早餐,然后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练习射箭、联系相关部门帮助残疾人申请解决各种困难……这些看似生活的常态对于高位截瘫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来说确是自强不息的坚韧,更是追求梦想的不懈奋斗。1989年,王晓谦怀着报效祖国的宏伟大志踏进军队。钢铁的纪律不仅铸就了军人钢铁的意志,还培养了无私奉献、同甘共苦的品质。10年后,28岁的他转业就职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当了一名城市交通的“守护者”,为公安事业奉献火热的青春。不幸的是,就在当年11月,在执勤公务中一场车祸导致了他脊髓损伤、高位截瘫,随后妻子离异,他与3个月的双胞胎女儿都需要父母的照料。“当时,看到生活的现状,我都有过轻生的念头。”命运的残酷让王晓谦丧失了生活的信念。经过3年的治病就医,王晓谦的病情基本稳定。2002年,60岁的老父亲退休了,看着儿子整日坐在轮椅上,父亲报驾校开始学车;为了两个孙女,爷爷把英语课本从小学学到了高中。“我不能成为家人和社会的累赘,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我有双手。”要生活、要工作,养育两个女儿,照料父母……看着父母的艰辛付出,昔日披坚执锐的钢铁战士在轮椅上重振旗鼓。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王晓谦从做家务开始,帮着母亲照料家人。2004年,他抱着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接触了射箭运动,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参加各级残运会屡获佳绩。当生命被新的梦想照亮,青春就迸发出火焰般的激情。王晓谦重新走进了社会,并接触到了更多残疾人。“我能为残疾人做点什么?”看着无助的残疾朋友,“轮椅汉子”王晓谦思绪万千。2010年4月,公安部出台新规,允许右下肢或双下肢残疾人学习并驾驶小型轿车。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王晓谦毫不犹豫加入了呼和浩特市首批残疾人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绩与其他35名残疾人一同领到第一批残疾人驾驶执照。当听到大部分残疾学员家庭生活困难,学费四处借来时,他深感痛心。于是,他与呼和浩特市残联多次沟通,为取得驾驶执照的100多名残疾学员争取到了每人1000元的学费补助。2011年,他参与组建了“爱心车队”,经常组织重度残疾朋友走出家门。在肢体残疾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脊髓损伤者。生活中,这些人的痛苦最大,需要解决的困难最多。王晓谦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在呼和浩特推动“中途之家”试点工作,组织残友进行截瘫康复知识学习与交流,开展互助康复、就业等工作,帮助50多名残友走出家门,参与到了社会生活中。
残疾人是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帮助。2019年开始,自治区残联提高了残疾人各项补贴标准,为全区6.8万人次提供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对12552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开展了精准康复服务,对2.4万多名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继续实施的残疾人贷款贴息政策以及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带来了红利。“残疾人决不能让命运束缚住手脚,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前半生,王晓谦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用自强不息、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举动感动了身边的人,温暖了社会,他也成为呼和浩特市残疾人中的自强模范。“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为残疾朋友寻找、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残疾人事业更好地发展,这也是王晓谦后半生的追求。